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 貓心(龔佑霖) 嘴巴說一套,內心另一套:偏見與歧視背後的「內隱社會認知」 為何努力倡議性別平權的台灣社會,對於女性的偏見還是不少呢?這是因為社會偏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心理學家便使用「內隱社會認知」來解釋社會偏見。 武漢肺炎 紐西蘭機師 More... 確診 案765 案771 廣達集團女員工 歧視 仇女 心理學 偏見 內隱社會認知 責怪受害者 2021/03/23 | 貓心(龔佑霖) 從消費心理學看「鮭魚之亂」:時間限制、定錨效應與IKEA效應,讓改名者樂在其中 在一些人眼裡,改名成「鮭魚」或許很荒謬,但如果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其實這種現象是有跡可循的,以下分析幾個相關的心理機制: 心理學 鮭魚 More... 鮭魚改名潮 改名 認知失調 理性 從眾效應 定錨效應 IKEA效應 消費心理學 壽司郎 促銷 2022/01/22 | 貓心(龔佑霖) 談戀愛之前,要先把自己照顧好?「依附理論」告訴你,被照顧沒什麼不對 這篇文章是要跟你/妳說,盛夏陽光下必有陰影,有個人願意在你受傷、脆弱時來陪伴你,並不是什麼壞事。 依賴 情感 More... 獨立 依附理論 憂鬱症 2020/05/10 | 貓心(龔佑霖) 愛情依附理論(2):兩個不安全依附者,第一次感受到存在於世的意義 對許多人來說,看這部電影的爽快之處,莫過於黑道之間爾虞我詐、各懷鬼胎的計謀以及打鬥砍殺的場景。然而這部電影對我而言,在談的其實是男女主角的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 人際關係 More... 電影 連結 初戀 不安全依附 2020/11/14 | 貓心(龔佑霖) 不安的台大校園:為何這些「成功者」會選擇輕生?如何協助有自殺風險的親友? 從自殺守門人的角度來看,每個人其實都有協助周遭的人度過難關的能力,只要我們了解怎麼面對和陪伴可能自殺的人,就有機會增加他們活下去的可能性。我們該怎麼做呢?在自殺防治上,有所謂的「一問二應三轉介」。 台大 輕生 More... 成功 脆弱高自尊 自殺 陪伴 自尊 升學主義 台灣大學 自殺防治 Michael Kernis 精神疾病 2020/05/13 | 貓心(龔佑霖) 愛情依附理論(3):當焦慮依附碰上焦慮依附——你怎樣對我,我就怎樣對你 會出現這樣的價值觀衝突,其實雙方都帶著很強烈的不安全感。覺得自己在關係中是弱勢,擔心自己沒有辦法在關係中得到對方的愛與承諾,覺得不被對方尊重,因而才會因為星星之火而燎了原。 不安全感 學習。在一起的幸福 More... 依附理論 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 愛情 伴侶 心理學 2022/01/16 | 貓心(龔佑霖) 超過六成情侶分手之後又再復合,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長久地走下去? 復合的感情能走的長遠嗎?從研究報告中的5點分析,解釋為何人往往會選擇回到舊有關係,以及該怎麼做才能讓復合的關係不再破碎。 情侶 感情 More... 復合 分手 修復 男女朋友 關係 2020/08/23 | 貓心(龔佑霖) 愛情依附理論(9):分手後,你和你的前任還是朋友嗎? 在這篇文章裡,我將帶大家來看看關於分手之後,與對方做朋友或不做朋友的相關議題。 分手 情侶 More... 朋友 交往 愛情 戀愛 2021/04/24 | 貓心(龔佑霖) 《暮蟬悲鳴時》:從「雛見澤症候群」探討思覺失調症與鐵路殺警案 想要了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心理世界,沒有什麼比《暮蟬悲鳴時》前兩季更能讓人深刻地感受到現實與幻覺的差異。你或許會懷疑:《暮蟬悲鳴時》是建立在一個有著濃厚「活祭」色彩的村莊中,活在現代的我們,有可能會變成那個樣子嗎?答案是可能的。 思覺失調症 死刑 More... 