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發表文章數:2868

個人簡介

中央通訊社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秉持「正確、領先、客觀、翔實」的基本原則,中央社專業新聞團隊每天以中、英、日、西文即時對外發出上千則新聞、照片、圖表、影音與資訊,是台灣唯一多語文新聞媒體,服務對象從媒體客戶擴大為閱聽大眾;從台灣民眾延伸至全球華僑與讀者,充分扮演「華人之眼,世界之窗」。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2/08/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馬克宏出訪阿爾及利亞修補歷史裂痕,政治和能源需求是背後關鍵

法國總統馬克宏大陣仗訪團今天抵達阿爾及利亞,受到熱烈歡迎。阿國對馬克宏來訪持正面態度,認為馬克宏在連任後旋即到訪的選擇,不僅「認可阿爾及利亞在該區的關鍵角色」,也是「阿爾及利亞外交在國際舞台上的強勢回歸」。當地媒體也指出,訪問展示了法國開啟雙方對等與利益平衡新關係的意願。

2022/08/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緬甸軍政府逮捕英國前駐緬大使,傳被控犯下移民相關罪行

根據外媒報導,目前擔任緬甸企業責任中心(MCRB)主任的鮑曼(英國前駐緬大使)和曾是緬甸政治犯的藝術家丈夫登林24日遭到羈押。消息人士稱鮑曼和登林被控犯下移民相關罪行。

2022/08/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吸引台灣旅客理由?調查:美食是最大誘因

55.3%受訪台灣旅客有意願在解封後前往香港旅遊,選擇香港5大理由分別為價格考量、旅遊時間、距離短、在地美食、遊樂園。

2022/08/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越戰傳奇攝影記者裴基辭世享壽78歲,據傳為電影《現代啟示錄》角色靈感來源

好友陶德(Mark Dodd)形容裴基是一名熱中於「人道的學生」,「這成為他一項深遠的計畫」。「這幾乎成為他一生的追求,最後向那些所有失去生命的記者致敬。」

2022/08/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相岸田強調「核能不可或缺」料將引發朝野論戰,專家:日本核能政策與2050碳中和目標相矛盾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NRI)高級經濟學家木內登英表示,有關改變核能政策的方針,雖然可能會造成民眾意見分歧,但日本政府仍必須做出抉擇,看是要修正核能政策來與2050年碳中和目標進行整合,還是要維持現行核能政策,撤回過去宣示的2050年碳中和目標。

2022/08/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義大利總理德拉吉兩度公開關切台海局勢,下任總理熱門人選表態不參與中國「一帶一路」

2019年,義大利成為接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歐洲國家,當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訪義期間與時任總理孔蒂簽署協議,然而協議內容迄今卻幾乎沒有成效。總理熱門人選梅洛尼因此表示,她並不指望持續計畫。

2022/08/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紐約時報》分析中國如何「全面封鎖」切斷台灣對外聯繫,《華爾街日報》:台灣對抗中國資訊戰成效受歐美關注

紐時報導指出,即使本月的大規模軍演已落幕,解放軍仍持續增加在台海的活動。近日中國軍機屢次逾越台灣海峽中線,此舉顯示,中國在台灣附近的軍事活動已成為「新常態」。日益頻繁的近距離演習也會增加台灣可能變得麻木、並遭到突襲的風險。

2022/08/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柬埔寨官員稱偵破案件未見台灣受害者,5000人入境未返台不代表遭販運

面對部分台灣媒體指出有逾5000名台灣人被拐賣至柬埔寨,柬埔寨國家反人口販運委員會副主席朱文英宣稱,在過去的打擊人口販運行動中,未發現台灣受害者,她說那些來到柬埔寨但沒有回台的人不一定是人口販運的被害人,也不能確定是在柬埔寨遭到人口販運。

2022/08/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駐港領事:若香港與中國一模一樣,將沒必要存在

韓國駐香港總領事白龍天說,若香港變得與中國一樣沒存在必要,並說香港務必繼續深化有別於中國,而且是開放又獨特的經貿轉運中心地位,如此香港才能維持深獲各國青睞的國際吸引力。

2022/08/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小小頂級廚師》冠軍朱如茵與偶像江振誠切磋廚藝,10/30起虎航機上能吃到得名料理

江振誠以台灣經典料理紅燒牛肉麵為主題,和朱如茵一起在餐廳切磋廚藝。台灣虎航則與朱如茵合作,推出「Liya特製蜜汁腿排佐米粉」和「Liya特製甜酸蝦佐核桃鳳梨炒飯」的全新機上餐,10月30日起出發的航班皆可選購。

2022/08/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清大研究助半導體產業突破摩爾定律極限,登《自然奈米科技》7月封面

劉昌樺解釋,新型凡德瓦爾異質結構可以克服三維材料的限制,讓電子操控技術更精進,可應用在厚度僅3顆原子的二維材料上,提升半導體製程技術,也就是說,未來若能應用到產業,可望將半導體製程再往摩爾定律極限推進。

2022/08/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CNN:俄軍侵烏滿半年結果未如預期,「普亭主義」仍屹立不搖

CNN指出,現況不僅慘淡,並顯示普亭有意長期作戰,他可能指望未來6個月歐洲人將面臨更高的能源價格,可能讓各國政府承受更多壓力,繼而促使烏克蘭提出和平協議。冬日將至,但烏克蘭人可是在為民族生存而奮鬥。

2022/08/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走過福島陰霾擬新建核電廠,俄烏戰爭的能源危機使民意出現轉向

日本讀賣新聞社與早稻田大學先端社會科學研究所進行的民調顯示,贊成重啟符合標準的核電廠者占58%、反對者占39%。同樣的問題,2017年以後共進行5次民調,這次是首度贊成者多於反對者。

2022/08/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韓建交30週年:專家示警經濟結構危機,「大規模貿易順差時代正在結束」

韓國企業過去靠著在中國設廠,降低組裝加工的人工成本,並能直接供應廣大中國市場,但隨著便宜人力紅利消失、中國製造業崛起,韓國中間材對中出口額開始降低,終端消費性產品市占率也大不如前。

2022/08/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新加坡再鬆綁入境限制與室內口罩令,計畫年底為嬰幼兒接種疫苗

新加坡跨部會抗疫工作小組宣布自29日起,未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的旅客入境後不須強制隔離,以及鬆綁室內強制戴口罩規定,只有在醫療場所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才強制戴口罩。此外,新加坡也規劃在第四季為6個月至5歲的嬰幼兒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