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發表文章數:3617

個人簡介

中央通訊社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秉持「正確、領先、客觀、翔實」的基本原則,中央社專業新聞團隊每天以中、英、日、西文即時對外發出上千則新聞、照片、圖表、影音與資訊,是台灣唯一多語文新聞媒體,服務對象從媒體客戶擴大為閱聽大眾;從台灣民眾延伸至全球華僑與讀者,充分扮演「華人之眼,世界之窗」。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2/11/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台灣崇尚菁英教育,選戰聚焦「論文」成特殊現象

報導開頭點出「在本星期六的選舉當中,某些候選人最棘手的挑戰不是來自對中國的立場,而是來自圖書館的書架。」部分觀點認為,挖掘學術上的違規行為在選戰中有效果,因為是台灣是一個深深崇尚菁英教育的民主國家,這一點從競選廣告看得出來,政治人物經常把學歷掛在看板上。

2022/11/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過度防疫阻救災烏魯木齊大火10死,官方卸責刪文引眾怒人民上街抗爭

直到今天上午,烏魯木齊這場火災仍是中國網路的熱議話題,但中國網管部門24日晚間起也啟動了維穩模式,強力刪除相關話題的圖文及短片,甚至連烏魯木齊市政府25日晚間召開的記者會影片也被刪除,但網友仍以各種方式接力轉發。

2022/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高虹安出示辛辛那提大學論文審查回函,稱「無版權不當行為」,資策會將提確認專利權歸屬訴訟

高虹安表示,她收到校方的正式函文,代表在學術倫理的專業上,美國的大學也認證她的博士論文沒有任何研究不當。資策會則表示,尚未收到辛辛那提大學的相關回應。

2022/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港幣美元脫鈎?香港金管局:無意改變聯匯制度

針對有國際基金經理聲稱港幣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可能會被打破,香港金融管理局重申,不需要也無意改變聯匯制度。

2022/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土耳其空襲敘利亞庫德族,美國防部指危及多年打擊伊斯蘭國進展

近年來,土耳其對敘利亞北部庫德族民兵組織人民保衛軍(YPG)和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發動數次重大軍事行動。伊斯坦堡爆炸案後,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更不顧國際壓力,揚言動用「戰車和軍人」對敘利亞發起地面行動。

2022/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九合一選前之夜藍綠白北市拚場,串連六都號召縣市響應

選前之夜國民黨以台北市的「奮戰勝選之夜」為主軸,進行六都電視合體大造勢、營造大團結氣氛;民進黨除中彰投3地晚會,重點鎖定桃園市、新北市與台北市,號召支持者投票衝刺選情熱度;台灣民眾黨除新竹市晚會,也將參與無黨籍北市候選人黃珊珊選前之夜。

2022/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世足賽首戰吞敗別絕望,歷史數據顯示仍有奪冠機會

美國運動新聞網站《運動員》(The Athletic)報導, 球隊若在世界盃小組賽輸了一場就代表遭到淘汰嗎? 事實並非如此。儘管如此,輸掉小組賽首戰後要晉級16強賽確實變得困難許多,因為小組賽剩下的其餘兩場比賽,最多只能贏得6分積分。

2022/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羅斯狂轟烏克蘭能源設施,數百萬人寒冬斷水電供暖,美國再增援4億美元並供發電機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3日透過視訊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表示:「光是今天一天,我們就遭受70枚飛彈攻擊,這就是俄式恐攻,這次全都針對我們的能源基礎設施……醫院、學校、交通運輸、住宅區都遭殃。」他強調,當地氣溫低於攝氏0度,數百萬人沒電、沒暖氣也沒水,「這已明顯觸犯違反人道罪」。

2022/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物價飛漲傷荷包,感恩節消費旺季買氣能否延續到耶誕節,備受矚目

根據NRF上週公布的調查結果,全美估計1億6630萬人打算在感恩節到網購星期一(Cyber Monday)5天期間購物,比去年同期多近800萬人,是2017年NRF開始追蹤這項數據以來最高估計值。無論如何,美國零售業仍看好明天到來的感恩節及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網購星期一串連的購物「派對」。

2022/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鄭州富士康新進勞工抗爭平息後再現離職返鄉潮,鴻海對招募疏失表歉意

