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紀鋼

發表文章數:379

個人簡介

詩人,《前進》文學誌發行人,部落格:膠原性獨立軍總病毒的恐怖蔓延。人生觀:「我想目前我們正走在那條我們正在努力設法找出的那個我相信我們大家都不完全相信我們能找出答案的答案的路上。」──美國佛羅里達州那不勒斯市長安德森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TNL+ 2023/03/04 | 傅紀鋼

【影評】《伊尼舍林的女妖》:好友衝突的黑色喜劇,背後是整個愛爾蘭民族的隱喻

由導演馬丁麥多納自編自導的《伊尼舍林的女妖》,利用柯林法洛與貝瑞科漢之間的衝突,實質上是要諷刺一戰後的愛爾蘭內戰,成就一部高明的黑色喜劇,更入圍了9項奧斯卡大獎。

TNL+ 2023/02/28 | 傅紀鋼

《悲情城市》4K修復版(下):為什麼我們等不到第二部二二八電影?

《悲情城市》上映過了33年,除了大中國視角的侯孝賢之外,卻沒有以台灣主體性討論二二八的電影,最關鍵的重要因素,在於現在許多台灣人把中華民國跟台灣視為一體,無視國際看法,自以為是獨立國家。讓台灣人對於228的理解還停留在馬英九宣傳的,二二八是「官逼民反」,而非台灣人追求主體認同。

TNL+ 2023/02/27 | 傅紀鋼

《悲情城市》4K修復版(上):侯孝賢的電影語言與詮釋二二八的視角

由侯孝賢所執導的電影《悲情城市》,在33年後以4K修復的面貌重新登上院線大螢幕。其中「根本不移動」的框架式鏡頭,創造了侯式電影美學,也奠定他在台灣電影圈的歷史地位;但他在二二八事件的詮釋視角背後呈現出的意識形態,值得再細緻討論。

TNL+ 2023/02/25 | 傅紀鋼

【影評】《日麗》:近年罕見的藝術片佳作,人物情感轉折之細膩接近小津安二郎的境界

《日麗》,是英國新銳導演Charlotte Well自編自導的長片。片中使用大量的手持DV畫面,而在一堆低劣技法的刻意堆疊下,反而消弭虛構與真實的界線,交錯的呈現出離婚家庭內的父女關係,可說的確是近幾年罕見的藝術片佳作。

TNL+ 2023/02/19 | 傅紀鋼

《安眠書店》第四季前半:喬伊「英雄歷程」進入社會化階段,角色縱深開始有了改變

Netflix推出《安眠書店》第四季,若去看前三季的環境,主角喬伊都活在自己的舒適圈當中,那是連續殺人魔慣有的自保模式,躲在安穩環境下滿足自己慾望而殺人。但當喬伊被丟到倫敦且預到幕後黑手時,他的舒適圈也就消失,所以必須要與之對抗求生。

TNL+ 2023/02/16 | 傅紀鋼

吳淡如「電腦繪圖」爭議:倚老賣老而非以理服人,更深層則是AI興起引發的生存焦慮

知名作家吳淡如日前因為AI繪圖的用詞不精準,而引發網友熱議,強硬的回應更是讓整個事件不斷延燒。綜觀整起事件,值得討論的有兩個層面:一來是大眾想像中的作家該是甚麼樣子?再者,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對AI作畫如此焦慮?

TNL+ 2023/02/05 | 傅紀鋼

【影集】《瑞克和莫蒂》第六季:失去傳送槍的瑞克,再也無法用疏離逃避家庭關係

《瑞克和莫蒂》在去年12月播放完畢,瑞克那種孤傲天才的不可預測性,在劇中也不得不面對他為何離開家的謎題,在充滿致敬梗的家庭劇情線,一步步挖掘他內心隱藏的創傷。

TNL+ 2023/02/04 | 傅紀鋼

【影評】Netflix《白噪音》:唐德里羅難以駕馭的後現代小說,諾亞包姆巴赫的改編能否算成功?

