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發表文章數:2856

個人簡介

中央通訊社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秉持「正確、領先、客觀、翔實」的基本原則,中央社專業新聞團隊每天以中、英、日、西文即時對外發出上千則新聞、照片、圖表、影音與資訊,是台灣唯一多語文新聞媒體,服務對象從媒體客戶擴大為閱聽大眾;從台灣民眾延伸至全球華僑與讀者,充分扮演「華人之眼,世界之窗」。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2/08/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裴洛西訪台延燒法國內政,激進左派梅朗雄「挺中」遭自家人砲轟

NUPES聯盟一員歐洲議員格魯克斯曼公開批評:「梅朗雄從一個以集中營迫害上百萬人的政權中獲得祝賀與感謝,還不會難為情,此事非同小可」,並指出,「這個左派根深柢固的反美主義讓他們支持暴君,壓迫對抗他們的人民。」

2022/08/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共新劃設「第7演習區」8日持續進行,專家評:從火力突擊、聯合封鎖到登島作戰,4天軍演環環相扣

共軍此次軍演是否已於7日結束,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昨天向《中央社》記者表示,中共新劃設「第7演習區」將於8日持續進行,可合理評估應為最後一波軍演;由於劃設區在台灣東部的菲律賓海,研判很有可能是進行彈道飛彈的試射。

2022/08/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宏都拉斯大使:台宏邦誼穩固實現對美承諾,盼接手尼加拉瓜斷交後的牛肉、砂糖等市場

布羅德明確表達宏國新政府對於與中華民國邦交的立場,意義十分重大。卡蕬楚去年11月29日總統大選前發表政見時,曾提到可能轉與中國建交,雖然她當選後重新表態將與台灣維持邦交,但台宏關係仍不時被形容為處在危機當中。

2022/08/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以巴空襲3天至少43死,埃及介入達成停火協議,本次衝突來龍去脈一次看

以色列部隊在約旦河西岸(West Bank)逮捕一名伊斯蘭聖戰組織的指揮官,該組織揚言報復後,緊張氣氛在本週升溫。5日以色列「先發制人」空襲加薩,維安部隊並持續對加薩境外的伊斯蘭聖戰組織領導階層施壓,6日晚間又在約旦河西岸逮捕20人。

2022/08/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持續強力箝制中國科技產業,專家分析:中國半導體研發力道不減反增、中芯恐轉入地下化

美國持續加深對中國的科技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中長期發展將面臨重重阻礙。專家認為中芯短期營運或許會受到影響,不過研發速度非但不會減緩,反而還會更增強力道;為了不讓美國抓到更多把柄,掩護不見容於市場的做法,恐轉入「地下化」。

2022/08/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海局勢升溫促美日台組「半導體鐵三角」,韓國左右為難、歐盟動向待觀察

專家預測台海局勢緊張可能牽動地緣政治出現新變化,美國應該會加大對中國的管制力道,美、日、台合作關係將更加緊密;歐盟應會與中國保持更大的距離,不過未來與台灣的關係發展是值得關注的重點,台灣應多互動、溝通。

2022/08/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全台第一槍!台北市飲料店12月起禁用一次性塑膠飲料杯

環保署日前已核定台北市提報的計畫,台北市飲料店將於12月1日起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飲料杯,但後續如何實施、怎麼實施就視台北市環保局如何規劃。

2022/08/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港兩地難通關,3成港人指封關導致失業

主導這次研究的嶺大副校長莫家豪說,調查結果反映出,香港與大陸實施的出入境檢疫隔離措施已影響到市民的生計及生活模式。

2022/08/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教練就是最勵志典範!郭昇瀕臨癱瘓仍立足場邊,助台灣女子拔河達成世運會5連霸

看著教練從病床和輪椅,一步一步走回原來的位置,田嘉蓉表示,「教練的故事激勵了我們,我們這麼健康,更不應該逃避面對挑戰。」並強調,當郭昇站在場邊,彷彿就有一股無形的力量。

2022/08/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海局勢緊張東協示警,王毅出席會議晚宴數分鐘突離場

王毅與布林肯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彼此拒絕會面,原定與林芳正會晤的行程也取消,因為中國不滿日本同七大工業國集團(G7)發布聲明,呼籲和平解決台海緊張情勢。

2022/08/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科學家成功恢復死豬細胞與器官,改寫死亡定義為「可逆轉的生物過程」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葛羅斯曼醫學院(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的帕尼亞(Sam Parnia)說,這是「一項真正了不起且意義非凡的研究」。他說,這顯示死亡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一個「在發生數小時後仍可治療、仍可逆轉的生物過程」。

2022/08/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駐法大使稱統一後要「再教育」台灣人,震驚歐美各界,維吾爾團體痛批這就是新疆集中營的證據

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法國總部主席韓石(Pierre Haski)指出中國與民主國家意識形態上的差異,「(盧沙野)的法文很好,但我想他沒有掌握『再教育』這個詞對西方觀眾的衝擊:這非常凶惡,是毀滅性的陳述」。

2022/08/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一中政策」50週年:愈來愈難維持模糊框架,3個保障如今面臨風險,也將帶來更多摩擦

數十年來,大家在互相保留模糊空間的一中框架下相安無事,但中共對一中「說的比做的多」,意指對外強勢宣傳自己的一中定義;而美國則是「做的比說的多」,也就是強化台灣關係,這個對比如今帶來了後果。

2022/08/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外媒與智庫分析:美軍如何應對中共軍演,複雜性高於1996台海危機

《外交事務》期刊一篇專文指出過去發生危機時,與美方維持建設性關係對中方而言仍高於一切。1996台海危機、1999年中國駐貝爾格勒大使館遭美軍誤炸、2001年南海軍機擦撞等,中方最終都在找緩和局勢的方法,然而現隨美中關係冰封,北京可能覺得已無情面可留。

2022/08/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大麻合法化缺法令配套引社會亂象,泰國副總理強調大麻有助促進經濟不喊停

推動大麻合法化政策最重要的人物是出身泰自豪黨的副總理阿努廷。儘管政策上路後引發混亂,但阿努廷強調這項政策不會暫停,因大麻有助於促進泰國的經濟,並表示預計8月底提出規範大麻相關法律草案,接著就會送到國會審查。

2022/08/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通膨、熱浪、能源危機,歐洲各國岀招拚節能:德國公設不提供熱水澡、比利時高速公路關燈、法國開冷氣不關門要罰錢

雖然發動全民日常生活節電的成效不乏唱衰者,但各國都不小看聚沙成塔的力量,尤其日本在311核電廠事故大斷電後,全民做到大量節能的成果,更成為歐洲支持者常引用的例子。

2022/08/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裴洛西訪台】美參院共和黨領袖等26人發聲明力挺,學者分析中共武嚇台美「坐實中國威脅論」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表示,他不認為中共會在裴洛西訪台時有過激軍事行動,不過中國必須要對裴洛西訪台一事,透過軍事演習或其他手段有所反應,除了對美國表態外,也要對內交代藉此宣洩內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