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心(龔佑霖)

發表文章數:78

個人簡介

愛情心理作家,畢業於台大心理系、國北教大心理與諮商所。主要撰寫安全感相關領域的文章、電影的心理分析,以及其他社會現象的心理分析。粉專不定期會有有趣的影片與有深度的文章,請按讚追蹤~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1/11/07 | 貓心(龔佑霖)

被性侵後「放飛自我」到處約砲?深究她們的心理狀態,其實沒那麼簡單

在社會上,時常看到有些人被劈腿後就放飛自我,從原本的乖乖牌形象變成夜店咖,大家會說她是在報復前男/女友,但這種心態又是怎麼來的呢?作者從佛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論」來解釋。

2021/10/24 | 貓心(龔佑霖)

女性主義捍衛的不只是生理女性的權利,還有被父權壓迫的其他性別氣質

許多人把女性主義要對抗的目標搞錯了,以為父權=男性(你),但其實父權社會的內涵並不會只有在權力、資源的把持上呈現,而是整體社會對男性氣質的認同與文化觀念的桎梏,讓有別於傳統男性的其他性別氣質,都被壓得喘不過氣。

2021/10/09 | 貓心(龔佑霖)

【動畫】《暮蟬悲鳴時卒》:認知到彼此的差異,不代表羈絆就會從此消失

遠距離時常被視為感情與友情的殺手,但許多成天黏在一起的情侶更是吵得不可開交。作者透過沙都子與梨花的感情糾葛,來看一段感情走得長久的關鍵是甚麼?興趣、時間、距離又是怎麼影響著感情的存續。

2021/09/19 | 貓心(龔佑霖)

如何走出「失戀後遺症」,重新拾起找尋另一半的勇氣?

有些人在失戀之後會認為:再也不可能找到像他這樣的人了。這樣的想法會讓人困在失戀中走不出來。這種想法是怎麼來的?又要如何釐清、化解?

2021/09/18 | 貓心(龔佑霖)

【動畫】《暮蟬悲鳴時卒》:從沙都子對梨花的「病嬌」,談「邊緣性人格疾患」

在當前的精神疾病診斷中,並不存在病嬌這樣的診斷,但有一個稍微相似的診斷:「邊緣性人格疾患」。以下我將透過邊緣性人格疾患來解釋北條沙都子在《暮蟬悲鳴時卒》中偏激的行為,以及與邊緣性人格者共事的方式。

2021/08/29 | 貓心(龔佑霖)

媒體影響力足以殺死許多精神病患,如何斷開「思覺失調症」與「殺人案」的不當連結?

思覺失調症之所以讓許多人感到恐懼,原因是每當有殺人案出現,媒體無不大肆報導思覺失調與殺人案之間的連結。而這種過度連結會對思覺失調患者產生哪些影響?

2021/08/22 | 貓心(龔佑霖)

《火神的眼淚》:把自己逼得很緊的徐子伶,如何修復與母親之間的依附困境?

看完台劇《火神的眼淚》,徐子伶最讓我有感觸。她的家庭背景跟我很像,她是一個從媽媽身上感覺不到愛的人。並不是她媽媽不愛她,或是我的媽媽不愛我,但是她媽媽與我媽媽都不懂得如何把愛傳到子女心中。

2021/07/10 | 貓心(龔佑霖)

《寄生上流》:窮人的不安與自卑感,在金家與朴家的互動中展露無遺

當《寄生上流》裡的貧困子弟金基宇和千金朴多蕙祕密交往時,我不知道他的內心是怎麼想的。他在最後的派對裡問了朴多蕙「我真的適合這裡嗎?」那種窮人身在有錢人家的不安感,在此完全顯露了出來。

2021/06/27 | 貓心(龔佑霖)

《進擊的巨人》:該救活誰?從電車實驗與道德心理學,看兵長的道德抉擇

《進擊的巨人》的知名情節之一,正好重現了「電車難題」:人的性命是否可以用效益來做衡量?而在真實世界中,人們面對電車難題時,又會做出什麼樣的判斷?

2021/06/06 | 貓心(龔佑霖)

失靈的約會教戰守則:女生不要太主動?要讓自己感覺很難約?

所謂的把妹守則是否有助於關係發展?像是:「讓對方先打電話來,而不要先打過去」、「男方臨時約你,不要答應」。有研究發現,大部分守則都與關係維繫無關,有些甚至會弄巧成拙。為什麼呢?

2021/05/30 | 貓心(龔佑霖)

「不安全依附者」如何找回安全感?寫給焦慮與逃避傾向高的人

要如何提升安全感?本文將談三個部分,第一是找回安全感的可能性,第二是分辨哪些環境容易帶給你安全感,第三則是高焦慮與高逃避傾向者可以做些什麼。

2021/05/09 | 貓心(龔佑霖)

【動畫】《暮蟬悲鳴時》:關於犯人,我們是否能有另一種思考方式?

《暮蟬鳴泣時》作者曾提到,他創造的「雛見澤症候群」,其實是強迫犯人引發慘劇的「出身和環境」的代名詞,藉著理解這個病名,我們能夠從單單責難犯人本人,轉而把目光投向製造出犯人的環境。

2021/04/24 | 貓心(龔佑霖)

《暮蟬悲鳴時》:從「雛見澤症候群」探討思覺失調症與鐵路殺警案

想要了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心理世界,沒有什麼比《暮蟬悲鳴時》前兩季更能讓人深刻地感受到現實與幻覺的差異。你或許會懷疑:《暮蟬悲鳴時》是建立在一個有著濃厚「活祭」色彩的村莊中,活在現代的我們,有可能會變成那個樣子嗎?答案是可能的。

2021/04/11 | 貓心(龔佑霖)

讀《痴漢心理學》:並非性需求不滿足,「厭女思想」促成癡漢的成癮行為

越是嚴重的犯罪,其實內心越是無助,希望有人能夠救救他們。也因此,有些癡漢在被逮捕的時候,會說出「謝謝你」、「我終於解脫了」之類的話語。

2021/03/31 | 貓心(龔佑霖)

【動畫】《暮蟬悲鳴時 業》:國高中生該如何排解被老朋友拋棄、遺忘的痛苦?

《暮蟬鳴泣時 業》的沙都子,雖然對朋友梨花做出了一系列殘忍的報復行為,但我可以深深感覺到她的恨意背後,其實帶著強烈的悲傷與痛苦。當一個國高中生面對同樣處境時,到底該怎麼做呢?我認為有三個重要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