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7 |
弱國無外交?真正讓秦伯退兵的不是燭之武,而是強國間的互相猜忌
有時候我們對時代的變革失望,以為一直以來企盼的終於沒發生,害怕不久的將來日子將更加艱難,那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好好看清楚這個時代。
2016/08/05 |
與學生談「君子小人」:我們需要一個有教養的社會,還是相互關懷的社會?
現今教育普及了,這觀念不適用了。但擁有知識的人,社會責任是不是丟失了呢?我希望知識普及,不是只製造出一個表面安詳的社會。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一個表面公平的社會,卻是不再有人賤視任何人的社會。只希望有一天,我們願意看見每個孩子身上的優點與長處,不用再跟他說要好好讀書,目的卻只是為了換到一些有利的位置,不要讓人看不起。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一個表面公平的社會,我們需要的,是一個不再有人賤視任何人的社會。我只希望有一天,我們願意看見每個孩子身上的優點與長處,我們可以不用再跟他說要好好讀書,目的卻只是為了換到一些有利的位置,不要讓人看不起。
有時候我們對時代的變革失望,以為一直以來企盼的終於沒發生,害怕不久的將來日子將更加艱難,那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好好看清楚這個時代。
文章的後半段是陽明寫的祭文。一篇祭文,哭悼三個根本不相識的靈魂,本來很難以想像。但陽明此處的情緒,來自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觸。
文章的後半段是陽明寫的祭文。一篇祭文,哭悼三個根本不相識的靈魂,本來很難以想像。但陽明此處的情緒,來自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觸。
在面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時,如果能夠更謹慎,更純粹的面對他、觀察他,才能作出比較妥善的選擇。上一次的反省,絕對不能成為下一次草率的藉口。
在面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時,如果能夠更謹慎,更純粹的面對他、觀察他,才能作出比較妥善的選擇。上一次的反省,絕對不能成為下一次草率的藉口。
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各自不同的血肉與故事,如果我們還是持續用這種分類、標籤的方式來解讀人群,所謂的歧視、刻板印象,絕對不會有消失的一天。
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各自不同的血肉與故事,如果我們還是持續用這種分類、標籤的方式來解讀人群,所謂的歧視、刻板印象,絕對不會有消失的一天。
我們可以先看到,這一年的第五課,是管仲的〈四維〉,而第六課更為精彩,是老蔣的〈四維的意義〉,第七課才是顧炎武的〈廉恥〉。
現今教育普及了,這觀念不適用了。但擁有知識的人,社會責任是不是丟失了呢?我希望知識普及,不是只製造出一個表面安詳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