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4 | 九歌出版文學誌 劉芷妤導讀《證詞》:我非常感謝愛特伍寫出這部續集,它給了我們一些希望 厭女困境的另一個面向是罪惡感。基列國的女孩自小擔心,是不是因為自己的腳踝露出來,才「害」人無法控制住自己?這是基列國女孩身體裡的社會的結構,那我們存在的社會結構又是什麼呢?這是我們在思考社會進步、平權的時候應該去考慮的。 劉芷妤 使女的故事 More... 證詞 小說 瑪格麗特愛特伍 生育權 父權秩序 基列 厭女 哈利波特 女漢子 2021/04/11 | 九歌出版文學誌 【書評】《行星燦爛的時候》:在一則則人生故事中,鍛造出這些熠熠的愛人與星光 這本書,也是翁禎翊掇拾至今人生的所有淚珠、笑顏與碎片,以具有節奏與畫面的文字貼成一顆光影幻麗的鏡球。他站在球下,臉上揚起溫柔的笑容,折射的光在他身下流動。 行星燦爛的時候 翁禎翊 More... 散文 沈信宏 凌性傑 指叉球 仲夏夜之夢 曼谷帶給我的事 宇宙射線 青春無事 鮮榨文學專欄 2021/03/05 | 九歌出版文學誌 【對談】張亦絢 X 洪明道 X 鍾旻瑞 給青年小說家的信(下):小說的身體與臍帶 張亦絢:能把兩個作者連通在一起,我想是「身體平權」的概念。因爲,無論性身份或是多語(在談多語時台語往往被忽略,但我覺得除了母語外,也應將其放在多語中思考),身體可以說都是最後的拔河點。那麼,《等路》與《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都提供了非單一平權概念的複合思考。 張亦絢 洪明道 More... 鍾旻瑞 青年小說家 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 等路 同志時間 感官經驗 小說創作 台語文 小鎮經驗 身體平權 2021/03/04 | 九歌出版文學誌 【對談】張亦絢 X 洪明道 X 鍾旻瑞 給青年小說家的信(上):書寫者不要在人生犯的錯 張亦絢:我在兩個人的創作裡,都看到一種可喜的傾向,也許對年輕創作者來說,是種不錯的參考,我會稱那個東西叫做「不逼自己」,但不是說不努力。而是說,是很善於選擇,是找到一個自己最有感情的守備範圍與方式,並不貪心。 青年小說家 洪明道 More... 鍾旻瑞 張亦絢 等路 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 短篇小說 文學創作 永別書 創作環境 創作者 自信心 2021/02/28 | 九歌出版文學誌 《九歌109年小說選》張亦絢編序:我們處於比任何時候都該認真看待小說藝術的年代 把高難度的思辨完全轉換成緻密清澈的小說語言,邱常婷〈斑雀雨〉因此獲選為年度小說的得獎作,希望給予不盲目樂觀、戮力深化批判性的創作者,最大的感謝與祝福。 109年小說選 九歌 More... 張亦絢 臺灣漫遊錄 文本滲透 側文本 時間旅行 傷害 身份認同 楊双子 九歌 2021/02/27 | 九歌出版文學誌 《九歌109年散文選》黃麗群編序:「普通,然而貴重」是給2020年最好的說話 本年度散文獎得主是袁瓊瓊的〈普通人結弦的神話〉,袁女士以小說名世,近年耕織散文,創作力精敏不衰,這是一篇揮手成雲的作品,結構自在,文辭有呼吸,情感深織於各式細密資料的展開,我被文末此言深深打動:「一個普通人,按照普通的法則,便可以出人頭地。」 年度散文選 黃麗群 More... 九歌 現實感 旅行 張愛玲 柏楊 百年冥誕 袁瓊瓊 普通人結弦的神話 蔡文甫 109年散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