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 | 彭成毅 東方之珠:香港何以成爲東南亞華商的「中轉站」、「避風港」和「商業基地」? 從去香港與東南亞華商頻繁交流的歷史,可意識到香港若為維持獨特的地位,無論是港府還是港人得繼續維持其特殊價值(法治和稅率,加上「知華」和雙語),才能繼續得到東南亞華商和外資的青睞。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華人 More... 郭鶴年 林紹良 東南亞 香港 華商 2019/09/22 | 彭成毅 來自印度的伊斯蘭傳教士,何以觸動了馬來西亞敏感的族群關係 馬來西亞是宗教多元的國家,然而來自印度的伊斯蘭傳教士扎基爾·奈克,卻觸動了宗教敏感議題,挑戰了在馬國,究竟言論自由與顧及他族感受,是否能魚與熊掌兼得的難題。 馬來西亞 種族主義 More... 伊斯蘭 東南亞 扎基爾 2018/12/11 | 彭成毅 從英屬到「英化」:馬來西亞政治和教育中傳承的英式治理之道 馬來亞已經獨立61年,英國的影響仍然「揮之不去」。文化上的「獨立」知易行難,刻意的去殖不僅無法見效,反而適得其反,好的元素被無故去除。 馬來亞 馬來亞大學 More... 默迪卡 東姑阿都拉曼 國父 西敏寺議會制 教育制度 英國 2020/07/23 | 彭成毅 「國家隊」還是「國進民退」:馬來西亞政府如何主導市場經濟?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歷程,其實跟台灣很相像,其在維持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下,由政府主導規劃經濟運行的大方向,但不完全干預市場的運作,而干預程度時強時弱。 馬來西亞 東南亞 More... 馬航 proton Petronas 森那美 2019/03/16 | 彭成毅 【封面故事】陪「大馬新山人」長大的新加坡電影:突破標準華語、刻畫市井小民的本土化作品 新加坡不是缺乏題材,更不是「文化沙漠」,只要有認同本土文化的製作人,加上逐漸寬鬆的創作氛圍,新加坡電影就能大放異彩。而最能體會這一成就的,莫過是鄰國的馬來西亞南部人了。 東南亞 電影 More... 封面故事 馬來西亞 梁智強 小孩不笨 東南亞華人 2019/09/16 | 彭成毅 馬來西亞爪夷文教學爭議:是馬來文字,還是伊斯蘭藝術? 馬國政府因決定在華文小學國語課本增加爪夷文書法藝術課程,而在民間引起相當大的反彈,在政府與民間溝通不足,以及各族群間對爪夷文的文化背景不了解的情況下,更加劇了馬國脆弱的族群關係。 爪夷文 東南亞 More...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華人 伊斯蘭 2018/08/08 | 彭成毅 華人姓名大不同:為什麼在星馬,同一種華人姓氏有不同拼寫? 方言拼寫的姓氏和名字乃是星馬華人在地文化的一大特徵,隱約提醒著華人社群,即便在「五族共和」的現狀,仍不要忘了自己家鄉的文化。 馬來西亞 姓名 More... 藝人 華人 羅馬字 馬來西亞華人 李光耀 四葉草 黃明志 漢字 方言 2018/08/08 | 彭成毅 華人姓名大不同:為什麼在星馬,同一種華人姓氏有不同拼法? 方言拼寫的姓氏和名字乃是星馬華人在地文化的一大特徵,隱約提醒著華人社群,即便在「五族共和」的現狀,仍不要忘了自己家鄉的文化。 馬來西亞 姓名 More... 藝人 華人 羅馬字 馬來西亞華人 李光耀 四葉草 黃明志 漢字 方言 新加坡 星加坡 拼音 2018/08/23 | 彭成毅 東南亞商界族群構成有多「多元」?從《富比士》東南亞富豪榜揭秘 雖然華人或華裔在各國富豪榜上都佔有不符其族群人口比例的多數,這不表示華人就掌控了東南亞的私人經濟。東南亞畢竟是全球「商家」必爭之地,商人來自多元族群是東南亞區域經濟的必然。 富比士 富豪 More... 多元族群 2017/09/27 | 彭成毅 寮國夾縫求生的外交哲學: 評《老撾的地緣政治學——扈從還是避險?》 寮國被一眾大國環繞,站在現實主義的角度看待國際關係,國家利益甚於意識形態,反而讓小國務實地選擇盟友,凡是以大局為重。寮國在這一前提下開展避險外交,即可實現最大化的國家利益。 寮國 老撾 More... 外交 扈從 避險 萬象之國 羅金義 秦偉燊 東南亞 社會主義 越共 寮中關係 越南 多元化外交 2017/11/14 | 彭成毅 為什麼古往今來,東南亞一直是「商家」的必爭之地? 東南亞是亞洲乃至全世界經貿的交匯地帶,早在一千年前就已是全世界最活躍的商團之一。而以古喻今,昔日的經貿戰場,在21世紀初再度風起雲湧。 東南亞 阿拉伯 More... 東協 商家 東望政策 一帶一路 商團 經貿 2018/01/03 | 彭成毅 李光耀和他的兩個「老朋友」:星國如何成為兩岸信任的溝通平台? 本文藉助《李光耀回憶錄》中的外交實例,探究新加坡當年如何在李光耀平等發展與兩岸領導人的關係下,成為如今兩岸所信任的溝通平台。 東南亞 新加坡 More... 李顯龍 兩岸外交 李光耀 蔣經國 鄧小平 華國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