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劉彥甫

發表文章數:26

個人簡介

獨立評論集散於Die Blitzkriege Glocal,歷史、全球政經雙碩士,文章散見臺灣歐洲聯盟研究協會、思想坦克、換日線、想想論壇、關鍵評論網,並經商業週刊、今周刊、華視、風傳媒、新頭殼、民報等多家媒體轉載。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19/09/24 | 劉彥甫

氣候、難民與正義:從「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看見主權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TIEFF)是亞洲同類型影展中率先創立,舉辦歷史最悠久的影展,今年以「看見主權」為主題,在最後入選的35件作品中,不僅包含柏林國際影展得獎作品,也再現了原住民與土地議題的連動、女性身體與主權關係的互文,期待與觀者一同摸索何謂多元「主權」。

2019/07/09 | 劉彥甫

俄羅斯巨魔工廠(下):被親俄假訊息轟炸,波羅的海「小精靈」如何應戰?

波羅的海與東亞相隔了八千多公里,但如果對俄羅斯假訊息轟炸下的波羅的海危機,感到有一絲似曾相識,千萬不要懷疑你們的直覺,除了瑞典智庫將臺灣列為假訊息受害最深的國家,北約跟美國的研究報告都早已把臺灣與波羅的海的案例,並列危險狀況名單。

2019/07/08 | 劉彥甫

俄羅斯巨魔工廠(上):超強假訊息機器,謊話操作正確就會變成真的

控制俄羅斯政局國防、引領官媒合一之後的普亭,由其親信餐影鉅子普裏高津在2013年成立專注製造假訊息的巨魔工廠,從此俄羅斯聯邦軍隊總參謀部情報總局、官方媒體、巨魔工廠的假訊息分工角色扮演明確,俄羅斯逐步再現蘇聯時期的KGB特色。

2019/05/29 | 劉彥甫

各國面對威權遺緒,轉型正義「空間解嚴」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隨著政經環境的變遷與右翼勢力的崛起,轉型正義的質疑也開始頻繁獻聲。而過去曾出現威權統治的西班牙、義大利與俄羅斯,其空間解嚴的明確進程究竟如何,在德國都面臨挑戰的此刻,其他國家的困境又是在哪?

2019/05/23 | 劉彥甫

黃背心參選與極右派崛起,歐洲議會選舉的「民粹之戰」

從最近的歐洲議會選舉民調來看,親歐的執政聯盟仍有可能驚險過半執政,但以薩爾維尼與馬琳勒龐為首的民粹政團,以及法拉吉與五星運動(M5S)為首的EFDD,預期將延續民粹政黨在歐洲各國大選的氣勢,在歐洲議會選舉大有斬獲。

2019/05/22 | 劉彥甫

無力抵抗資本全球化,令歐洲左翼政黨失去支持

向來重視社會福利、平價教育體系的歐洲左翼政黨,到底如何失去支持者的信任?學者大衛・哈維在〈全球化與「空間修復」〉一文中,大抵上摸索出歐洲左翼政黨失去說服力的根本原因。

2019/05/22 | 劉彥甫

無力抵抗資本全球化,歐洲左翼政黨完全失去為勞工代言的能力

五月底的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將會有一個令新法西斯主義者驚異的結果;而向來重視社會福利、平價教育體系的歐洲左翼政黨,一直是臺灣借鏡的標的之一,到底如何失去支持者的信任?

2019/05/21 | 劉彥甫

黃背心運動全球擴散,召喚50年前「六八運動」精神

六八運動源自於歐美自戰後爆發嬰兒潮:人數大幅成長的青年與勞工,面臨種種僵局。隨美國反戰運動與越戰的對峙,年輕人始認為學運是改革社會的方法之一。

2019/05/21 | 劉彥甫

黃背心運動全球擴散,重新召喚50年前的「六八運動」精神

六八運動源自於歐美自戰後爆發嬰兒潮,人數大幅成長的青年與勞工,面臨著教育制度僵化、畢業即失業、約聘雇勞工大幅增加、勞資關係不協調等僵局。隨著美國反戰運動與越戰的雙方對峙,年輕人開始認為學運是改革社會的方法之一。

2018/06/14 | 劉彥甫

土耳其「弱勢的逆襲」,提前大選將終止艾爾多安連任美夢?

藉由外交與軍事行動轉移國內焦點,一直是艾爾多安迴避國內經濟困境的原因之一。然而土耳其關押外國記者與審查媒體播放,導致外國非常難以了解反對黨訴求的全貌。

2018/03/26 | 劉彥甫

從「HeForShe」參與率,看見全球男性對#MeToo的集體消極

台灣亦成為「HeForShe」網站中的特例,成為唯一一個男性簽署比例遠低於女性的國家(絕大部分國家都是以男性簽署為主),顯見男性非常消極地看待性別平權的訴求,落後已開發國家不少。

2017/06/21 | 劉彥甫

民俗與政治境遇如此相似的兩個國家,台灣卻只能望著保加利亞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

台灣因非聯合國會員被屏除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認定的世界遺產之外,連同亞洲版的東亞文化之都評選,係由中日韓三國共同執導,再次因政治因素,註定台灣在文化上失聲沉沒,就像一座到不了的彼岸。

2017/06/20 | 劉彥甫

一位首獲羅馬尼亞公民身分的台灣口譯專家,成為台羅兩國友好的外交推手

一如目前台灣可免簽證進入羅馬尼亞,但護照不會有出入境紀錄,而是另紙蓋章證明。如此彈性與模糊空間的製造,主要是建立在羅馬尼亞民情是比較浪漫隨興,不具體承擔責任的性格。

2017/05/28 | 劉彥甫

「亞洲至寶」鄭問作品進故宮展出背後,對台灣漫畫產業的意涵

臺灣動漫人才面臨生存空間的擠壓,除了天助自助還得政府挹注開拓。待鄭問畫作在未來撤展,那些筆鋒下的花落化為千頃的一次春泥,恐難再滋潤臺灣漫畫界的廣袤乾涸。

2017/05/27 | 劉彥甫

民進黨政府應暫緩「維持現狀」,並加速兩岸重啟談判的必要性

基於諸多「軟體詮釋」的磋商懇談,都必須建立在兩岸交流正常化,兩岸互設辦事處的草案及兩岸監督條例的加速,「東協加持、硬體重置、軟體詮釋」方能後勢可期。

2017/01/08 | 劉彥甫

臺北與比利時根特耶誕市集的公共性差異

比利時根特過去曾僅次於巴黎,是歐洲最大、最繁榮的城市之一。近20年來,根特市將聖誕市集與冬季慶祝結合,且規模逐步擴張。而為有效保存歷史建物,只有在年末市集才有特製的廣告站板,能夠進行商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