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發表文章數:18979

個人簡介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3/05/19 | 精選書摘

《普魯斯特先生》:如果普魯斯特沒遇見她,有可能完成《追憶逝水年華》這部文學鉅構嗎?

這本動人的回憶錄,是普魯斯特生前最後數年唯一的日常記錄,也揭示了他寫作的情形。藉由賽萊斯特鉅細靡遺的節錄記憶,加上史戴凡.馬內精美細緻的繪圖,本書跟隨年輕女僕的腳步,領著我們一步一步進入豪斯曼大道和阿姆蘭街上的住家,一窺普魯斯特難以想像的日夜時光。

2023/05/19 | 精選書摘

《skmt:坂本龍一是誰》:我是從約翰凱吉、古典音樂和披頭四的混合開始的啊

1996年,天才編輯後藤繁雄帶著1000個問題前往紐約採訪音樂藝術家坂本龍一,提問過程持續了兩年,後結集為《skmt1》。三年之後,二人又展開了第二次對談,直到2006年結束並收入《skmt2》,整場對話足足進行了十年之久。二書集結成《skmt:坂本龍一是誰》一書。

2023/05/18 | 精選書摘

《甘迺迪:美國願景》:甘迺迪兄弟之死,就是我這一代人的未來之死

本書由甘迺迪的外甥史蒂芬.甘迺迪.史密斯和歷史學家道格拉斯.布林克利共同編輯,精選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三十一篇最偉大的演講;集結數十位美國及國際菁英的評論和反思;並加入六百張珍貴的紀實照片和歷史文件。

2023/05/18 | 精選書摘

《這些謎樣藝術家,太有事》:卡拉瓦喬身兼賭徒、殺人犯、逃犯,為何被林布蘭等大師奉為神

卡拉瓦喬是一個天才畫家,這一點,我想沒有任何專家學者會反對。但是除了「畫家」,卡拉瓦喬還有好幾個讓他「引以為傲」的頭銜—流氓、 賭徒、殺人犯、逃犯……他讓我第一次認識到,原來「天才」並不一定是用來形容正派角色的。

2023/05/18 | 精選書摘

《二手書店店員告白》:我的店能存活下來有一部分是因為「隨機閱讀俱樂部」

延續前作日記形式,尚恩獨特的幽默感依舊,但威格頓小鎮、書店和他本人都有了不小的改變;外在變化如此劇烈,但奇怪的顧客似乎是唯一永恆的存在:想請老闆幫忙找書,提供的情節線索卻是「一車蘋果翻倒了」;或把書店當成圖書館,執拗地詢問這裡的書可不可以借走……

2023/05/18 | 精選書摘

《彼得處方》:只要記得「理性三問」的答案,就能夠幫助你找出真正的解決方案

想要避免錯誤的升遷變成職場上每個人的噩夢,管理學大師勞倫斯.彼得告訴你:首先就要排除「升遷=獎勵」這種想法,並且找出其他取代獎勵的方式。在本書中,大師提出66種辛辣又幽默的解法,無論是在基層單位勤懇做好本份的普通職員、負責上下聯繫和管理的中階主管,還是為企業掌舵的高階管理者,都能從中找到啟發。

2023/05/17 | 精選書摘

《巴菲特投資攻略圖解》:巴菲特買入後以「終生持有」為原則,但何時應該汰換投資組合?

本書將揭開巴菲特的選股原則,一步步帶你了解巴菲特如何解讀資訊、挑選企業、鑑定經營者,兼顧「價值型投資」和「成長型投資」,並落實「核心投資」。任何人都可以磨練出精準的投資眼光,找出具備未來成長可能性的公司!

2023/05/17 | 精選書摘

《二手書店店員日記》:我寧願偶爾少本書也不想裝監視攝影機,這裡又不是《一九八四》

在這個「書店愈來愈稀有,庫存倒充足得很」的年代,尚恩表示下輩子再也不想開書店了,但他始終沒有離開。人們熱愛書籍的根本理由成為尚恩持續堅守書店的主要動力——生活總使我們疼痛,而閱讀撫慰我們、讓我們快樂。

