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發表文章數:3734

個人簡介

中央通訊社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秉持「正確、領先、客觀、翔實」的基本原則,中央社專業新聞團隊每天以中、英、日、西文即時對外發出上千則新聞、照片、圖表、影音與資訊,是台灣唯一多語文新聞媒體,服務對象從媒體客戶擴大為閱聽大眾;從台灣民眾延伸至全球華僑與讀者,充分扮演「華人之眼,世界之窗」。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2/12/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憂印尼新刑法嚇跑觀光客,峇里島省長保證不查訪客與居民婚姻狀況

對於印尼國會上週通過極具爭議的「刑法修正案」(KUHP),未來婚外性行為及未婚同居都可被定罪,印尼峇里島省長瓦揚表示這新法只有在父母、配偶或子女提告後才會起訴。瓦揚強調,峇里島政府將確保「在酒店、別墅、公寓、招待所、寄宿和水療中心等任何旅遊住宿地點辦理入住手續時,都不會被查驗婚姻狀況」。

2022/12/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蘋果大樓違租契,黎智英欺詐罪成再被判囚5年9個月

74歲的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被控違反蘋果大樓租用契約,被裁定欺詐罪,香港高等法院判黎智英監禁5年9個月,黎智英另被判處罰款港幣200萬。

2022/12/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烏軍彈襲俄羅斯佔領區,若光復南方重鎮梅利托波爾「將直通克里米亞」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顧問阿列斯托維奇(Oleksiy Arestovych)表示,梅利托波爾(Melitopol)是工業與運輸中心,也是南方防衛的關鍵。阿列斯托維奇在社群媒體接受視訊訪問時表示:「連接赫爾松(Kherson)東部一路到馬里烏波爾(Mariupol)附近俄國邊界的後勤補給,都是經由這裡。」

2022/12/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交通部擬放寬遊艇攬客限制、力推環島航線,業者不只服務富豪也幫小資族圓遊艇夢

亞果遊艇董事長侯佑霖認為,當台灣有足夠符合國際標準的遊艇泊位時,不但有助台灣的觀光邁向多元,以台灣優越的地理條件也會吸引很多國外遊艇到台灣停泊、補給,尤其鄰近台灣的香港、日本、韓國的遊艇業都很成熟,台灣又位在東北亞與東南亞的中心,他相信上千艘國際的帆船或遊艇在台灣海峽穿梭航行絕對不是夢。

2022/12/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睽違八年再度舉辦「美非峰會」,拜登意在抗衡中俄在非洲的影響力

美國前總統川普上台後,毫不掩藏他對非洲國家毫無興趣。自從擊敗川普後,拜登支持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員納入非洲國家。此外,幕僚表示,拜登也將在華府舉行的峰會上呼籲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正式加入20國集團(G20)。

2022/12/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2卡達世界盃】摩洛哥積極延攬海外好手締造佳績,阿拉伯世界普天同慶,4強賽將與法國進行「矛盾之爭」

摩洛哥人是歐洲最大的移民人口之一,估計約有500萬人,與母國關係密切。政府機構海外摩洛哥社區理事會(Council of the Moroccan Community Abroad)一項研究得出結論,歐洲18至35歲的摩洛哥人中,61%每年都會走訪摩洛哥。在比利時、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和西班牙等國家尋找符合條件的球員,現在已是一項有組織的工作。

2022/12/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民法修正逾百年「嫡出推定」制度:女性離婚起算300天內生的孩子,不再被視為前夫之子

修正前的日本民法規定,女性在婚姻期間懷孕的孩子為丈夫的孩子。如果夫妻離婚,女方在離婚後起算300天內生的孩子,被推定為前夫之子;而從結婚或再婚起算200天後生的孩子,被推定為現在這任丈夫的孩子。

2022/12/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外交政策》:中國擋台灣鳳梨,紐約柑仔店販售台式果乾越洋挺農民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10日刊登標題為「在中國與台灣的食品戰前線:一家布魯克林新創企業反擊北京施壓」的文章,介紹鄭衍莉(Lisa Cheng Smith)與林思妤(Lillian Lin)在美國銷售台灣食品、宣傳台灣的故事。「雲海嚴選」的使命不只是介紹台灣食材給更多人知道,還要把曝光度轉化成有關台灣認同與自決的政治意識。

2022/12/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網友批防疫「斷崖式擺爛」,專家提3建議防疫情再爆發,港媒呼籲健康碼應退場

