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振宣

發表文章數:168

個人簡介

曾經夢想成為一個菁英,但很快就發現這個世界不需要菁英。於是希望讓自己成為一個公民。以一個公民的力量思考、行動,想親眼見識看看匯聚每一個公民的「共和」力量,究竟能為社會,為這片土地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TNL+ 2023/05/28 | 彭振宣

談台灣少子化「囚徒困境」:你可以不婚不生,但請尊重那些幫你「負重前行」的父母們

即使你今天決定不婚不生,但透過支持政府推動育嬰政策,等於是一起支持生養小孩的父母。要突破人口紅利衰退的「囚徒困境」,最終看的還是台灣人究竟有沒有互助的精神,一起相互支持,度過這一段人口結構改變的陣痛期。

TNL+ 2023/03/27 | 彭振宣

台灣左翼學者提《反戰聲明》與現實脫節,又製造有利於中共軍事鎮壓的條件

當年達賴喇嘛迫於無奈,只能在護法神的指示下流亡印度。今日台灣靠現實條件就能自救,如果還要讓自己重蹈西藏覆滅的舊路,豈不是萬分悲哀?

2023/02/11 | 彭振宣

「白色恐怖受難者」星雲法師年輕時槍口求生,「生存」始終是貫穿他一生的主題

透過「白色恐怖」這條線索,能讓我們對星雲法師這位充滿爭議的一代法師能有更立體的認識。在「大師」與「政治和尚」之間,更細膩的去發掘隱藏在他一生爭議背後的「恐懼」與「信念」。

2023/01/26 | 彭振宣

稅收超徵爭議背後,隱含了比毛澤東還高招的「把喜事當喪事辦」操作手法

今天從「稅收超徵」的爭議開始,一連串對政府的批評則讓人感覺是反其道而行。反正所有好的東西都會有他壞的一面,只要死皮賴臉的緊抓壞的一面攻擊,那好事就會通通變成壞事,這就是「把喜事當喪事辦」。

2022/12/21 | 彭振宣

台灣的地緣政治命運就是「四戰之地」,只有「武裝到牙齒裡」才有爭和平的籌碼

其實古今中外所有的例子,都指向處在「四戰之地」的人民只有在自己武裝起來後,才有跟周遭強權談和平、爭中立的底氣。只有你真正能讓對手感到威脅,對手才會把跟你和平相處當作一個值得認真考慮的選項。所以今天面對增加役期、購買軍火之類的政策,大家應該要想得更遠。

2022/11/28 | 彭振宣

蔡政府在輿論戰場最大的敗筆,就是不懂得用「故事」對抗「故事」

國民黨的韓國瑜跟民眾黨的柯文哲,這兩人不只會說故事,還在故事中融入「實境秀」「偶像培育」之類的嶄新元素。以蔡英文在「一例一休」的政策裡為自己說的故事,對照韓國瑜跟柯文哲說故事的手法,就能看出兩方在「說故事技巧」上的差異。

2022/11/16 | 彭振宣

如果社會需要多元又偏門的「怪傑」,那大學可不可以採計國文成績一下下就好?

「國文」作為唯一可以靠短時間衝刺拚起來的主科,在補習界應該早就是人盡皆知的秘密。而國文之所以可以這樣搞,原因跟國文教育無關,而是跟國文考試有關。

2022/10/21 | 彭振宣

普亭一生最大的「智商掉線」就是全面入侵烏克蘭,而澤倫斯基最大的勝利就是逼普亭開戰

2022年2月24日普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失敗決策。是什麼原因讓普亭做出這麼「破格」的決策?目前常見的論述有「普亭瘋了」「普亭被騙了」跟「普亭有病」三種,我個人是傾向最後一種論述,但這的有病不是罵他腦袋有問題......

2022/09/21 | 彭振宣

幫季辛吉「烏克蘭割地論」伸冤:如果俄烏戰後俄羅斯瓦解,誰是地緣上的最大受益者?

今年5月一度傳出季辛吉希望烏克蘭割地來跟普亭談判求和,甚至讓認為「俄羅斯必然獲勝」的台灣名嘴大幅引用,但我真的要幫99歲的季辛吉伸冤,因為他們既不懂、也不想懂季辛吉發言的真正脈絡。

2022/08/23 | 彭振宣

柬埔寨詐騙與青年低薪的仙履奇緣:西港的慘況,曾經差一點就是台灣的現況

其實說起柬埔寨跟台灣的奇妙緣份,就在於柬埔寨的現況曾經有可能是台灣的另外一種可能性。更可怕的是,至今的台灣還是有不少聲音,認為要是當年台灣如果能成功完成整個服貿以及後續的經濟整合,甚至開放「自由經濟示範區」,台灣的現況會比現在更好。

2022/08/04 | 彭振宣

制裁變自裁:中共為保習近平面子,硬是將裴洛西訪台升級成「兩個中國」的史詩級外交災難

在「維護國家利益」跟「保住習近平的面子」這兩個互相矛盾的目標上,中共選擇保護後者而犧牲前者。導致一整串舉措失當、提油救火的反應,讓中國自己「一錯再錯,越陷越深」。

2022/02/25 | 彭振宣

【趣史鑑定團】幾個正史有記載,但內容比小說和電玩還扯的「一騎當千」傳說

正史裡面不只有「一騎當千」的場面,有些描述寫得比《三國演義》之類的章回小說還扯,完全體現了「現實比小說更離奇」這句話。

2021/11/18 | 彭振宣

【關鍵真彭派】全面解讀拜習會:拜登打臉習近平認定的「台海現狀」,還暗中捅了他好幾刀

這次的拜習會,美中在台灣問題上的真正進展,反而是互相讓對方明白自己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更確立美中互相對立的態勢。而在美中關係上,拜登雖然給足了習近平面子,卻暗中捅了他好幾刀。

2021/06/08 | 彭振宣

【關鍵真彭派】台灣買不到疫苗是誰在擋?真相是政府花在買疫苗的錢太少

真相簡單粗暴,日韓能比台灣早買到疫苗,就是因為人家是「課金大戶」。你在那裡鬼扯什麼台灣買不到疫苗是政府擋,擋個屁!真相單純就是台灣願意花在採購疫苗上的錢,遠遠沒有日本跟韓國多。

2021/06/03 | 彭振宣

【關鍵真彭派】跳脫「民主 vs. 獨裁」的框架迷思,才能看清緬甸走向內戰的真正原因

到目前為止,台灣與外國的媒體在報導緬甸的政局動盪,仍定位在「軍事政變V.S民主運動」的框架。這樣的框架雖不能說有錯,但我們如果只以這樣的框架討論緬甸問題,會忽略背後其實有更複雜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