暮蟬悲鳴時 鄭再由 教化 精神疾病 精神鑑定 雛見澤症候群 犯罪 監獄 再犯率 殺警案 殺人 2021/06/06 | 貓心(龔佑霖) 失靈的約會教戰守則:女生不要太主動?要讓自己感覺很難約? 所謂的把妹守則是否有助於關係發展?像是:「讓對方先打電話來,而不要先打過去」、「男方臨時約你,不要答應」。有研究發現,大部分守則都與關係維繫無關,有些甚至會弄巧成拙。為什麼呢? 約會 把妹 More... 交往 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 肢體接觸 擇偶 愛情 依附理論 追求 戀愛 感情 2020/09/12 | 貓心(龔佑霖) 兄弟、桃猿「阻擋本壘」改判引發巨大爭議,背後正是「相對剝奪感」作祟 到底為什麼,一場棒球賽會引發如此大的爭議呢?如果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就是所謂的「相對剝奪感」在作祟。 相對剝奪感 心理學 More... 中職 棒球 犯罪心理學 爭議 判決 波西條款 中信兄弟 樂天桃猿 2021/12/11 | 貓心(龔佑霖) 接納精神疾病的自己:台大畢業又怎樣?何必成為他人口中的成功範本 從小到大,社會給了一個「正常人」該有的模具,並試圖把所有人都套進這個模式中。結婚、買房、穩定工作、生孩子,這些標準對於人生因為變故而無法達標的人,無疑是背上一個卸不掉重擔。 憂鬱 自殺 More... 精神科 解離 精神疾病 鋼鐵人醫師 接納 標竿 放過自己 2021/11/13 | 貓心(龔佑霖) 當小王子遇見狐狸:草東鼓手離世與寵物依附 未嘗經歷寵物依附關係的人或許很難想像,但寵物和人的連結,其中的依附關係,絕對不只是養育關係而已,就像Harry Harlow的那些布娃娃媽媽,確確實實地被小猴子們,視為是依附連結的對象。 依附理論 鼓手 More... 草東 安全感 小王子 2020/08/01 | 貓心(龔佑霖) 愛情依附理論(7):一個喊太黏、一個想碰面──如何找到相處時間接近的對象? 如果能在決定進入感情之前,先找到相處時間相近的對象,似乎就可以減少交往後的一大麻煩。但是,要怎麼找到相處時間相近的對象呢? 感情 愛情 More... 依附理論 焦慮依附 安全依附 逃避依附 膩在一起 2020/07/30 | 貓心(龔佑霖) 愛情依附理論(6):在愛情裡得不到「安全感」的人,有改變的可能嗎? 在我們長大談戀愛時,那些高安全感的人在遇到威脅時,確實比較容易啟動具有安全感的記憶。但那些不安全感高的人該怎麼辦?難道他們就永遠不可能啟動具有安全感的記憶了嗎? 安全依附 逃避依附 More... 焦慮依附 心理學 關係 安全感 2021/05/09 | 貓心(龔佑霖) 【動畫】《暮蟬悲鳴時》:關於犯人,我們是否能有另一種思考方式? 《暮蟬鳴泣時》作者曾提到,他創造的「雛見澤症候群」,其實是強迫犯人引發慘劇的「出身和環境」的代名詞,藉著理解這個病名,我們能夠從單單責難犯人本人,轉而把目光投向製造出犯人的環境。 科學 葉永鋕 More... 思覺失調症 犯罪 對立 精神疾病 暮蟬鳴泣時 雛見澤症候群 哈洛 2021/03/31 | 貓心(龔佑霖) 【動畫】《暮蟬悲鳴時 業》:國高中生該如何排解被老朋友拋棄、遺忘的痛苦? 《暮蟬鳴泣時 業》的沙都子,雖然對朋友梨花做出了一系列殘忍的報復行為,但我可以深深感覺到她的恨意背後,其實帶著強烈的悲傷與痛苦。當一個國高中生面對同樣處境時,到底該怎麼做呢?我認為有三個重要步驟: 暮蟬悲鳴時 動畫 More... 寒蟬鳴泣之時 暮蟬悲鳴時 業 恨意 拋棄 霸凌 憤怒 受傷 依附 背叛 同學 人際關係 2022/03/12 | 貓心(龔佑霖) 批評、蔑視、防禦、築高牆⋯⋯當感情出現「災難四騎士」該如何拯救? 婚姻專家約翰・高特曼在關係中提出「災難四騎士」的概念,概念化伴侶之間爭執時,所採取的四種爭執方式。但糟糕的溝通模式與互動不是一天造成,本文介紹伴侶關係是如何一路滑坡到「或戰或逃」的狀態,並且該如何挽回到正常關係。 關係 情侶 More... 災難四騎士 互動 吵架 感情 伴侶 冷戰 爭吵 溝通 批評 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