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發表文章數:3674

個人簡介

中央通訊社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秉持「正確、領先、客觀、翔實」的基本原則,中央社專業新聞團隊每天以中、英、日、西文即時對外發出上千則新聞、照片、圖表、影音與資訊,是台灣唯一多語文新聞媒體,服務對象從媒體客戶擴大為閱聽大眾;從台灣民眾延伸至全球華僑與讀者,充分扮演「華人之眼,世界之窗」。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2/1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京採檢「10人混1管」數量異常大增,中國ICU病床不到6萬張,放棄清零面臨嚴峻考驗

核酸檢測能在中國大行其道,除了投入大量人力及資源,憑藉的是全球罕見的10人混1管「十混一」檢測法,將10個人的採樣融合在同一根試管,以取得10倍的檢測速度。若發現異常,再針對這10個人進行1人1管的「 單管」檢測,找出真正的感染者。但這種檢測方式,卻被中國民眾戲稱為「株連九卒(9人)」的「連坐法」。

2022/1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前首相安倍心腹萩生田10日訪台,自民黨「黨三役」時隔19年來訪

萩生田預定10日到台灣訪問3天一事,近日多家台日媒體多所報導。《日本經濟新聞》昨(8)日報導專訪萩生田的內容,了解他這次訪台的意義。尤其這次是自民黨除了在野時期之外,黨三役(僅次於黨魁的幹事長、總務會長、政務調查會長等3職)時隔19年訪問台灣。

2022/1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趙春山:中共對台兩手作法可能變成「軟的不會更軟,硬的可能更硬」,明居正:台灣在美中沒有不選邊的空間

明居正強調,中共明白犯台必須繞過美國與日本,因此若美國堅決支持台灣,台灣堅決靠向美國,中共打台灣不會成功。為此,中共必須分化台美關係,這幾年中共對台統戰的重點在於,要讓人懷疑美國與分化台美關係。他說,台灣有些人沒有看得很清楚,因為對內部政局不滿意而批評美國,剛好是中了中共伎倆。

2022/1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羅斯千枚飛彈狂轟烏克蘭電網,普亭:我們又沒發瘋,不會率先動用核武

普亭表示「俄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第一個動用它們」,還說「俄國也不會是第二個,因為在我國領土受到核攻擊的情況下,使用核武的可能性非常有限。」他說:「我們又沒發瘋,知道核武是什麼,不會像揮舞剃刀一樣拿著這個武器在全世界亂跑。」

2022/1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出入招待所未報備遭內政部記小過,警大校長陳檡文申請提早退休獲准

內政部說,陳檡文對特定對象的身分,也應具有高度敏感度;經查證,本案事前、事後都未報備,違反「警察人員與特定對象接觸交往規定」相關規定,將予以記過(小過)一次處分。陳檡文隨後申請提前退休。行政院晚間表示,院長蘇貞昌已同意陳檡文申請提前退休,並責由內政部辦理後續事宜。

2022/1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富士康動盪後,郭台銘致函北京促中國清零政策轉向,郭辦嚴正否認

知情人士說,中國衛生官員與政府顧問抓住郭台銘致函機會,強力主張政府需要加快鬆綁防疫限制。數週後,北京、上海等大城爆發示威,讓決策幕僚敦促鬆綁防疫限制更有說服力。郭台銘辦公室透過聲明否認此事,鴻海與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尚未回應採訪要求。

2022/1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無預警暫停輸入台灣秋刀魚及午仔魚等水產品,陸委會:100多家企業申請僅1家獲准

昨天傳出中國繼暫停台灣石斑魚、白帶魚、竹筴魚輸入後,又增加午仔魚、秋刀魚。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稍早表示,此事件與中國去年4月要求輸銷產品到中國的各國業者須依規定登記有關。目前主要是100多家企業申請輸往中國,主要品項是魷魚、秋刀魚及午仔魚,只1家獲准,將請衛福部食藥署向中國確認。

2022/1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民主實驗室公布「中國影響力指數」,台灣媒體受影響程度世界第一

台灣民主實驗室指出,「中國影響力指數」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經營各類關係網絡,比施壓脅迫更能有效促成目標國家地區的「友中」政策。此外,源自中國的進口貿易額在特定國家地區總進口貿易額的占比,與整體「中國影響力指數」有高度正相關。中國留學生人數則與學術領域的「中國影響力指數」有明顯正相關。

2022/1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西方智庫評習近平訪沙烏地:以「分而治之」策略挫敗西方和盟友間合作