由文學大師唐德里羅所著述,後現代小說《白噪音》充滿虛實交錯、蒙太奇與碎片化,導演包姆巴赫在2022年改編為同名電影並搬上Netflix平台,雖然從結果來看拍得不錯,但如影評人所說,得益於演員、攝影、配樂的加成。導演的部分,的確有一種力不從心的窘境。

TNL+ 2023/01/22 | 傅紀鋼

《鋒迴路轉:抽絲剝繭》:情理之內、意料之外,近十年來最強的黑色電影經典

繼2019年導演雷恩・強生端出偵探驚悚片《鋒迴路轉》,獲得一片好評,2022年續集《鋒迴路轉・抽絲剝繭》可以說是更上一層樓。比起前作僅是猜是誰殺了小說家,這次直到劇情翻轉之前,連誰是潛在的被害者都撲朔迷離。

TNL+ 2023/01/20 | 傅紀鋼

民進黨在螺螄粉爭議中避談統戰,反被藍營打成「干涉民生」,論述能力讓人直搖頭

基進黨在1月16日召開記者會,提出來自中國的螺螄粉內含統戰標語,這時看似是民進黨發揮抗中保台的大好機會,但從經濟部長王美花到行政院長蘇貞昌,皆僅談論走私問題,而未上升到抗中保台論述。民進黨如此刻意的不接基進黨的球,把這個議題的主導權讓給國民黨,究竟是為什麼?

TNL+ 2023/01/19 | 傅紀鋼

王世堅、高嘉瑜砲口對內「傷害黨」圖的是什麼?賴清德該開鍘嗎?

王世堅與高嘉瑜兩人目前遭民進黨內支持者圍攻,認為他們對同黨林智堅的批判,以及指責側翼是在分化支持者,是背骨仔。那他們寧願遭同志圍剿也要逆風前行,圖的是什麼呢?

TNL+ 2023/01/10 | 傅紀鋼

為何民進黨政府不發錢也被罵,普發現金6000元也沒人感恩?

蔡英文點頭同意的全民普發6000元,相關法案還須行政院會通過,並經立法院三讀後才能發放,最快二月底能入帳。但更該被討論的是,這所謂「超徵」是什麼?錢從何而來?怎麼用才能真正改善人民生活。

TNL+ 2023/01/02 | 傅紀鋼

【影評】《五星饗魘》:破格的食物驚悚片,精心規劃人類文明史全餐,但最終大家都得死

12月上映的《五星饗魘》,是相當罕見的餐飲題材驚悚片,再這次頂級的餐食體驗當中,名主廚朱利安透過一道道菜帶領這些社會頂層人物重新體驗人類文明的歷史,但過程中,這些參與者漸漸發現自己正掉入朱利安精心設計的殺人陷阱當中。

TNL+ 2023/01/01 | 傅紀鋼

【影評】Netflix《吉勒摩戴托羅之皮諾丘》:向原著的政治批判性致敬,揉合現實、魔幻與殘酷的大人童話傑作

《吉勒摩戴托羅之皮諾丘》是一部改編自《木偶奇遇記》的3D定格動畫歌舞奇幻片。在吉勒摩戴托羅的巧手下,全片充滿了現實、魔幻,與殘酷,可以說是包含原著與後世改編的童話的各種特點,成為娛樂性與定格偶戲的藝術性兼具的大人童話。

TNL+ 2022/12/31 | 傅紀鋼

民意大多支持兵役改革(除了94年次後役男),民進黨政府總算幹了件正事

蔡英文總統在12月27日宣布將恢復一年役期,並對訓練內容及待遇進行現代模組化的大幅更改。但有當過兵的就知道,台灣軍隊的積習陋規,因循保守,遠比公務系統高。看似美意的軍事改革,到最後能否落實,還要打一個大問號。

TNL+ 2022/12/24 | 傅紀鋼

【影評】《她有話要說》:與《重磅腥聞》看似都在討論「權勢性侵」,但著眼點不同可對照來看

相較三年前同樣是談Me too個案的電影《重磅腥聞》,今年上映的《她有話要說》不是要檢討犯罪過程,或受害者的個人控訴,而是呼應Me too運動存在的核心本質──「權勢性侵」,以及「體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才讓哈維・溫斯坦為所欲為。」

TNL+ 2022/12/20 | 傅紀鋼

嘲諷「跟瘋」世足沒有比較高尚,實際上就是在罵台灣人欠缺民族自尊心

在這一個月的卡達足球熱潮中,身邊是不是出現很多以前從未關注過足球,現在卻將英、法、巴西、阿根廷等國的主將背琅琅上口的朋友呢?「跟風仔」所謂何來,摒棄這些人會顯得自己更高尚嗎?

TNL+ 2022/12/13 | 傅紀鋼

吳怡農選戰陷黑道爭議,民進黨迅速提修法為何被視為「打假球」?

蔣萬安當選台北市長後,原先空出的立委席次立即進入議題白刃戰,而身家、學歷皆亮眼的民進黨候選人吳怡農,擔任北市黨部主委時的黑道爭議就成為眾矢之的,然而看似快速回應並修《公職人員選罷法》的民進黨,為何會被外界視為打假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