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成毅

發表文章數:49

個人簡介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長期探究華裔青年的身份認同問題。視南洋為祖國,中華為故國,歐美為母國。

最新文章

2022/03/09 | 彭成毅

為何馬來西亞不制裁俄羅斯?回顧馬俄建交55年以來的政經文教關係

儘管馬來西亞和蘇聯在1967年建交,但兩國關係向來依循實際的國家利益維繫著,意識形態並非首要考量。馬來西亞與俄羅斯建立關係的目的,不外乎是要分散依賴歐美國家的風險,以及尋求軍購和教育的平價替代方案。

2021/05/12 | 彭成毅

國際化的新加坡股市:東南亞市值最大、連結東協和大中華市場的重要樞紐

新加坡股市對台灣人來說或許有些陌生,但它是連結東南亞公司和大中華地區企業的重要樞紐之一,如有區域性跨國公司,無論是「淡馬錫控股」旗下的星展銀行、新電信和凱德集團,還是家族式的豐益國際、怡和洋行和遠東機構,都以新加坡為中心將業務輻射到整個東南亞和大中華地區。

2021/05/12 | 彭成毅

產業多元的馬來西亞股市:東南亞上市公司最多、政府官聯公司才是大戶

馬來西亞獨有的官聯投資公司(GLIC)是馬股重量級的大戶,GLIC如國庫控股、國民投資公司、土著基金、僱員公積金、伊斯蘭朝聖基金、武裝部隊基金等大戶動輒有上百億的雄厚資金,往往是散戶買賣股票的風向標。

2020/10/09 | 彭成毅

東方之珠:香港何以成爲東南亞華商的「中轉站」、「避風港」和「商業基地」?

從去香港與東南亞華商頻繁交流的歷史,可意識到香港若為維持獨特的地位,無論是港府還是港人得繼續維持其特殊價值(法治和稅率,加上「知華」和雙語),才能繼續得到東南亞華商和外資的青睞。

2020/08/14 | 彭成毅

從馬來西亞國民飲料背後的品牌故事,了解為何當地華人愛「水」如命

馬來西亞飲料品牌多元,為進入這多元族群的市場,許多外商品牌早已本土化了。不過同時,星馬華人建立起來的飲料品牌也有與外國品牌抗衡的實力,最有名的就是楊協成(Yeo’s)

2020/07/23 | 彭成毅

「國家隊」還是「國進民退」:馬來西亞政府如何主導市場經濟?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歷程,其實跟台灣很相像,其在維持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下,由政府主導規劃經濟運行的大方向,但不完全干預市場的運作,而干預程度時強時弱。

2020/06/04 | 彭成毅

就是愛炸雞!為何馬來西亞是擁有最多肯德基分店的東南亞國家

1980年代馬國經濟起飛後,美國的速食餐廳成了新興中產階級消費文化的一部分。同時給予宗教文化差異的因素,穆斯林無法吃豬肉,也有的華人不吃牛肉,因此雞肉食品成了大眾選擇。

2020/05/22 | 彭成毅

成也石油,衰也石油,為何石油產業對馬星汶印等東南亞國家相當重要

東南亞也是全球生產石油的重要地區,尤其油氣收入對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最為重要。然而由於石油價格容易受到全球局勢波動所影響,因此部分東南亞國家也面對著產業單一、無法轉型的問題

2020/05/08 | 彭成毅

1991年馬哈迪喊出「2020宏願」,如今馬來西亞經濟、文化、民主皆未到位

「馬哈迪主義」下的「馬來西亞夢」破滅,政府推行各種白象計劃,沒有實質的經濟和民主體制改革,因此註定了2020宏願理想的落空。

2020/04/22 | 彭成毅

國籍航空好還是廉航好?盤點與前殖民宗主國、華人資本家脫離不了關係的東南亞航空公司

東南亞公營航空常面對政治干預、冗員、官僚主義和裙帶主義等因素以致經營不善、而私營航空則多由白手起家的商人創辦,在嚴格的成本管控和高效率的管理模式下,還能獲利多年且在多國擴大事業版圖

2020/04/09 | 彭成毅

荷蘭皇室為過去的統治暴力而向印尼道歉了,那也殖民過東南亞的葡西英法呢?

從菲律賓、越南、印尼、緬甸和馬來西亞五國的獨立過程,可以發現殖民宗主國對殖民地在經濟上越是剝削、政治上越是強硬、文化上越是優越,當地的反抗越激烈。

2020/03/27 | 彭成毅

教科書上的「橡膠王國」——馬來西亞如何成為世界最大的手套和保險套製造國?

在各國對方武漢肺炎之際,醫療防護用品不可或缺,除了口罩外,醫療手套也是重要的醫療防護用品,其中馬來西亞是全球最大醫療手套生產國,甚至能以此捐贈中國抗疫。

2020/03/12 | 彭成毅

牛奶、汽車、冰淇淋,那些殖民母國在東南亞所留下的企業足跡

隨著殖民地經濟的瓦解,東南亞各國的歐洲資本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土著資本、華資和其他外來資本,如日資、韓資、美資和中資。那些在東南亞屹立不倒的歐資,走進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成為當地人心中的本土品牌。

2020/02/28 | 彭成毅

東南亞銀行的過去與未來:為何許多東南亞銀行創辦人都是華商?

東南亞華商是亞洲經濟不可忽視的群體,尤其有許多銀行是東南亞華人所創立的,然而由於東南亞各國政治發展脈絡不同,有的華資銀行被國有化或被土著資本收購,但也有的仍不斷茁壯。

2020/02/26 | 彭成毅

權力遊戲的終局之戰?回顧馬哈迪成為世界最年長國家領導人之路

馬哈迪是目前全球年紀最大的國家領導人,他縱橫馬國政壇一甲子以來,經歷了多場政治鬥爭。最近馬哈迪因政爭而在一日內,竟辭相又任代理首相,無論這終局之戰為何,必定為馬國歷史寫下重要的一頁

2020/02/13 | 彭成毅

狂人首相重來:以小搏大的「馬哈迪式外交」,會讓馬來西亞走向何方

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首次任相時,其反殖民主義的思維使馬國在外交上與英美等國關係倒退,同時也和新加坡交惡。馬哈迪回鍋任相後,又多次批評川普的中東政策,讓馬國在國際外交上又呈現了倒退態勢

2020/01/23 | 彭成毅

菲律賓生力集團:從生產啤酒發大財,最終成為舉國輕重的大財團

菲律賓的生力集團事業版圖橫跨香港、西班牙、馬來西亞等地,是當地舉足輕重的財團,該集團一開始是西班牙人創立的啤酒公司,目前為菲律賓華裔富商所擁有,可謂見證了菲律賓建國前後的政治變遷。

2020/01/22 | 彭成毅

虎牌啤酒:起源於新加坡,隨海尼根衝出東南亞的新馬國民品牌

來自荷蘭的海尼根是世界知名的啤酒品牌,但許多人不曉得的是,其實發源於印尼的Bintang Bir和新加坡的虎牌啤酒,其實都是海尼根亞太旗下的品牌,這背後與荷蘭人在東南亞的殖民歷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