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

發表文章數:42

個人簡介

潮流是種態度,維持健康的觀念永遠不會過時。潮健康新媒體創立於2021年,擁有年輕、專業採編製作團隊,致力為華人都會男女打造一個擁抱潮流、享受健康的新媒體視野。隨時追蹤《潮健康》,開啟健康生活的時尚旅程。

最新文章

2023/06/09 | 潮健康

七族群失眠不能吃安眠藥,醫列常見錯誤用藥方式與替代方案

謝懷德醫師指出,臨床上常遇到患者錯誤用藥方法,像是服藥後沒有立刻睡著就自行增加藥量、將佐沛眠誤用於情緒煩躁等非適應症用途,或是喝酒配藥等情形。這些錯誤用藥方法,很容易導致藥物過量使用、藥物依賴性與耐受性的產生。事實上,臨床上治療失眠,安眠藥也非唯一的治療方式。

2023/05/25 | 潮健康

COVID-19疫情再度升溫:二次確診會更嚴重嗎?醫揭居家照護六大重點

即使一個人已經完全接種疫苗,也是可能發生COVID-19二度感染,但是接種疫苗的人被感染的嚴重疾病和住院的風險通常較低。如果你出現任何COVID-19的症狀,特別是如果你有感染史或是有較高的嚴重疾病風險,還是建議尋求醫療協助及進一步評估。

2023/04/06 | 潮健康

研究:運動改善憂鬱效果是用藥1.5倍,固定鍛鍊至少能帶來五種好處

澳洲南澳大學針對過去1039項研究進行統合分析,其中涉及12萬8119名受試者,包括健康成年人、精神疾病患者與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經由分析結果顯示,相較於藥物治療與認知行為療法等常規醫療措施,運動對於減少焦慮、憂鬱或心理困擾而言,或許更具有益處。

2023/02/18 | 潮健康

布魯斯威利驚傳失語症息影,「額顳葉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有何不同?

額顳葉失智症目前尚無有效的根本治療方式,而病人性格與精神上的改變往往造成家人照護上的困難。通常以改善症狀的治療為主,例如給予抗憂鬱藥物、抗精神病藥物與精神穩定劑。隨著腦部細胞退化,患者的失語症會逐漸惡化,最終進展至無法說話甚至「連字都吐不出來」。

2023/02/14 | 潮健康

「退化性膝關節炎」如何挑選護膝才有保護效果?醫師呼籲多做三件事預防膝蓋退化

市面上的護膝產品琳瑯滿目,究竟該如何挑選才能有效預防膝蓋退化?透過打玻尿酸、穿著護膝輔助,對於膝關節退化而言確實有一定助益。不過,平時還是要注意飲食控制,並透過固定的運動措施減重維持身材,才是治標又能治本的不二法門。

2023/02/10 | 潮健康

吃太多澱粉也會升高膽固醇?出現老人環、黃色瘤症狀要提高警覺

由於血脂濃度會隨年齡、性別和種族不同而有變化,膽固醇控制將朝向「個人化」觀念,平時要瞭解自己的風險程度,比如女性更年期後心肌梗塞院內死亡率將高於男性,應格外注意血脂控制。

2023/01/15 | 潮健康

過年返鄉前我該先打「次世代疫苗」再回家嗎?現有疫苗種類有哪些?

近期適逢農曆新年前夕、中國官方宣布解封,再加上Omicron亞變種「XBB.1.5」來勢洶洶,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過年前有4大族群應盡快施打疫苗。然而依據不同年齡分類,目前可供選擇的COVID-19次世代疫苗種類又有哪些呢?

2023/01/09 | 潮健康

「高敏感人格」難搞、毛超多?心理師:用對地方就像獲得超能力

所謂高敏感或內外向族群,感知能力往往較常人更細微,也容易被他人誤會生活上更加「吹毛求疵」。林肇賢心理師說明,高敏感實際上是一種「中性的狀態」,擁有這種特質的人,感知到不適、窘迫感就會想要調整,因此常被認為比較挑剔、對他人苛刻。然而若能善加利用高敏感這樣的特質,確實可說是一種「天賦」。