鄭州富士康10月底因疫情爆發大批員工離職返鄉潮後,祭出月入逾1萬元的高薪招募時薪工,原本10萬名額即將達標,卻因為出現補貼政策說明的技術錯誤引發誤解,加上食宿、防疫安排不周,造成新進勞工群起抗爭。鄭州富士康如今再現龐大離職返鄉潮,外界憂心恐嚴重衝擊產能,iPhone 14 Pro系列手機全球缺貨難解。

2022/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高峰會主席12/1赴北京會習近平破冰,官員透露台灣為重點議題

米歇爾因4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預錄致詞中,批評了俄國侵略烏克蘭並提及歐盟應降低對中依賴,被中方無預警取消致詞,加上歐洲政壇原本預期米歇爾將在G20與習近平會談,後來也沒發生,反而出現習近平跳過他這位歐盟名義上的共同代表,也不理會同樣出席G20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卻「各個擊破」歐盟國家領導人。

2022/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優化防疫20條」煞不住疫情,日增逾3萬例防控升級,中國網友「十問」質疑當局防疫不力

香港浸會大學教授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日前表示,中國民眾對20條產生擔憂,是因為二、三線城市缺乏醫院,全國醫院更缺乏加護病房,加上社會免疫屏障低及國產疫苗效力不高。加上疫情正升溫及上述的宣傳影響,才會產生這種心理。但事實上,Omicron已經不像官方先前宣傳的那樣了。

2022/11/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經濟部長王美花(下):台版晶片法案減稅、龍科3期推進1奈米,鞏固半導體領先地位

王美花表示,政府為台積電將來製程推進至1奈米時的擴廠需求,早已討論好一陣子,因台積電大本營在竹科,且新竹到桃園有地緣方便性,可讓兩邊供應鏈廠商能就近相互支援,所以才宣布擴編龍科3期。她透露,桃園市長鄭文燦當年就任時,就已先設想到未來若有半導體廠要的桃園擴廠,該如何就土地、水、電做好準備。

2022/11/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面臨鐵路工會大罷工危機,拜登親自參與協商避免政治聲勢重挫

重大勞資糾紛的風險實際上已經存在好幾個月,白宮9月就曾驚險阻止罷工發生。拜登9月15日沾沾自喜地歡迎工會領袖至橢圓形辦公室,慶祝雙方歷經數小時激烈談判達成臨時性協議,但現在看來拜登當時是太早慶祝了。那項臨時協議需要12個工會成員批准,但有4個工會團體表示不支持。

2022/11/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經濟部長王美花(上):半導體在地化也是全球化,台灣三大優勢他國難複製

對於國際擔憂台海危機,是否影響外資投資意願,王美花不諱言說,這的確會是風險公司的考量因素之一。但她表示,美國非常清楚,台灣如果受到攻擊或封鎖,全世界受到的災難,會比俄烏戰爭嚴重很多。北韓頻頻發射飛彈,韓國也有風險;中國若封鎖台灣,對自己的海運、空運及陸運也會有影響,「大家都有風險,應該管控風險」。

2022/11/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羅斯空襲造成烏克蘭、摩爾多瓦大停電,澤倫斯基:把冬季嚴寒變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影片中說:「克里姆林宮想把今年冬季的嚴寒轉變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由於烏克蘭電網在俄羅斯連番空襲下嚴重受損,數以百萬計烏國人民的性命處於危險之中。

2022/11/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成千上萬移工離家赴卡達追夢:有人喪命、背債、受傷失明,少數成功衣錦還鄉

波灣國家卡達正因外籍勞工死亡、受傷、領不到工資等問題而飽受批評。以下是《法新社》在2022卡達世界盃開踢之前,訪問到幾名印度、孟加拉等移工的親身經歷。

2022/11/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避免違反國際制裁令,美媒:台灣宏正科技停止伊朗業務

《國會山莊報》取得宏正自動科技回覆「聯合反對核子伊朗」的信函。宏正自動科技表示,正在進行內部調查,以確定該產品是如何以及為何被用於伊朗軍事使用,會立即停止接受來自伊朗的訂單以及對伊朗的出口,以展現對此議題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