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發表文章數:3674

個人簡介

中央通訊社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秉持「正確、領先、客觀、翔實」的基本原則,中央社專業新聞團隊每天以中、英、日、西文即時對外發出上千則新聞、照片、圖表、影音與資訊,是台灣唯一多語文新聞媒體,服務對象從媒體客戶擴大為閱聽大眾;從台灣民眾延伸至全球華僑與讀者,充分扮演「華人之眼,世界之窗」。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2/07/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新社:台灣人受烏克蘭抗戰啟發,為中國侵略做準備投入城鎮戰訓練

中國總體兵力遠大於台灣。然而,烏克蘭的經驗,為如何讓這般巨大差距的影響力降低提供實務上的藍圖。俄烏戰爭活生生展現,爭奪城市控制權的戰鬥有多艱難,以及進攻部隊要付出的代價有多高。而台灣2300萬人口大多數居住在城鎮。

2022/07/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特有種、原住民傳統作物「油芒」耐旱耐鹽不怕淹水,被視為極端氣候下的「超級未來食物」

油芒是瀕臨絕跡的台灣特有植物,中研院8年前提出復育計畫已有小成。除了商品化能幫助原住民部落,也希望透過油芒抗旱耐鹽的特性,為世界上糧食缺乏的地區盡一分心力。

2022/07/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幼兒園同學都聽他指揮玩遊戲」,澤倫斯基傳記作者:他天生就有領導基因,普亭顯然低估了他的能耐

在國家存亡關頭,澤倫斯基為何還能保持鎮定?羅加興研究他的一生後發現,答案其實很簡單:「他總是對自己很誠實,承認自己有弱點,但也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

2022/07/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斯里蘭卡破產,多國拉警報:全球12億人身陷「完美風暴」,辛巴威通膨率逾130%、土耳其債臺高築

早已飽受貪腐、內戰、政變或其他災難蹂躪的國家發生了若干最嚴重危機。這些國家承受著不成比例的痛苦負擔,卻得過且過。以下是一些陷入極度困境或面臨最大風險的經濟體。

2022/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小馬可仕上任首項行政命令:廢總統肅貪委員會,精簡總統辦公室

總統肅貪委員會(PACC)由時任總統杜特蒂於2017年設立,職能為協助菲國總統調查審理「涉及所有總統任命人員貪汙受賄的行政案件」。未來肅貪委員會職能將改由總統府副法務長辦公室負責。

2022/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駐港總領事:香港自治遭破壞,金融中心地位動搖人才外流

史墨客指出,香港自治的侵蝕也會傷害中國長期利益。他奉勸北京,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若香港繼續往目前趨勢發展,其作為金融中心的優勢將持續被侵蝕。

2022/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COVID-19腦霧症狀解謎:美國研究發現「長新冠」可能原因,病毒感染引發免疫反應傷腦血管

這項發現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感染後,會產生持久的影響,包括頭痛、疲勞、味覺和嗅覺喪失、無法入睡以及「腦霧」(brain fog),或許有助於為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設計新的療法。

2022/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瑞典最重要政治活動「阿爾梅道週」,俄烏戰爭後首次出現台灣安全專題討論

阿爾梅道週(Almedalsveckan)是瑞典最重要的政治性大型活動,由瑞典前總理帕爾梅(Olof Palme)發起,從1968年起,每年夏天在哥特蘭島(Gotland)舉辦,是各大政黨、倡議團體、非營利組織、新聞媒體等從事政治相關工作的團體與個人不可錯過的重要活動。

2022/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以色列看守總理拉皮德的戲劇性人生:高中沒畢業的電視主持人,如何成為拉下納坦雅胡的關鍵人物?

當年拉皮德辭去主播和專欄職位,宣布從政時,沒有人訝異,但許多左傾或中間派人士和媒體同業不看好他,認為他是一個作秀者、主持人,沒有實質,從政只是他的過渡期。

2022/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網傳公開信指控,上千中國兒童打COVID-19滅活疫苗後罹患第一型糖尿病,需終身注射胰島素

《鳳凰網》6月初刊登美國藥理學博士張洪濤的文章,指中國每年新增約4800名青少年患第1型糖尿病,而中國已接種了33億劑次疫苗,大部分青少年在第1型糖尿病病發前很可能已經接種過疫苗。

2022/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澳門、香港稱台灣進口芒果驗出COVID-19病毒已銷毀,防檢局:檢驗方法不科學

農委會防檢局表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中也說明「2019冠狀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播,病毒不能在食物或食物包裝中繁殖。」更凸顯中國、香港、澳門對相關食品及外包裝檢測COVID-19病毒的做法,和科學依據相互矛盾。

2022/07/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旅美棒球好手張育成改披光芒戰袍,將成隊史首位大聯盟台灣野手

張育成5月26日遭克里夫蘭守護者隊指定讓渡,4天後經現金交易轉戰海盜,效力海盜僅一個月,6月30日再度遭指定讓渡。光芒此時出手網羅張育成,補強二壘空缺。

2022/07/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紐約時報》:拜登政府著眼國安與人權,擬採對俄制裁方式擴大對中國出口管制

美方官員說,他們的目標並非削弱中國經濟,而是要限縮中國取得有助軍事與科學發展的技術管道,這或許可避免武裝衝突爆發。但報導指出,中國是全球第2大經濟體,對中國施加貿易限制伴隨的風險將遠大於制裁俄羅斯的措施。

2022/07/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科學家用冷凍乾燥體細胞成功複製實驗鼠,未來有望保護物種免於滅絕

他們利用兩種老鼠細胞進行實驗,發現儘管冷凍乾燥技術會殺死細胞,並造成DNA嚴重損壞,但仍能複製出囊胚(blastocyst),之後發育為胚胎。

2022/07/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洲議會壓倒性批准2項科技監管法案:「數位市場法」嚴管科技巨頭、「數位服務法」審查網路非法內容

丹麥籍歐洲議會議員夏爾德莫斯(Christel Schaldemose)稱,數位世界的發展有點像西部電影,「過去沒有真正的遊戲規則,現在鎮裡有了新警長」。

2022/07/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土耳其官媒:發現6.94億噸稀土儲量僅次於中國,可滿足全球千年需求

中國掌握全球80%稀土元素供應,成為對抗西方國家及日本等國的戰略籌碼。為減少依賴中國稀土,並保護美國免受供應鏈中斷威脅,美國參議員今年1月提案,要求美國國防部建立稀土戰略儲備,並要求貿易代表署與商務部調查中國在稀土市場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2022/07/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當年的普立茲獎燒夷彈女孩完成皮膚治療,潘金福:「50年後,我是一位呼籲和平的倖存者」

黃幼公回憶道,「當時她在跑,我看到她的手臂著火,她的身體被嚴重燒傷」。潘金福說,「他照了我的照片後,看到我的燒傷如此嚴重,就放下了他的相機,趕緊把我送去最近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