2022/12/30 | 潮健康

專家解析COVID-19趨勢:病毒大流行不會超過三年?下一代疫苗與藥物是關鍵

「第一,相信科學與證據,第二,趕快去打次世代疫苗,這是美國防疫專家佛奇在近期最後一次簡報上的提醒,疫情已經進入了下一個階段,防疫的選擇權會慢慢回到民眾自己手中。」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今年以來疫情出現明顯變化,變種病毒不再劇烈攻擊下呼吸道,卻增加了專責病房內慢性病照護的需求。

2022/12/18 | 潮健康

看太多A片容易不舉? 《國際陽痿研究期刊》:這六大原因才是勃起功能障礙的禍首

過度觀看色情內容與自慰行為,並不會引發勃起功能障礙的發生。因此,研究團隊不支持色情內容導致勃起功能下降的觀點,反而是與伴侶間的關係、或是年齡、心理狀態等因素,與勃起功能的發生比較有關。

2022/11/24 | 潮健康

流感與一般感冒、COVID-19有哪些症狀差異?避免「雙疫情」該如何自保?

感冒、流感、COVID-19三者最主要的症狀差異是什麼?得流感又確診會更危險嗎?如果多補充維生素可以預防流感嗎?即將迎來冬季流感高峰、COVID-19疫情又仍持續,透過本篇文章了解敵人特性,才知道如何照顧及預防。

2022/11/13 | 潮健康

愛情的墳墓?研究:夫妻生完第一胎,婚姻滿意度「降三成」

研究團隊發現,從妻子懷孕後到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兩性伴侶的婚姻滿意度即出現顯著下降,伴侶對彼此的敵意、分歧、與看待問題的嚴重程度增加。不過,研究也發現,若新婚夫妻對育兒抱有較為現實的期望,如預先計算育兒費用、準備好育兒器材,婚姻滿意度的下降幅度較小。

2022/10/06 | 潮健康

久坐容易腰痠背痛,是因為這兩個部位沒出力! 「三個90度」原則助你坐挺、坐直

上班族可在閒暇時進行適度針對核心肌群、背部肌群的阻力訓練,幫助2大肌群支撐脊椎,坐姿自然能夠抬頭挺胸。至於平時該如何得知自己的坐姿是否正確?魏國展醫師表示,平時辦公或學習時,民眾可遵照「3個90度」原則坐挺、坐直:

2022/09/23 | 潮健康

挑選保險套該如何測量尺寸?「超薄型」會比較容易破損嗎?

顧芳瑜醫師指出,一般而言,乳膠或PU材質的保險套在接觸到油性物質後,會造成保險套的張力變差、容易破裂,因此,切勿使用凡士林或嬰兒油等油性物質作為潤滑劑;而是使用水性潤滑劑配合保險套,並且在選購潤滑劑產品時,仔細閱讀產品標示,確認可以搭配使用的類型。

2022/09/05 | 潮健康

孩童也會得「長新冠」後遺症?醫師提醒出現10大症狀應盡速就醫

我國至4月期間才開始有COVID-19在社區大幅度流行。其中,約有20%屬於青少年及兒童,該族群有10-30%的機會出現長新冠症候群,影響日常生活及課業學習。因此長期照護值得國家與醫界長時間關注。

2022/08/21 | 潮健康

靈異現象「鬼壓床」其實是「睡眠癱瘓症」,醫師傳授「三要二不」協助改善

陳兆煒醫師表示,引起睡眠癱瘓症的因素至今尚無法釐清,不過睡眠品質較差的族群確實容易睡眠癱瘓症。陳兆煒醫師表示,如睡眠呼吸中止症、情緒緊繃或是同時患有精神、內科疾病的患者,這些族群本就容易出現睡眠問題,因此除了緩解睡眠癱瘓症,治療其他疾病也應同時併行。

2022/08/20 | 潮健康

瑜珈有助於排便?專家推薦八姿勢讓你不會上廁所坐到腳麻

透過特定的瑜伽姿勢,能促進消化道排出廢物、幫助緩解便秘。本文列舉8種瑜珈姿勢如下。

2022/07/25 | 潮健康

吃雞蛋怕膽固醇太高?研究發現搭配的食物內容才是「禍首」

哈佛大學醫學院提醒,重點是與雞蛋共同搭配的飲食內容,西式飲食中雞蛋常與奶油、培根、香腸、鬆餅、烤餅的食物一起食用,這類高脂肪食物的膽固醇含量比起雞蛋高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