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發表文章數:18671

個人簡介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3/03/22 | 精選書摘

粵語「鬼」與「死」的故意不忌諱

一方面,粵語使用者對「死」字與「鬼」字十分忌諱,特別不會在靈堂及醫院等場合用上。但另粵語人士慣以「鬼」與「死」字組成更具深層意義、形象生動傳神的「慣用語」。正解釋為何粵語人士忌諱「死」與「鬼」的同時,又會常提及二字。

2023/03/22 | 精選書摘

崩口人忌崩口碗!香港粵語忌諱是怎樣煉成的

香港醫院某些病房不設與「死」字近音的「四」號房床。原因是不想病人看到「四」而聯想到「死亡」。又如在新年時醫護界人士不喜歡「生意興隆」,因為醫院「生意興隆」代表很多人將會受傷及生病,對醫護界而言屬忌諱。再如新年時不應祝金融界人士「新年快樂」,因「樂」與「落」同音,他們忌諱股市「快落」。

2023/03/22 | 精選書摘

施昇輝《小資向錢衝!》:30歲有2000萬元,就可以退休「享受人生」嗎?

如果留下200萬元,其他的1800萬元都拿去買0056,只要未來的股息殖利率至少維持5%的水準,每年就可大約領到90萬元,看來好像可以退休了!但如果你已婚有小孩,請問一年90萬元怎麼夠過日子?就算目前單身,也沒小孩,未來難道就沒有這些打算嗎?

2023/03/22 | 精選書摘

《你聞到了嗎?》:嬰兒頭上的氣味,會觸發母親大腦裡的獎勵系統

根據約翰.朗德斯特倫(Johan Lundström)帶領的研究指出,嬰兒頭上散發出來的氣味會觸發母親大腦裡的獎勵系統(在未生育的女性身上則沒有這種效果)。這種氣味引起的反應,就跟人在極度飢餓下眼前出現美食會產生的生理反應相同,研究者認為這是人類母親與孩子之間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來的連接機制。

2023/03/22 | 精選書摘

《彼得・提爾》:賈伯斯曾告訴畢業生要跟隨自己的心意,提爾如此反駁:「不要忠於自己」

《彭博商業周刊》科技線記者馬克斯.查夫金撰寫這本提爾傳記,大膽挖掘這位反骨投資者的獨特生平及其如何形塑現代社會的過往軌跡。書中詳述提爾的成長歷程,以及充滿爭議的作風和意識形態,帶領讀者一步一步瞭解彼得.提爾如何將自我價值觀和影響力傳揚到矽谷以外,並收獲他渴望已久的政治實權。

2023/03/22 | 精選書摘

《麥凱銷售聖經》:誠實為上,即便有時候誠實的代價很高

哈維・麥凱是世界的著名人際關係大師,也是全球五大頂尖演說家之一。麥凱在此書中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分享他的銷售智慧及實際經驗,十分實用。麥凱教導讀者如何銷售、如何完成業績、如何建立使命感與成就個人事業巔峰。

2023/03/21 | 精選書摘

《紅色賭盤》:羅織罪證,最終請君入獄,這就是習近平奠定權勢的手段

在沈棟決定提筆寫這本書的那一刻起,就知道他將與中共正式展開一場如「俄羅斯輪盤」的生死決鬥,而且也發覺自己已被中共當局盯上——他已立下遺囑,確保所有事務都安排妥當。在此書中,沈棟揭發中國政權腐敗內幕,向讀者證實中國企業家們有多依賴「人脈」,以及檯面下進行的「關係」角力。

2023/03/21 | 精選書摘

《【牛津通識課09】創造力》:創造力的典範轉移——從「他」到「我」,最後到「我們」

創造力是天生的嗎?具備鮮活的想像力、美感和好奇心就能有創意?為何如今難以出現像達文西這樣的偉大創造者?網路霸凌、陰謀論等惡意行為也都隱藏著創造性?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用最簡明的方式理解創造力如何賦予世界無限可能。

2023/03/21 | 精選書摘

《唐潮:唐人的不厭世生活與流行》:為何我們會有「強唐弱宋」的印象?

