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2 |
【電影】《壞教育》:即使是真實事件改編,劇情與真實世界的舞弊幾乎沒有差別
劇中有兩位靈魂人物:於公於私都無法挑剔的Frank Tassone(以下簡稱:愛美男),搭配萬能副手Pamela Gluckin(以下簡稱:小潘潘),把高中排名再往前送到第一絕對不是問題──如果小潘潘兒子再謹慎小心點的話。
2022/12/25 |
《我在世上最困難的行業中,打造事業》:Shake Shack創辦人揭示的管理意涵與「款待」藝術
旅居洛杉磯時,最喜歡的漢堡店之一就是Shake Shack(本書譯為奶昔小站)。從紐約發跡的它,到了加州依舊火紅。當我發現《我在世上最困難的行業中,打造事業》這本書居然是它的創辦人丹尼所寫,迫不及待馬上買來閱讀。眾多心得中,我最喜歡、最有感的是以下四個:
2022/11/06 |
【紀錄片】《瞞天過海:紐約史上最大贗品案》:價值8000萬美金的60幅假畫從哪來的?
只能說,拉拉此類詐騙犯真的是人性高手,抓住安安內心深處最深層的慾望,給出似真似假的資訊,同時再創造一些不安全感,讓安安自己把所有不合理之處通通腦補一遍,「讓受害者幫忙詐騙」真的是高招。
2022/09/21 |
歐陸最瘋狂的金融風暴「威卡騙局」,大到不能倒的「護德神山」為何崩塌?
是純粹巧合?還是重要到不能出包?一開始,我以為德國金管會、司法機關、會計師、監事會的無作為或包庇,只不過是湊巧同時發生,所以才釀成悲劇。不過,在細讀此書後,我的想法完全改變了。作為德國最重要的公司之一,上述負責把關的角色們,對於威卡一定都有期待與「所求」。
2022/08/19 |
美國MBA排名造假案:把人生交給充滿商業算計的排行榜,是件多麼「韭菜」的行為
已經出現這麼多起假造案例,為什麼US News還沒學乖、發展出防弊偵測機制?比如說,天普在成為遠距MBA霸主前,每年僅有25%至33%的學生有GMAT成績,但某年卻突然變成100%。如此異常的變化,US News只要眼睛沒瞎都應該看見了。他們是真的睡著了,還是裝睡叫不醒?
2022/08/01 |
被慣壞的高管們:名利雙收的臉書營運長為何傻到公器私用?
在詭譎多變的職場,高管若想行得長遠、走得漂亮,在道德誠信這個領域,確實必須刻意為之,即使到了「道德潔癖」的地步也沒關係。明確了解公司規範,嚴格認定「個人」與「公司」界線,才是自保之道。畢竟,公司非常需要你時,老闆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你能保證,永遠都那麼被需要嗎?
2022/05/24 |
【美劇】《新創大騙局》:其他創業家不也是「先騙再說」,如果再給霍姆斯一次機會她能成功嗎?
試想若你是女賈,機器在實驗室時確實測試成功,但飛到瑞士跟製藥巨擘展示前,卻因為種種原因故障。身為創辦人兼CEO的你知道,這個簡報極其重要,甚至可能決定公司的生死。那你會盡一切可能(包含作假)讓展示成功,還是自己摸著鼻子取消會議?
2022/04/03 |
誰說數學沒用?美國退休夫婦開公司買樂透,賺的錢比多數矽谷科技公司還多
如果正愁不知道如何說服小孩數學跟英文很重要,請告訴他們這個故事。學好機率,可以找出樂透的漏洞;學好英文,多看國際新聞培養眼界,屆時台灣樂透也弄出類似WINFall時,才不會與財神爺擦肩而過。
2022/03/21 |
連孫正義都自承投資錯誤,WeWork為何從募資寵兒虧到跌落神壇?
家人給予支援其實並不少見,也沒什麼好丟臉的。只是,為什麼小米、風險投資甚至閱人無數的孫正義,都願意支持他的科技大夢?因為飄髮哥實在太會嘴了,堪稱WeWork超級業務。
2022/03/04 |
Netflix《買進名校:美國大學舞弊風暴》:從史丹佛前校隊教練切身之痛,破除關於舞弊的三個迷思
美國名校招生弊案中,史丹佛帆船教練John Vandemoer從共犯結構一員的角度出發,詳述整個案件的經過後,才讓人發現原來我們所看到的、新聞所報導的不全然是事實。
2022/03/02 |
老高拍片介紹過的靈媒Judy Hevenly「神預言」背後的小小伎倆
俄烏戰爭爆發後,老高近期緊急製作的一個預言影片,內容提到美國一位名為Judy Hevenly的通靈人士。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我研究其人其事後,不意外地破解了「精準預言」背後的小小伎倆。
2022/02/28 |
Netflix《Tinder大騙徒》的受害者絕非拜金女,反而是你該努力追求的對象
對於此類受害者,我的想法可能與多數人不同──這種人不是智商低,只不過是天真善良;這種人絕非拜金女,而且是你應該努力追求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