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藝術史

發表文章數:227

個人簡介

漫遊藝術史是個共筆部落格,希望用平易近人的方式,為一般大眾介紹逸趣橫生的藝術知識。在藝術史裡散步,可以打開我們的眼睛,觸動我們的心智,深化對於人性和生活的瞭解。網站內容涵蓋美學與藝術理論、亞洲和西方藝術史、視覺文化與電影研究、展覽評論、藝文生態、好書推介、數位學習資源、收藏與展示等。作者群來自大學及中學教師、碩博士生、雜誌編輯、自由撰稿者,以及美術館、博物館、藝文基金會、畫廊的工作者。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1/07/12 | 漫遊藝術史

消失的《蒙梭利公園》:透過顏水龍的畫作和老照片,遙想當年巴爾多宮的風姿光彩

筆者當年剛到巴黎,暫時落腳於蒙梭利公園對面的大學城,那時曾多次到公園裡散步,想必也親眼見過當時已荒廢的巴爾多宮,但,現今卻已不復記憶。唯有透過顏水龍的畫作和一些老照片,遙想當年巴爾多宮的風姿光彩!

2021/06/05 | 漫遊藝術史

弄蛇人與東方主義藝術(下):神秘性與表演性,成為繪畫與攝影的重要題材

「蛇吻之危」文章的探討,「弄蛇人」成為東方主義繪畫與攝影的重要題材,主要有兩大關鍵因素:神秘性與表演性。

2021/06/05 | 漫遊藝術史

弄蛇人與東方主義藝術(上):混血畫作組裝了歐洲人對近東文化的刻板印象

從混血畫探「弄蛇人」與東方主義藝術,理論家Said的學說開啟了後來學界對「東方主義」的探討。此後,畫上的混血線索被許多西方藝評家藉以闡述藝術史中的東方主義議題。

2021/05/22 | 漫遊藝術史

20世紀重要攝影師布拉瑟(下):記錄藝術家、作家和誤入歧途的壞蛋都是必要的

對世界保持開放的心態,四處雲遊,到處為家,混跡人群追踪一張張不知名的面孔,讓驚鴻一瞥攫獲想像力,這才是布拉瑟拿起相機的動力。

2021/05/22 | 漫遊藝術史

20世紀重要攝影師布拉瑟(上):我在尋找詩意­­,像是改變人的霧、改變城市的夜

布拉瑟以感性簡約的風格和充滿暗示的精準構圖,揭示了一個人們從前看不見也意想不到城市面貌,充滿詩意的巴黎夜景和各階層形形色色的夜生活展露在世人眼前

2021/05/22 | 漫遊藝術史

東方主義繪畫大師Osman Hamdi Bey,與土耳其畫史的重要標誌《馴龜師》

Osman Hamdi Bey極負盛名之作──《馴龜師》,最終由佩拉美術館購藏,創下截至當年有史以來土耳其畫家拍出畫作價格的最高紀錄,並成為土耳其畫史的重要標誌。

2021/05/09 | 漫遊藝術史

維多利亞時期小說與電影的敘事交會(下):狄更斯對科學的喜好如何影響「初始電影」?

目前已有不少論述指出,狄更斯的敘事技巧除反映當時的公共景象,也可採用魔術幻燈、全景畫、立體視鏡和戲劇表演等等的感知觀點來解讀。[1]這些立論考究了他對於物理科學、工程、機械藝術,以及科學與視覺儀器的喜好與投入。

2021/05/09 | 漫遊藝術史

日本二戰期間的戰歿畫家:在「帝國邊境」懷抱夢想,與未竟的超現實之夢

對藝術史而言,二戰大至改變整個國家總體美術的發展跟方向,小則牽動著無數畫家個人的命運。在日本,有許多畫家載筆從軍,以畫筆描繪戲劇性的戰爭場面,或是新佔領地的風光。

2021/05/05 | 漫遊藝術史

【展覽】《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台灣藝術史橫跨一世紀的承襲與流變

2019年美術界的大事之一,乃是文化部接受來自於美國加州爾灣市順天美術館(Sun Ten Museum)捐贈671件館藏臺灣美術作品的返鄉計畫。現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開展的「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即是上述脈絡的體現,描繪出橫跨一世紀之臺灣藝術史的承襲與流變。

2021/03/29 | 漫遊藝術史

【專訪】「番薯王」談美國公路的魅力:其他國家為什麼沒有「公路文化」?

番薯王本名王涵智,畢業於美國的天普大學藝術史博士,現為美國巴特勒大學美術系講師,多數的文章主要圍繞在有關美國的公路題材,如公路文化類型下的電影、繪畫、視覺文化的討論,公路對藝術的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