本書是了解大唐生活的全方位指南,從美食文化、服飾美妝、居家生活、出遊交通、婚喪嫁娶、人際職場、文教娛樂、佳節風俗、城市建設、制度保障等十方面,以及一百七十個與百姓生存相關的實際層面,重現千年前唐朝最真實的生活狀態。

2023/03/21 | 精選書摘

《準爸媽最關心的懷孕40週保健全書》:協助寶寶跨過臨門一腳的技術——產鉗、推肚子、真空吸引術

當自然生產進入到最後的階段,也就是子宮頸全開,胎頭進入產道以後,有時候會因胎兒過大、胎頭角度不佳,或是產婦氣力放盡等原因,讓寶寶只差臨門一腳就能出生,卻偏偏卡在產道,怎麼用力都生不出來。這時候,除了耐心等待產婦藉助子宮收縮和自行用力將寶寶擠出外,還可藉助外力的輔助來完成這最後一哩路。

2023/03/20 | 精選書摘

陳列《殘骸書》:對於徒具形式的司法程序,我一再告訴自己別存有任何虛妄的期待

穿行於景美與綠島兩處白色恐怖紀念園區,陳列艱難而遠迢的回溯。自生命被迫暫停的那個永遠的一天開始,空間的樣貌疊合時間的層縫,氣味、聲音、溫度、光線等紛雜的體感,以及被迫壓抑的個人與集體的心緒,如影隨形。

2023/03/20 | 精選書摘

《換上原子習慣腦》:事前擬定計畫事情還是做不完?利用九宮格「任務賓果」克服困境

明明打算利用週六、日,把平日沒能完成的進度補上,到了假日卻只想耍廢,連續兩天都在玩樂。最後什麼都沒做,就這麼帶著憂鬱的心情迎接星期一,苦悶更添一重。為何人在週末無法努力呢?該如何改變這樣的困擾?

2023/03/20 | 精選書摘

《暗黑經濟》:我們何以至此?冷戰後非法勾當擴張的動力

跟世上其他很多國家一樣,敘國的戰亂,部分是由非法勾當資助的。走私毒品、人口、石油及古物,偷運香菸等其他違禁品,都提供資金以購買武器、發糧餉給戰士,由阿塞德的政府軍到各路反抗軍、恐怖團體,各造皆然。

2023/03/20 | 精選書摘

《伍連德新論》:伍連德除了是抗疫英雄,也是號召星馬華僑援助中國抗戰的僑領

1910-1911年在東北抗疫成功的伍連德,代表二十世紀上半葉來自南洋的土生華人知識分子對中國現代化的參與和貢獻,但他的代表性也有特殊的成分。伍連德比其他為中國作出貢獻的同時代南洋知識分子更勤於回鄉,也更積極向家鄉同胞介紹中國現況及鼓勵他們到中國服務。

2023/03/19 | 精選書摘

野島剛《漂流日本》:遊走日本、台灣、中國政治舞台的「密使」一家族:辜寬敏與辜朝明(上)

雖然辜寬敏在談話中說贏了蔣經國,但最終台灣還是沒能留在聯合國。與蔣經國會面後,辜寬敏回到了日本,並向獨立運動的夥伴坦白此事。但這卻讓他受到徹底的彈劾,不只被解除委員長一職,也被聯盟除名。

2023/03/19 | 精選書摘

野島剛《漂流日本》:遊走日本、台灣、中國政治舞台的「密使」一家族:辜寬敏與辜朝明(下)

從年輕時到現在,辜朝明仍擁有美國國籍。不過,他本人也自覺到,當別人問他「你是日本人、台灣人,還是美國人」時,總會覺得很難形容。「這感覺就像什錦麵一樣,所有東西都混在一起,很難分辨清楚。以居住的時間來說,我待在日本的時間最長。不過心中卻認為從國中到大學生活過的美國舊金山才是我的故鄉,然而自己的根又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