2023/05/17 | 精選書摘

漢寶德《繆思談片》:對博物館建築的幾點建議——五大原則與三大陷阱

本書《繆思談片》分為上下篇,上篇「博物館談片」是漢寶德擔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任內,在《博物館學季刊》所撰寫之「論評」結集而成;下篇「宗教建築」則收錄「世界十大宗教建築」三篇相關專文,綜合回顧台灣博物館的發展歷程,並且對於全球博物館的所見所聞也有獨特觀點。

2023/05/17 | 精選書摘

《留白工作法》:大腦灰質愛「白色空間」,科學證實「策略性停頓」有利於表現

無論你是想建立有意義且人性化的工作流程,或是想要創建高效率的團隊,又或是要為組織打造深思熟慮的企業文化,本書都能引導你運用留白工作法,經由白色空間走到終點。

2023/05/16 | 精選書摘

《悲傷的大腦》:人為逝者哀悼時除了悲傷,為什麼經常也會感到憤怒?

大腦直接認定逝者是人間蒸發、對我們搞失蹤,這種信念確實沒什麼道理,而我們也的確知道為了這件事怪罪逝者太莫名其妙,怪自己沒有看牢他們也於事無補;但正因為大腦有時候會認為已逝之人就在別的某個地方,我們才會產生尋找他們的衝動,而大腦也相信只要修補與逝者的關係,我們總有辦法把他們帶回身邊。

2023/05/16 | 精選書摘

《Facilitation引導學》:引導者又被稱為「支援型領導者」,他必須創造出一個有效溝通的場域

作者堀公俊在書中從主持會議與推動專案開始,詳細解說引導學的四大核心能力,包括場域營造、高效溝通、討論架構化與形成共識,協助我們培養即時引導團隊或個人的能力,進而帶領眾人的智慧相互激盪,成為一位善於形成共識、解決問題的引導者(Facilitator)。

2023/05/16 | 精選書摘

《疫情世代》:從遊戲《瘟疫公司》站在人類的對立面,思考傳染病的散播路徑

「請記住《瘟疫公司》是一個遊戲,而不是科學模型,當前的冠狀病毒爆發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狀況,正影響著許多人。」2020年1月23日,Ndemic Creations發出如上公告。在此之前,《瘟疫公司》的下載量除因疫情而暴增,同時也有新聞報導說遊戲做出了「神預言」——有個玩家竟然在2015年,就做了個2020年會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遊戲模組。

2023/05/16 | 精選書摘

《一日看盡長安花》:在唐朝當官有多爽?上一百天班,皇帝讓你休兩百天假

算一下唐朝官員的假期吧,光是法定假日、祭祀假、田假、授衣假就有一四○多天的假。如果趕上自己結婚、職務調動或探親,就能有兩百多天的假期,這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啊。老天爺,用一道神雷把我劈到唐朝做官吧。

2023/05/15 | 精選書摘

《疫情世代》:日韓皆已發展「不在籍投票」,台灣應盡速檢討相關制度

健康權是憲法保障的權利,因此為了保護大眾的健康,發動必要隔離措施,應該是合理的,但這並不等於確診者必須失去投票權。中選會以《傳染病防治法》和司法院釋字第690號解釋說明不能投票的正當性,其實是誤將人身自由限制跟投票權保障混為一談。

2023/05/15 | 精選書摘

《疼痛大解密》:世界各大宗教都有個特性──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痛都會是一部分

雖然宗教信仰的某種疼痛舒緩效果不足以讓人改信——公開自稱無神論者的馬克思(Karl Marx)稱宗教是「人民的鴉片」——但這事實依舊是值得探索的領域。

2023/05/15 | 精選書摘

《塔羅教典》:「潛意識」幫助我們預測未來,但塔羅牌為什麼會準?

占卜是無法問集體問題的,只能問自己的問題。但依據你的需要,集體潛意識可以提供你答案,比如我有一個學生問:「三個月之後要綠島旅遊情況如何?」當時抽到了寶劍3,一張背景下雨的牌,當時我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知道應該是去不成,結果出發的前兩天,颱風警報,他們只好被迫取消行程。

2023/05/15 | 精選書摘

《塔羅教典》:塔羅做為占卜諮商工具,不必然與魔法和神祕學掛勾

要說明的是,塔羅做為一個占卜諮商的工具,它不必然需要跟魔法和神祕學掛勾,你不需要祈禱或做結界、魔法陣就能使用塔羅,對我來說,塔羅更多的是自我對話的工具,幫助我在決策時更有參考基點,以獲得最佳答案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