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發表文章數:67
個人簡介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是一個從新聞時事出發,帶您認識東南亞政經和文化的網路廣播節目(Podcast),透過訪談耕耘東南亞各領域的來賓,聆聽他們的採訪故事、異國經驗和在地觀點。《阿峇卡巴-東南亞電台》每週四透過Podcast向全球華語聽眾說聲「Apa Kabar」(你好),如果你有想聽的人物採訪,也歡迎留言或私訊告訴我們。本節目由關鍵評論網製作播出,主持人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杜晉軒、人在美國的台灣編輯吳象元。
發表文章數:67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是一個從新聞時事出發,帶您認識東南亞政經和文化的網路廣播節目(Podcast),透過訪談耕耘東南亞各領域的來賓,聆聽他們的採訪故事、異國經驗和在地觀點。《阿峇卡巴-東南亞電台》每週四透過Podcast向全球華語聽眾說聲「Apa Kabar」(你好),如果你有想聽的人物採訪,也歡迎留言或私訊告訴我們。本節目由關鍵評論網製作播出,主持人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杜晉軒、人在美國的台灣編輯吳象元。
2020年3月,馬來西亞政府為防止疫情擴散而下令進入全國行動管制令的狀態,人民出行受限制,也因此加速了直播、Podcast的發展。 馬來西亞Podcast陳君武指出,當時馬來西亞華人聽眾也受到台灣Podcast熱潮的影響,因此讓許多馬來西亞的素人、知識分子有了想像,才開始有更多內容創作者投入中文Podcast的市場。
在提到申遺所奠基的基礎,張教授用「活的古蹟城」這個清邁申遺的主打口號來舉例,表示根據《世界遺產公約》第六項「活的歷史」就很符合清邁的優勢,像是代代傳下的天文立法、豬替換為大象的「清邁版12生肖」、萬物有靈論等,另外,張教授表示清邁就像是一座「活的有機體」,在當今的社會仍具有保護和保存傳統的角色,而在世界遺產城市名錄中仍欠缺這樣的城市。
淡江大學榮譽教授林若雩,曾於1990年至1996年,擔任《中國時報》的東南亞特派記者。90年代也是李登輝政府第一波南向政策時期,林若雩走遍了東南亞十國,曾專訪馬哈迪、李光耀、洪森、羅慕斯等重要東南亞領袖。這集《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專訪林若雩,了解她當年在海外當特派員的精彩故事。
馬來西亞媒體人郭朝河認為,由於安華領導的希盟在這次選舉中,主要是靠華裔、印度裔選民的支持而奪下最多議席的,但在佔馬國人口七成的馬來選民中,得票率不比對手國盟、國陣,因此安華當上首相後,要如何安撫傳統保守馬來選民,是安華面對的重要挑戰。
問及東南亞有什麼重要新聞值得關注台灣關注,陳尚懋教授表示,他覺得近期東南亞角色其實越來越重要,主要的原因和中美競爭態勢有關,而在中共20大、俄烏衝突下,即將於泰國舉辦的APEC、柬埔寨舉辦的東協峰會和在印尼舉辦的G20,台灣應關注中美將如何在國際峰會上互動,而這也將牽動著台灣未來的動向。
身為一個在香港的「他者」,讓來自馬來西亞的劉國瑞注意到香港也有許多跟他一樣來了留下,或離開或又回來的人,如《白日青春》中的陳白日(黃秋生飾),在劇情中也曾從中國大陸泳渡來港,而成為今日的香港人,而在香港長大的巴基斯坦裔小孩哈山(林諾飾),則在留下來與離開中掙扎。劉國瑞在香港所遇見的本地人、少數群體,他們生命中所經歷的流離與取捨,最終讓劉國瑞寫成了《白日青春》劇本。
這次雪兒不僅是背包旅行,還會在清邁待上一個月「遠端工作」,而作為「數位遊牧工作者聖地」,雪兒表示清邁的環境真的很適合遠距工作者,不僅住房、飲食便宜,包早餐的旅館月租約是12000到15000泰銖(新台幣1萬24元至1萬2530元),不含早餐則是9000到12000泰銖
Agnes表示,由於台灣在當地沒有駐外單位,因此台灣人只能投靠台商協會。因此這些打工陷阱的事情發生時,因為在柬埔寨沒有我國官方單位,而屬於民間組織的台商協會能做的也有限,且許多尋求救援的家屬往往不知道孩子在哪裡,只提供名字但沒有地點,許多台商也愛莫能助。
當被問到覺得自己在台灣30年來最大成就時,孫友聯認為,他沒有所謂最大的成就,而是有很多的成就感,是來自和夥伴推動的法案成為台灣的一部分,如今年5月上路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也是勞陣推了20幾年才通過的。
《徘徊年代》中的兩位主角:阮安妮和阮秋姮,他們本身的真實故事也是非常精彩。飾演阮明慧的阮安妮,當年從越南隨越南馬戲團到台灣嘉義演出,因而認識了「新麗美」歌仔戲團團長兒子張芳遠,而這段故事也被拍成了紀錄片《神戲》;飾演秋蘭的阮秋姮,來台最初是因為留學生的身份,經營《越南夯台灣》頻道,是非常成功的YouTuber,更是首位擔任國慶典禮主持人的台灣新住民。
說到東南亞中最偏愛的國家,法蘭克表示是越南,除了太太是越南人外,擁有豐富多樣美食的越南,也是吸引他的重要原因,而因著具備越語能力和姻親關係,法蘭克觀察到越南當地人也將他視為「自己人」,但同時他也會再回到「他者」的身份去觀察或批判。
台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的問題,如果沒有東南亞移工的勞動力,沒有新住民扛下了重大的家庭和經濟責任,台灣不可能維持得下去,他們也已經是台灣的生命共同體了。
談到東帝汶風俗民情,陳教授首先提到令她最印象深刻的「文化衝擊」,是「動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除了家庭會飼養動物作為經濟來源,在宗教儀式或表達關懷時也扮演重要角色,而教授還曾收過先生母親送來的雞隻,也收過一頭豬。
學者江懷哲指出,儘管外界許多刻板印象認為,羅貝多陣營的支持者多是社經地位比較高的族群,但各種民調顯示,兩者陣營支持者的背景分佈相當平均,並非小馬可仕的支持者都是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反而是地方家族勢力影響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