在COVID-19疫情近3年後,中國密集開展外交活動,習近平過去1個月內會見超過30國領導人。經濟學人智庫(EIU)向BBC分析,習近平密集進行外交接觸,目的是為中國創造一個更良性的國際環境,且採取「分而治之」策略以挫敗西方大國和其盟友間更多的合作。然而,EIU不認為這個目標能實現。

2022/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02峇里島爆炸主謀提前出獄,澳洲政府批印尼不顧受害者家屬感受

尤瑪是2002年峇里島爆炸案主謀之一,這場恐怖攻擊奪走包括88名澳洲人在內共202條人命。印尼司法暨人權部獄政署發言人瑞卡解釋,批准尤瑪假釋的主因是「他已經完成去激進化矯正計畫,並宣誓效忠印尼」。對此澳洲副總理馬勒斯說:「對峇里島爆炸案的受害者而言,這是可怕的一天。」

2022/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PChome啟動組織重整計畫:商店街市集通過減資99.99%、代標代購電商明年業績拚倍增

商店街市集表示,未來持續協助全台微型商家發展數位轉型工作,推出新商業模式,透過這次資本重組工作,商店街市集也將持續追求長期電商布局與價值體現。目前將減少股份5367.6萬股,減資後實收資本額為180元,分為18股,每股面額10元。

2022/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人命不值錢使政治暗殺不斷,菲律賓民主政治道路上血跡斑斑

在菲律賓,無論是媒體工作者、受刑人遇害或鬥雞玩家失蹤,背後緣由都是人命相對「不值錢」。如今年發生的名嘴拉皮德遭槍殺案,槍手投案時說,射殺拉皮德的酬勞共55萬披索,他分到14萬披索(約新台幣7.7萬元)。不到新台幣10萬元就能請到槍手鋌而走險犯案,加上槍械取得容易,多年來菲律賓政治暗殺事件始終層出不窮。

2022/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羅斯空軍基地遇襲重挫心理,普亭:沒必要再軍事動員,但可能在烏克蘭長期作戰

不願具名的西方高官告訴《路透社》,俄國空軍遭無人機襲擊,是俄侵烏以來最深入俄境的攻擊。一位官員說:「如果是他們(烏克蘭人)所為……這確實表明他們可以任意在俄羅斯活動,這會讓俄羅斯人深感擔憂。從心理層面講,我認為這是一大打擊。」

2022/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工會談判瀕臨破裂,《紐約時報》準備迎接歷史性千人大罷工,新聞中心可能減少90%人力

《紐約時報》高層也在努力尋找內容以便在停工當天填滿報紙版面。她寫道,管理高層正在考慮一系列選項,來保持新聞暢通,包括使用通訊社稿件和要求記者提早交稿,就像他們正在為一個重要假期做準備那樣。該報大部分國際新聞人員也未加入工會,這意味他們會繼續進行報導。

2022/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澤倫斯基獲選《時代》雜誌2022年度風雲人物、伊朗女性獲選年度英雄;證嚴法師獲選BBC 2022百大女性

《時代》(Time)雜誌昨(7)日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以及「烏克蘭精神」評選為2022年年度風雲人物,以表彰該國在面對俄羅斯入侵時所展現的抵抗意志;爭取自由的伊朗女性獲選為「年度英雄」。而BBC則發布2022年全球最具啟發性與影響力的百大女性名單,台灣的證嚴法師入列。

2022/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台積電「研發六騎士」林本堅:工程師到美國歷練是好事,不需要上綱至「人才外流」

林本堅不認為台積電工程師包機赴美一事,需要上綱至「人才外流」的程度,但他對台灣半導體人才不足感到憂心,這也是他年屆80,仍應允擔任清大半導體學院院長,扛起為台灣半導體培養「活才」重責的原因。

2022/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期中選舉最終回:喬治亞州民主黨參議員沃諾克連任,確保參議院擁有51:49多數席位

浸信會牧師出身的沃諾克是喬治亞州第一位黑人參議員,他表示:「我常說,投票像是一種禱告,希望出現我們渴望自己和孩子所見到的世界。喬治亞州鄉親,你們一直用你們的嘴和腿、你們的手及腳、你們的腦和心禱告。你們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如今我們在這裡站在一起。」

2022/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與通膨加劇能源危機,但本土經濟長年積病也讓英國政府難以徹底「甩鍋」

長遠來看,俄烏戰爭雖帶來挑戰,卻也提供英國發展能源安全及產業和技術提升重要契機。與其大撒幣補貼民眾的能源帳單、電費凍漲、為是否徵收能源業者暴利稅吵翻天,藉此機會強化國家的能源自主與供應鏈安全,順勢振興國內經濟,或許才是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