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腋中年

發表文章數:12

個人簡介

常被叫文青,但已不年輕。對電影與搖滾樂忠誠,更喜歡將它們寫出來。常沉迷於文史並走跳於老街區,偶爾也帶導覽。人生是場旅行,終點不是重點,唯有與人分享沿途風景,才有意義。

最新文章

2019/11/22 | 聞腋中年

【焦點院線】《麂皮:永不滿足》:英倫搖滾名團的頹美懺情錄

現在談英倫搖滾(Brip-Pop)這個名詞,已經帶有點懷舊意味了,而這時推出紀錄片《麂⽪:永不滿⾜》,細心整理出麂皮(Suede)的生命史,適⾜為年輕世代的樂迷補上重要的⼀塊拼圖。

2019/05/02 | 聞腋中年

【焦點院線】《製琴師與他的琴人》:出自手工吉他製琴師的夢幻逸品

《製琴師與他的琴人》最大的特色與強項,就在於它的「平淡」⋯⋯資深製琴師兼店主瑞克.凱利(Rick Kelly)在1960年代從長島來到曼哈頓,經歷了民謠運動與迷幻搖滾時期,開店經營直到今日。

2019/04/09 | 聞腋中年

【金馬奇幻十週年】「歡唱版」《波希米亞狂想曲》:K歌唱出我心深處

以音樂傳記電影來說,《波希米亞狂想曲》有諸多與史實不合之處,然電影就像一趟旅程,透過銀幕主角的遭遇,得以讓人更加瞭解自己。金馬奇幻的「跟著唱翻天」系列,本身就是一場解放的派對,如果你身處其中,雖然時間短暫,但也請盡情享受、不用顧忌。

2019/03/12 | 聞腋中年

「2019年,濁團成軍30週年,解散」:做完音樂,剩下的就是你們的事了!

濁水溪公社的小柯是「濁水溪」,創團團長左派(蔡海恩)則是「公社」。這樣的說法在2001年左派離團後,開始有人這麼說。濁團的招牌曲目〈農村出代誌〉是由蔡公海恩所寫下。左派的冷眼與瘋狂,是濁團無可取代的力量。但隨著時代的推移,左派的離開,卻也是時勢所趨。

2018/12/05 | 聞腋中年

紀錄之光《草間∞彌生》:不僅是圓點,而是愛的無限擴延

草間彌生年幼時,嚴厲的母親總讓她去跟蹤父親,但撞見男女性行為的景象卻使她一生對於性器官、性行為都懷抱著恐懼不安。從男性生殖器,藝術家延伸出的暴力與戰爭等概念,但也因此在日後創作出一系列關於愛的作品。

2018/10/23 | 聞腋中年

焦點院線《紅盒子》:若這是最後一眼,就讓我們華麗地道別

最近上演的新片《紅盒子》,存在著3大不利於票房的因素:首先,它是部紀錄片;第2,它的主題是台灣傳統布袋戲;第3,它拍攝的傳主是一位88歲的老人-陳錫煌。

2018/10/05 | 聞腋中年

焦點院線《搖滾樂殺人事件》:兇手不是人,而是「時代」殺人

《搖滾樂殺人事件》故事從1998演到2018年,20年的大跨距卻只有17天的拍攝期與有限的預算,對幕前幕後團隊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正如戲中一般,堅持搖滾精神正與現實條件搏鬥。

2018/09/21 | 聞腋中年

焦點院線《盲點》:當《心靈捕手》唱起饒舌

《盲點》最大的巧思,則是在觀眾心中也埋下盲點。劇情的走向,可能會令我們期待一場「血債血還」的暴力式終結,這也是近年來報復、私刑類型電影帶給觀眾的心理制約。

2018/09/12 | 聞腋中年

葛斯范桑《笑畫人生》:好笑的,其實是人生

葛斯范桑的最新作品《笑畫人生》描寫男主角瓦昆的心靈沉淪與救贖,也是他與天人永隔的哥哥隔空對話。但對他演技的挑戰則來自一位看不見的主角,也是隱藏在全片背後的靈魂:於2014年過世的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

2018/08/28 | 聞腋中年

《北極上學趣》:極地裡的文明考驗

《北極上學趣》的「趣」,更令人興味盎然的是它的拍攝手法。電影記錄了一位年輕的丹麥教師安納斯獲得到格陵蘭教書的機會,他放棄便利的首都學校,自願到只有80位居民的偏遠村落小學任教,而其人生的震撼教育,意外地被開啟。

2017/09/25 | 聞腋中年

你們想要的是真相,還是沒有真相的自由?《倫敦呼叫》的影外之音

《倫敦呼叫》與其單純說它是「音樂電影」,不如說是揉合了青少年成長、社會議題、文化反思,再以「衝擊樂團」與它們的音樂,加以串連融合而成的一部作品。但音樂絕非只是模糊於背景之中,觀影的時候你能很直接面對音樂的衝擊,正如他們的團名,它會促動你的視覺刺激感,在編劇與導演的巧妙安排下,不少劇情片段也是從歌名轉化而成。

2016/12/28 | 聞腋中年

從藍調精神到搖滾創始:《一級危險》的伊吉波普與丑角樂團

當你把最囂張乖戾的一面全部奉獻給了舞台,當燈光暗下來,面對的往往只有自己內心的空虛與不安。這不只是伊吉,也是許多搖滾巨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