中國放棄「清零政策」後,香港媒體認為,應該取消健康碼、行程碼等監控管理工具,分析就指出,健康碼確實有防疫效果,但卻可能成為政府的維穩工具,且有個資外洩的疑慮。此外,對於防疫政策的轉向,病毒專家也提出三項應對措施,以防止疫情海嘯式爆發。

2022/12/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柯文哲連任民眾黨主席:健全內部組織,擴大第三勢力,備戰2024面臨藍綠夾擊

柯文哲日前當選連任民眾黨黨主席,許多黨員認為柯文哲將承擔2024年總統大選的重擔,而藍綠政治人士也認為,民眾黨恐面臨藍綠夾擊,如何加強與社會的連結會是一大重點。柯文哲昨日晚間也坦言,健全內部組織與加強人才培訓將會是他接任黨主席後的首要任務。

2022/12/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2卡達世界盃】英格蘭隊史進球王凱恩罰失12碼,法國挺進4強

卡達世界盃足球8強賽──英格蘭對上法國──於巴伊特體育場開戰,曹亞文尼以「世界波」遠射打破僵局,隨後英國展開激烈猛攻,英格蘭進球王凱恩透過12碼罰球追平比分,不過凱恩的第二次12碼罰球卻慘遭滑鐵盧,踢出一記沖天炮,最終由法國以2:1取得四強賽門票。

2022/12/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國會罕見火速通過新法,首度明文禁止「假借通靈煽動捐款」等6種行為

這是日本首度以法律規範宗教法人等團體不當勸誘捐款,新法正式名稱為「關於防止法人等不當勸誘捐款等法律案」,明文禁止6種令人感到為難的行為,包括法人團體等在勸人捐款時,假借「通靈」煽動捐款人心生不安,告知如果想避免自己及家人發生負面影響就必須捐款等。

2022/12/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巨木地圖」5年找到941棵全球名列前茅,「桃山神木」實測79.1公尺全台最高

多數區域因砍伐與氣候變遷逐漸消失,國際期刊與雜誌警告巨木將在未來數十年內絕跡。台灣巨木生長區域得天獨厚,因交通難以到達,伐採不易,至今保有大面積巨木森林。根據資料顯示,台灣超過65公尺以上巨木有941棵,其中位於雪霸公園山谷的台灣杉巨木「桃山神木」,樹高79.1公尺,是目前實體測量台灣最高的樹。

2022/12/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世界街舞大賽」台灣隊秀國旗中國憤而退賽,領隊還原過程:「我態度很硬」

亨泰舞團領隊徐立剛在臉書寫下整起事件經過,他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台灣自2004年起參加這項大賽,每年都有揮舞國旗,以往中國隊都沒意見,他不理解為何唯獨今年會碰上這種狀況,因此當初在溝通時,「我的態度很硬」。

2022/12/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2九合一選舉】嘉義市長候選人政見發表:李俊俋提「三心二箭」,黃敏惠以十大旗艦計畫爭取連任

嘉義市長候選人電視公辦政見會上午在世新有線電視台登場,政見發表分2輪,每人每一輪12分鐘。民進黨候選人李俊俋以社福、交通藍圖發展嘉義;爭取連任的國民黨黃敏惠提出十大旗艦計畫,為下個世代打造更幸福生活。

2022/12/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警告:俄羅斯正與伊朗發展「全面防禦夥伴關係」,考慮於俄境內建致命無人機聯合生產線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告訴記者,俄羅斯「提供伊朗前所未有等級的軍事和技術支援,這讓他們的關係轉為全面國防夥伴關係。」柯比表示:「我們也見到報告指出莫斯科和德黑蘭正考慮,在俄羅斯建立致命無人機的聯合生產線。我們敦促伊朗改變主意,不要這麼做。」

2022/12/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大鬆綁部分地區陽性不須通報,官方新增病例下降,卻傳診所因病人太多缺藥停診

雖然官方通報的每天新增病例持續下降,但微博廣傳發燒症狀等病人擠滿診所及醫院的影音及相片。通川區另一位診所醫生表示,從幾天前開始,發燒、咳嗽類病人逐漸增加,「平時每天就30、40人,現在每天70、80人,有時能達到上百人」,是平日的3倍。

2022/12/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英義三國二戰以來首度合作研發新戰機,力拚2035年前服役

日本、英國與義大利準備把各自的下一代戰機計畫合併,整合成一開創性的歐亞夥伴關係;這更是日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度與美國以外的國家展開大型國防工業合作。法國、德國和西班牙企業數天前才剛確定新一代戰機的計畫進入下一階段,預期2040年開始服役。德法西與英義日形同打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