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發表文章數:3734

個人簡介

中央通訊社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秉持「正確、領先、客觀、翔實」的基本原則,中央社專業新聞團隊每天以中、英、日、西文即時對外發出上千則新聞、照片、圖表、影音與資訊,是台灣唯一多語文新聞媒體,服務對象從媒體客戶擴大為閱聽大眾;從台灣民眾延伸至全球華僑與讀者,充分扮演「華人之眼,世界之窗」。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2/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因殖民史挺荷蘭隊,印尼有球迷為把房子改裝成「荷蘭總部」

印尼媒體報導,摩鹿加省有球迷為了慶祝荷蘭隊打進世界盃,把房子改裝成「荷蘭總部」,外牆漆上荷蘭國旗與國徽。球迷雅尼(Yanny Van Holl)向印尼論壇網(Trubun)表示,裝飾家裡是為了迎接2022卡達世界盃的到來。

2022/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反制「一帶一路」,歐盟「全球門戶」計畫滿週年,專家:難以伸入中國後院,應慎防巴爾幹半島

歐洲智庫布魯塞爾經濟暨全球研究所(Bruegel)資深研究員艾西亞(Alicia Garcia-Herrero)表示,現在是歐美與「一帶一路」競爭的好時機,因為中國在疫情下已喊停許多相關計畫,加上內部經濟窘迫,資金需要留在國內,因此在海外灑錢的能量大減。艾西亞表示,巴爾幹半島才是歐盟全球門戶計畫的關鍵地區,歐盟應該把力氣放在這裡。

2022/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阿根廷全民瘋世足:學校主動通知早退看比賽,球迷合租獨棟透天厝打造「世足之家」

這群合租「世足之家」的年輕人大多為遠距上班的工作者,他們不僅享受一起生活,一同觀看足球的樂趣,更擁有完善的管理系統,策劃人樂福以經濟部、糧食部、飲料部、清潔部、代表隊部和娛樂部等6大部門,分配世足之家所需資源及財務,並將每天在「世足之家」的生活放在社群網站與外界分享。

2022/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烏克蘭40%電網受損,各地人民陷寒冷黑暗,歐盟外交首長:烏戰後重建需由俄羅斯埋單

在俄軍一週前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發動最新一波攻擊後,烏克蘭仍有將近半數電網受損。這些攻擊使得數百萬人電力供應中斷。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今日表示,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真的想結束烏克蘭戰爭,他會願意進行俄烏開戰後與普亭的第一次對話。

2022/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國「能源大國」招牌蒙塵:巴黎鐵塔限電提早熄燈,政府下令為冬季斷電做準備,學校難逃關閉引眾怒

法國如今處在核電發展的十字路口,輿論對核能意見分歧。瑞納爾表示,許多民眾支持核電,因儘管核廢料仍危險,卻不像化石燃料對環境有立即破壞,加上歐洲沒有地震與颱風等天然災害,且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產鈾,都是優勢。「接受核電成本相對較低,也能帶來較低電價」。

2022/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封控將放寬?北京、廣州已有個案改採居家隔離,副總理孫春蘭、官媒皆改口「病毒沒那麼可怕」

中國多地爆發抗議過度防疫的「白紙運動」後,官媒一反過去報導方向,開始釋放COVID-19並不可怕的訊息。《人民日報》1日引述專家意見,表示COVID-19感染者「尚沒有證據表明有後遺症」。此外,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國家衛健委召開座談會,延續前一日談話論調,強調COVID-19病毒致病力在減弱。

2022/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19日將首度組團訪台,盼深化供應鏈安全與研發合作

有別於前天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討論與中國關係時的詞彙多是反對經濟脅迫、衝突增加、降低依賴,昨天談到台灣時則是關鍵夥伴、深化合作、理念相近等用詞。但主席朗吉也在開場白直言,2年前歐盟與中國談妥投資協定時,議會就開始討論是否也要與台灣洽簽,但至今台灣與歐盟的投資協議仍飄在空中。

2022/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印尼獨立後未曾踢進世界盃,當地球迷因350年殖民史挺荷蘭隊

印尼摩鹿加省(Maluku)有特別多荷蘭隊的球迷,這是因為有些荷蘭隊球員與摩鹿加省有歷史淵源,甚至有些人與摩鹿加人有血緣關係。據記載,1950年代,印尼摩鹿加省安汶(Ambon)島的居民建立「南摩鹿加共和國」,被印尼中央政府視為叛亂組織,在被印尼軍方鎮壓後,約有1萬2500名摩鹿加士兵及眷屬流亡荷蘭,數十年後逐漸融入荷蘭社會。

