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5 |
《做自己的葡萄酒行家》:「盲品」喝不出來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完全是在強人所難
在侍酒師的考試中,有一個項目是會將葡萄酒的品牌、酒款隱藏起來,讓參賽者透過試飲推論使用的葡萄品種、產地、收穫年份等,被稱為「盲飲品評」。透過這個競賽我了解到,即使是在嚴格考驗中脫穎而出的侍酒師,也幾乎沒有人能答出正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這完全是在強人所難。
2023/02/02 |
《每天追一齣大唐詩人穿越劇》:不管生活有多虐,杜甫心中一直思念李白、牽掛李白
杜甫和李白都以為,還會有「重有金樽開」的那一天。這之後,他們過得都不怎麼樣,杜甫尤其喪。但不管杜甫被生活虐得有多慘,在他心中,一直堅守著一件事,天崩地裂都無法動搖,這件事就是:思念李白,牽掛李白。
2023/02/03 |
《我只押成長股》:市場過度恐懼時,敏捷的聰明人就能利用「價格扭曲」獲利
在本書中,萬格以他獨有的幽默感與輕鬆的筆調,隨和的引領讀者,深入淺出的解釋自己的投資原則與概念。這些概念簡單易懂,即使初入門學習投資的讀者也能夠輕易理解;這套方法也很適合一般資金不多的散戶投資人,因為萬格會先選擇目前發展較好的類股,再從中選出好股票,十分值得散戶參考。
2023/02/01 |
《在婚姻裡,可以兩個人狂歡,也要一個人暢快》:有了獨處的呼吸空間,共處的時光也更幸福了
我把既然結婚了就應當怎麼做的「義務感」套用在婚姻生活的每個地方上。「既然是夫妻,就必須時時刻刻黏在一起」「既然結婚了,就該經常拜訪兩邊的家人」……這些話,我們也都一一遵守了。但是,該遵守的都遵守了,為什麼生活卻過得一點都不開心?
2023/02/01 |
《高成長思維》:每一間成功的企業都有如「特洛伊木馬」,載著創始人的第二目標前進
在矽谷的幕後,《高成長思維》作者之一的雷德.霍夫曼,身為LinkedIn創辦人與Greylock投資人,是矽谷企業家和國家元首們的搶手顧問。在他主持的Podcast節目「規模大師」(Masters of Scale)中,他與諸多有遠見的公司創辦人和領導者們坐在一起,深入討論推動他們成長的契機,並研究擴大公司規模的戰略。
2023/02/05 |
《放過那個卡關的自己,先出門走走》:爬山時若光是想著「什麼時候才能爬到那裡」,過程中就不會有樂趣
爬山如同我們的人生旅程,總在慢慢地學習後逐漸成長。就像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而且也都不簡單。每座山都有各自的山勢,辛苦的山也不會只留下辛苦,會由其他更有價值的事物填滿。
2023/02/01 |
《永續力》:一片巧克力掀起零奴隸革命!荷蘭Tony's Chocolonely為世界帶來巨大的影響力
「一旦知道或意識到一件事,我們就要對我們的行動和無所作為負起責任。」Ynzo呼籲每一位知道巧克力背後奴隸問題的人,每一次的選擇與每一次的購物,都要為自己與世界負責。
2023/02/01 |
《緬甸,最後一搏》導讀:扳倒軍方,仍是緬甸人now or never的奮力一搏
即便全球各地對緬甸的關注度不若政變發生初期,針對此地持續發生慘絕人寰事件的報導也黯淡了許多, 「關心」與「傳遞故事」仍是我們作為局外人,除了出錢出力之外,可以做的小小貢獻。我特別喜歡書名中的「最後一搏」,對於許多緬甸人而言,這是一場now or never的奮力一搏,若是這次不能成功扳倒軍方,以後可能都沒有機會了。我想這也是本書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提醒我們這場已經進行到第三年的持久戰尚未結束、也並未失敗,緬甸人的民主奮鬥仍是現在進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