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
《普魯斯特先生》:如果普魯斯特沒遇見她,有可能完成《追憶逝水年華》這部文學鉅構嗎?
這本動人的回憶錄,是普魯斯特生前最後數年唯一的日常記錄,也揭示了他寫作的情形。藉由賽萊斯特鉅細靡遺的節錄記憶,加上史戴凡.馬內精美細緻的繪圖,本書跟隨年輕女僕的腳步,領著我們一步一步進入豪斯曼大道和阿姆蘭街上的住家,一窺普魯斯特難以想像的日夜時光。
2023/05/19 |
《skmt:坂本龍一是誰》:我是從約翰凱吉、古典音樂和披頭四的混合開始的啊
1996年,天才編輯後藤繁雄帶著1000個問題前往紐約採訪音樂藝術家坂本龍一,提問過程持續了兩年,後結集為《skmt1》。三年之後,二人又展開了第二次對談,直到2006年結束並收入《skmt2》,整場對話足足進行了十年之久。二書集結成《skmt:坂本龍一是誰》一書。
2023/05/18 |
《這些謎樣藝術家,太有事》:卡拉瓦喬身兼賭徒、殺人犯、逃犯,為何被林布蘭等大師奉為神
卡拉瓦喬是一個天才畫家,這一點,我想沒有任何專家學者會反對。但是除了「畫家」,卡拉瓦喬還有好幾個讓他「引以為傲」的頭銜—流氓、 賭徒、殺人犯、逃犯……他讓我第一次認識到,原來「天才」並不一定是用來形容正派角色的。
2023/05/18 |
《二手書店店員告白》:我的店能存活下來有一部分是因為「隨機閱讀俱樂部」
延續前作日記形式,尚恩獨特的幽默感依舊,但威格頓小鎮、書店和他本人都有了不小的改變;外在變化如此劇烈,但奇怪的顧客似乎是唯一永恆的存在:想請老闆幫忙找書,提供的情節線索卻是「一車蘋果翻倒了」;或把書店當成圖書館,執拗地詢問這裡的書可不可以借走……
2023/05/17 |
《二手書店店員日記》:我寧願偶爾少本書也不想裝監視攝影機,這裡又不是《一九八四》
在這個「書店愈來愈稀有,庫存倒充足得很」的年代,尚恩表示下輩子再也不想開書店了,但他始終沒有離開。人們熱愛書籍的根本理由成為尚恩持續堅守書店的主要動力——生活總使我們疼痛,而閱讀撫慰我們、讓我們快樂。
2023/05/17 |
《留白工作法》:大腦灰質愛「白色空間」,科學證實「策略性停頓」有利於表現
無論你是想建立有意義且人性化的工作流程,或是想要創建高效率的團隊,又或是要為組織打造深思熟慮的企業文化,本書都能引導你運用留白工作法,經由白色空間走到終點。
2023/05/16 |
《疫情世代》:從遊戲《瘟疫公司》站在人類的對立面,思考傳染病的散播路徑
「請記住《瘟疫公司》是一個遊戲,而不是科學模型,當前的冠狀病毒爆發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狀況,正影響著許多人。」2020年1月23日,Ndemic Creations發出如上公告。在此之前,《瘟疫公司》的下載量除因疫情而暴增,同時也有新聞報導說遊戲做出了「神預言」——有個玩家竟然在2015年,就做了個2020年會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遊戲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