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1 |
《高成長思維》:每一間成功的企業都有如「特洛伊木馬」,載著創始人的第二目標前進
在矽谷的幕後,《高成長思維》作者之一的雷德.霍夫曼,身為LinkedIn創辦人與Greylock投資人,是矽谷企業家和國家元首們的搶手顧問。在他主持的Podcast節目「規模大師」(Masters of Scale)中,他與諸多有遠見的公司創辦人和領導者們坐在一起,深入討論推動他們成長的契機,並研究擴大公司規模的戰略。
2023/02/01 |
《在婚姻裡,可以兩個人狂歡,也要一個人暢快》:有了獨處的呼吸空間,共處的時光也更幸福了
我把既然結婚了就應當怎麼做的「義務感」套用在婚姻生活的每個地方上。「既然是夫妻,就必須時時刻刻黏在一起」「既然結婚了,就該經常拜訪兩邊的家人」……這些話,我們也都一一遵守了。但是,該遵守的都遵守了,為什麼生活卻過得一點都不開心?
2023/02/01 |
《永續力》:一片巧克力掀起零奴隸革命!荷蘭Tony's Chocolonely為世界帶來巨大的影響力
「一旦知道或意識到一件事,我們就要對我們的行動和無所作為負起責任。」Ynzo呼籲每一位知道巧克力背後奴隸問題的人,每一次的選擇與每一次的購物,都要為自己與世界負責。
2023/02/01 |
《緬甸,最後一搏》導讀:扳倒軍方,仍是緬甸人now or never的奮力一搏
即便全球各地對緬甸的關注度不若政變發生初期,針對此地持續發生慘絕人寰事件的報導也黯淡了許多, 「關心」與「傳遞故事」仍是我們作為局外人,除了出錢出力之外,可以做的小小貢獻。我特別喜歡書名中的「最後一搏」,對於許多緬甸人而言,這是一場now or never的奮力一搏,若是這次不能成功扳倒軍方,以後可能都沒有機會了。我想這也是本書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提醒我們這場已經進行到第三年的持久戰尚未結束、也並未失敗,緬甸人的民主奮鬥仍是現在進行式。
2023/01/31 |
《打造敏捷企業》:敏捷思維很痛恨「在製品」這種東西,它綁住了你的產能,卻提供不了任何價值
本書提供一份路線圖,讓企業可以按圖索驥,轉型成為真正的敏捷企業。也有一些實際的運作實例,包括計畫的擬定與預算編列、人才管理、高階團隊決策、領導者的行為、組織架構、企業文化等等,把敏捷深植到公司的基因當中。
2023/01/31 |
《性愛心理師的大人親密必修課》:丈夫求愛,妻子拒絕,對方感受的是「家人」還是「戀人」?
丈夫總是喜歡在她洗碗的時候從背後抱住親吻她,接著開始摸她的胸部,她不喜歡在孩子面前做這種害羞的事。但表達以後,丈夫卻生氣:「那我們何時做?」熙媛無話可說。「這男人都不好奇我在想什麼、平時過得如何,只會窺探何時可以做愛,我還能信得過他,和他過一輩子嗎?」
2023/01/30 |
《新疆:被中共支配的七十年》推薦序:如何理解中共統治下的新疆民族政治?
從「解放」、給予「自治」,到以「扶貧」為名的大規模拘禁,中共的新疆政策為何愈發嚴苛?當中共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新疆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維吾爾人成為中華民族一員的真相,竟是「文化的種族滅絕」!?
2023/01/29 |
《文明的腳印》:少了林布蘭的荷蘭藝術與其說是不難想像,不如說是少了他更合理
一同跟隨克拉克博士漫遊英、法、義、德、荷等國的117個市鎮,造訪18間圖書館和118間博物館,讓克拉克博士以閒聊般的輕鬆口吻提供犀利見解,自古希臘羅馬時期一路談到2500年後工業化的現代主義,爬梳偉大藝術品的表現手法與創作背景,探究何謂人類文明的本質。
2023/01/29 |
《危機時代的政治領導:俄國革命的警示》:1917年發生的種種事件,遠非馬克思那套「階級鬥爭」老話可以一語帶過
俄國革命提供的啟示:政治領導人的責任重大,尤其在戰爭時期;而當一個國家處於存亡的臨界點之時,它必須祈禱其政治領袖能展現比一九一七年的沙皇、羅江科、克倫斯基更好的判斷力。歷史提供血淋淋的教訓,小心那些充滿魅力卻無能的領導人。
2023/01/29 |
《是狼型人就不要逼自己早睡早起》:獅型人是天生的領導者,狼型人則是時型界的夜貓子
簡單來說,獅型人跟我一樣,都是天生的領導者,正面、積極、目標導向。你起得很早,喜歡以固定的活動來開啟一天,接近傍晚時,你通常已經腦力耗盡了,這時就會放下工作,給自己充充電。著名的獅型人包含美國電視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蘋果CEO提姆.庫克,以及美國版Vogue雜誌總編輯安娜.溫圖。
2023/01/28 |
《為什麼我們老是搞砸想做的事》:為什麼你會陷入自我毀壞的模式裡?原因跟我們的大腦功能有關
「想要減低認知失調」是人的本性,當本性啟動時,你可能沒有察覺到自己的想法或行為變了。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退出自動導航模式,才能辨識出這些在暗中搞破壞的自毀觸發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