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2 |
獻上最簡單的問候,也是學阿語的第一句話——「我願你平安」
能夠停止世界戰火與對立的,能夠結束中東戰亂或者下一個因不同政治意識形態產生的恐怖攻擊的,不會是更高的隔離牆,也不會是用建立種族差異、權力或任何形式的政府就能改善的,和平的答案來自「人性」。
能夠停止世界戰火與對立的,能夠結束中東戰亂或者下一個因不同政治意識形態產生的恐怖攻擊的,不會是更高的隔離牆,也不會是用建立種族差異、權力或任何形式的政府就能改善的,和平的答案來自「人性」。
即使紐西蘭總理阿爾登直截了當的在聲明中多次稱槍手為「恐怖份子」,第一時間各大主流媒體卻不願意讓兇手被貼上「恐怖份子」標籤,是否西方的主流媒體仍刻意的將恐怖份子與恐怖主義與伊斯蘭、穆斯林掛勾?
「許多來自以色列屯墾居民與軍隊的壓力,使得如今我們希伯侖居民不再像過去一般能大肆慶祝新年了,但無論如何,我們仍會繼續保有最重要的新年傳統——緬懷、自省,並帶著謙卑繼續努力新的一年。」
「許多來自以色列屯墾居民與軍隊的壓力,使得如今我們希伯侖居民不再像過去一般能大肆慶祝新年了,但無論如何,我們仍會繼續保有最重要的新年傳統——緬懷、自省,並帶著謙卑繼續努力新的一年。」
巴勒斯坦人在自家樹園中採收時遭到猶太屯墾居民攻擊或驅逐的事件層出不窮,有時,採收橄欖這一件闔家團圓之事甚至成為必須與服槍的士兵或屯墾居民搏命逃難的下場。
巴勒斯坦人在自家樹園中採收時遭到猶太屯墾居民攻擊或驅逐的事件層出不窮,有時,採收橄欖這一件闔家團圓之事甚至成為必須與服槍的士兵或屯墾居民搏命逃難的下場。
近年來,尤其在納坦雅胡帶領的右派保守聯合黨統治下,已經將反猶主義與猶太人兩者的意義徹底「政治化」與「意識形態化」。
自1948年的浩劫日起,耶路撒冷對巴勒斯坦人而言不僅僅是宗教聖地,他代表的更是他們「建國」與「回家」的「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