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大銀

發表文章數:25

個人簡介

2015年由記者陳曉蕾創辦,結合媒體及社會創新,關注人口高齡化,支援照顧者。董事局包括主席黃英琦、法律界毛錫強、農夫倫國輝和朱偉正醫生,是《稅務條例》第88 條慈善機構,捐款可免稅。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3/08/20 | 大銀

關心喪親者:真正令人感到悲傷的是關係,並非身分

要敏銳地察覺喪親者的悲傷,並且能夠對他們產生同理心,當面對他們時,請提醒自己需要多花一點時間,安靜和專心地聆聽生者與死者的關係。

2023/08/14 | 大銀

安慰喪親者:陪伴的11項原則

當到了極度哀傷的情況,最有效的安慰原來就是默默陪伴,不要讓對方孤獨一人面對。有些人誤以為在陪伴過程中不說話,或許會讓人感到不自在,甚至會質疑就這樣站在對方身邊是否確實有用——事實卻與此相反。

2023/07/30 | 大銀

如何安慰喪親者:陪伴與分擔

安慰喪親者並非要口才了得,又或具備輔導知識和資格的人才能做到。只要你多留意他們在生活方面的需要,作出實際支援。又或者察覺他們有些必須要做或想去做的事,然後陪伴他們好好完成。

2023/06/28 | 大銀

如何安慰喪親者:分享自己的感受,也鼓勵他分享

分享自己的感受首先必然能夠去除客套的感覺,並且讓喪親家屬感到你的真摯,因為那些感覺是真實地屬於你自己的。除此之外,當對方知道你與他一樣為死者的逝世難過時,通常都可以讓對方感到安慰和支持,因為透過你的分享,他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哀傷的人,他原來並不孤單。

2023/06/18 | 大銀

吞嚥困難人士,「軟餐」該吃什麼?

家人吞嚥困難,該吃碎餐、糊餐?今日無法進食的食物,什麼時候吞嚥能力改善,可以再吃?

2023/06/01 | 大銀

走失老爺——照顧腦退化病人,要用對方法

腦退化患者容易走失,但照顧者初期總是太自信,又或者是對此病症不了解,容易掉以輕心。回憶當年老爺走失後尋回的經歷,當時心情好後悔好內疚,怕永遠找不到老爺。如今舊事重提,希望其他照顧者警惕。

2023/05/23 | 大銀

訪問120位哀傷輔導案主,十句最令人受傷害的「安慰說話」

一位喪偶妻子,她的丈夫去世後,她聽了很多客套的安慰話,但大部份都已經忘記了。相反她深刻記得有一位長輩在靈堂前握着她的手誠懇的對她說:「你也不要太傷心了,多年來他一直都沒有付出對家庭的責任,試過賭錢欠債,又試過暴力對待你們,他對你們這麼差,死了還好啦!」

2023/04/30 | 大銀

好好地老:病人有自主?

是否接受治療,接受怎樣的治療,病人只要有精神能力作決定,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醫護人員要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尤其情況到了晚期,病人可能比起這樣延長性命,有更想做的事。

2023/04/22 | 大銀

治療長者,要用「最少的武力」

治療長者,要用「最少的武力」──如果你當藥是一種武力。要小心用藥,重要是讓病人有正常的生活,繼續吃平時的食物。不要限水、低鹽,這些短期來說,對病情不一定有用,但就令病人失掉胃口,不再吃東西,人已經生病,再要吃不喜歡的食物,不想吃身體就更弱。因為生病已經變瘦,住醫院更瘦掉十磅、八磅,這對身體影響更大。

2023/03/31 | 大銀

插鼻胃喉的「貪方便」

香港的醫療系統和問責文化,傾向「貪方便」,插人工導管比起人手餵食方便一點、容易一點。病人大多數是經鼻子插鼻胃喉,即是有一條導管由鼻子經過食道,插進胃部,並且是用最粗的導管。

2023/03/25 | 大銀

疫情3年,重訪老人院媽媽

老人院三年多以來,終於重新開放讓家人上房探訪。今天我再來探老媽,仿如隔世。

2022/11/21 | 大銀

《餘命10年》:照顧與被照顧的倒數

《餘命10年》女主角因為患上了「肺動脈高壓症」,終日活在「死亡恐懼」,不敢對將來(事業及愛情)有任何期盼。而家人一直為她的病情擔心難過,日常照顧時想小心翼翼,不想碰到她的「地雷」。時間一長,積聚的矛盾就成為另一個「計時炸彈」⋯⋯

2021/12/14 | 大銀

身體的「退場機制」

若果真的已經踏入壽盡的階段,究竟是彼此都可以了無牽掛,輕身各自繼續前路,還是滿心不捨,苦苦相纏、互相牽絆?

2021/10/16 | 大銀

颱風下的病房

八號風球,除了基本常規輪班當值的醫生、護士、病房助理、清潔姐姐、管事、保安同事等,其他返九至五、實習交流的同事在八號或以上風球前都要下班。

2021/10/10 | 大銀

子女夾藥費,媽媽怎樣想?

兄弟姊妹額外夾份出錢讓癌媽媽服標靶業,但病人本身又是怎樣想的?

2021/10/04 | 大銀

老爸患認知障礙症——從「點捱落去」到「上天賜福」

實在沒想過可以走到今天,老爸仍然是「精精伶伶」——現在我會說:「上天賜福。」

2021/10/02 | 大銀

標靶藥「燒銀紙」仍要食?

「一家人的目標一致,就算重點不同,只要取得平衡,你們對母親的孝心她會感受到的。」

2021/09/30 | 大銀

照顧認知障礙症長者需要的一支「軍隊」

「軍隊」內的人手編制、數量和質素關係著軍隊戰鬥力強弱,是影響勝負關鍵最直接的因素。在在顯示出照顧認知障礙症長者所需的廣泛資源和複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