2022/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2卡達世界盃】日本爆冷勝西班牙晉級16強,德國止步小組賽;弗拉帕打破世界盃女主審天花板

卡達世界盃E組小組賽最後兩場賽事,日本以2比1爆冷擊敗西班牙,成功晉級16強,間接使德國連2屆世足止步小組賽。而在哥斯大黎加對德國這一役由法籍的弗拉帕(Stephanie Frappart)擔任主裁判,同為女性的貝克(Neuza Back)與狄亞士(Karen Diaz)為助理裁判,是男子世界盃史上首度執法裁判全為女性。

2022/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越南觀光簽證變貴又難辦,台灣與國際旅客赴越旅遊熱度難恢復疫情前水準

越南自今年3月15日起開放國際旅遊,並宣布所有簽證政策恢復至疫情前,但越南入境批文的費用高昂且代辦報價不一,多國際旅客也抱怨簽證政策也不如以往便利。台灣在2019年是越南第4大旅客來源國,當年台灣旅客赴越超過85萬人次,但如今入境越南的台灣旅客人次未見起色,航空業者也考慮縮減航班。

2022/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卡達世界盃湧入上百萬球迷觀光客,駱駝「載客量」暴增數倍累癱

駱駝曾是卡達的重要交通工具,在貿易路線探勘和發展上頗有貢獻。如今,牠們成了一種文化消遣,賽駱駝在當地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運動。一頭駱駝原本跑完5趟行程就可以休息,但世足賽開踢後,這些駱駝要連續跑15到20趟行程才得以休息,有時甚至要跑40趟。

2022/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蔣尚義現身「三三會」同框老同事劉德音,林伯豐提3大建議強化台灣半導體產業

新任鴻海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11月30日出席三三會活動,為到任新職後首度出席的公開活動,並與昔日在台積電的同事劉德音參與同場活動。媒體追問對新職位的看法與期待,蔣尚義僅表示,以前在台積電是從半導體製造端看應用端,如今到鴻海,則是反過來從應用端看半導體製造。

2022/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德國國會通過決議1930年代烏克蘭大饑荒是「種族滅絕」事件,蕭茲警告俄羅斯不應再把飢餓當武器

「烏克蘭大饑荒」(Holodomor)是1930年代時發生在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的大饑荒,造成400萬人死亡。這場饑荒在蘇聯時期是禁忌話題,直到1991年烏克蘭脫離蘇聯獨立,烏克蘭才開始面對這場悲劇,對大饑荒的回憶成了烏克蘭國家認同的重要部分。俄羅斯拒絕承認這場饑荒是對烏克蘭人的種族滅絕,日前佔領港都馬里烏波爾的俄軍還拆除烏克蘭大饑荒紀念碑。

2022/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在位期間與李登輝多次過招,江澤民過世「上海幫」式微,中國政壇唯有「習核心」

有中國地方官員總結江澤民的主政說:「國內評價比海外好,現在有不少懷念他的聲音」。許多中國年輕人形成崇拜江澤民的網路次文化,稱之為「膜蛤」文化,原本有惡搞取笑他戴上眼鏡後像蛤蟆之意,但分析指出,這種崇拜也隱含了對當前執政者的不滿。

2022/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零售商品通膨達7.4%創新高,歐元區11月通膨降溫為17個月來首見

儘管有跡象顯示價格調漲壓力將在2023年趨緩,英國耶誕節買氣預料將差強人意。為提升買氣,各家零售業者陸續採取多項民生必需品凍漲、提供經濟弱勢族群更多折扣、調升自家員工薪資、擴大優惠商品線等措施刺激買氣。

2022/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紐約時報》:清零民怨爆發「白紙運動」,悼念江澤民成為習近平新難題

上週末,上海、北京等中國大城爆發示威,大批民眾走上街頭反對嚴格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部分示威者抓住機會鼓吹民主改革、新聞自由、終結言論審查,甚至要求習近平與中共下台。如今江澤民逝世,令人聯想到1989年胡耀邦之死引發天安門學運。

2022/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金融時報》:中國威脅與日俱增,北約9月首度召開專門會議討論台灣關鍵地位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退將、前北約盟軍最高指揮官史塔伏瑞迪斯(James Stavridis)表示:「北約首度討論台灣地位及其民主政府,以及台灣在全球晶片生產方面的關鍵角色,這值得注意、具有特殊意義。」

2022/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12/1起戶外免戴口罩QA一次看:到外面用餐、等公車、搭乘雙鐵要戴嗎?

今日起全台取消戶外全程佩戴口罩,第2階段室內解除口罩規定時程受關注。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昨天說,以防疫立場分析,過年後開放最安全,避免難與其他冬季呼吸道疾病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