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5 | 吳佳翰 南洋的「土地公」:在伊斯蘭宣教運動下,拿督公信仰在新馬汶命運大不同 源自阿拉伯的宣教運動傳入馬來西亞後,伊斯蘭傳教士開始透過政治影響力打壓馬來人的非伊斯蘭習俗。華人逐漸成為拿督公信仰的主要信徒,進而從土地公的形象創造「拿督公」的神像。由於新加坡採取多元世俗的國族政策,當地的拿督公信仰比較不受宣教運動的影響。 東南亞 土地公 More... 拿督 拿督公 馬來西亞 汶萊 新加坡 印尼 TNL+ 2022/08/10 | 吳佳翰 「重縫」婆羅洲邊緣:現代馬印汶的三國分界,讓原在此的南島語民族「同島不同命」? 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上有三個國家,分別是汶萊、馬來西亞和印尼。在國族認同建構上,相比佔大部分面積的加里曼丹五省份的人民更強調自身「印尼人」的身分,多數砂拉越居民和沙巴居民以「砂拉越人」(Sarawakian)和「沙巴漢」(Sabahan)自居。 東南亞 沙巴 More... 婆羅洲 加里曼丹 砂拉越 砂勞越 南島語族 馬達加斯加 2022/12/12 | 吳佳翰 「重縫」婆羅洲邊緣:印尼遷都婆羅洲的大計,恐將給野生動物保護帶來危機 婆羅洲上有馬來西亞、汶萊、印尼三個國家,三國對此區域的野生動物保護合作有限。過去數十年在婆羅洲的野生動物保護經驗,無論成功與失敗,都應該成為今日的借鑒。接下來印尼的遷,都除了是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對婆羅洲的生態保育來說更是一件大事,應慎重地納入整體考量之中。 東南亞 婆羅洲 More... 瀕危物種 人猿 婆羅洲矮象 犀牛 亞洲虎 TNL+ 2022/09/12 | 吳佳翰 「重縫」婆羅洲邊緣:印尼遷都婆羅洲,能讓當地棕櫚油經濟實現產業升級嗎? 印尼的遷都計劃已讓婆羅洲的環境保護和能源自主成為國際焦點。馬印邊境地帶,如沙巴應發揮其棕櫚產業的優勢,發展下游工業和生物精煉技術,追求環境、社會和經濟面的永續。 東南亞 婆羅洲 More... 沙巴 棕櫚油 汶萊 北加里曼丹 TNL+ 2022/11/30 | 吳佳翰 「重縫」婆羅洲邊緣:馬印菲三國的海藻養殖佔全球前三大,但「藍色經濟」正面臨生態復育挑戰 濕地復育也能讓水產養殖永續,是因婆羅洲東岸的養殖場皆座落在海洋生態豐富的沼澤地。沙巴和北加里曼丹分別大約有900平方公里和960平方公里的紅樹林。如此大規模的紅樹林與婆羅洲東海岸「珊瑚金三角」海域互相補給,豐富了生物多樣性。然而,如此的優勢正因為部分養殖業者隨意砍伐紅樹林而逐漸流失。 東南亞 沙巴 More... 馬來西亞 婆羅洲 海藻 珊瑚金三角 「重縫」婆羅洲邊緣 TNL+ 2022/06/09 | 吳佳翰 「重縫」婆羅洲邊緣:沙巴與加里曼丹邊界,會因印尼遷都而有改變的機遇嗎? 「重縫婆羅洲沙加邊緣」系列簡介:馬來西亞的沙巴洲和印尼的北加里曼丹省過去一直被視為是兩國的邊緣地帶。沙加邊界雖鮮少作為公眾關注的區域,但兩地人民私下早已交流甚密。隨著印尼遷都東加里曼丹省,沙加邊界開始有了變化。歷史上,兩地處於重逢的時間點邊緣。文化情感上,兩地需要重新定義彼此的緣分。經濟上,兩地需要中央政府所給予的「針與線」,重新縫紉兩地的邊緣性。 東南亞 沙巴 More... 東馬 印尼 加里曼丹 馬來西亞 TNL+ 2022/07/02 | 吳佳翰 「重縫」婆羅洲邊緣:沙巴曾是馬印衝突前線,如今印尼遷都或改變沙加邊境的命運 「重縫婆羅洲沙加邊緣」:馬來西亞的沙巴洲和印尼的北加里曼丹省過去一直被視為是兩國的邊緣地帶。沙加邊界雖鮮少作為公眾關注的區域,但兩地人民私下早已交流甚密。隨著印尼遷都東加里曼丹省,沙加邊界開始有了變化。歷史上,兩地處於重逢的時間點邊緣。文化情感上,兩地需要重新定義彼此的緣分。經濟上,兩地需要中央政府所給予的「針與線」,重新縫紉兩地的邊緣性。 東南亞 沙巴 More... 婆羅洲 砂拉越 加里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