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婦女部

發表文章數:30

個人簡介

秉持性別主流化,開創女人一片天。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18/12/21 | 民進黨婦女部

新移民在台東:23歲選擇來台生活,如今只求人生有不同的可能

阿台姊從以前就很喜歡料理,但從來沒想過會開店。最初是因為先生的朋友吃到她做的菜,很驚訝為什麼這樣的好味道沒有在台東開店,便詢問她有沒有意願開店,朋友出錢她出藝。

2018/11/08 | 民進黨婦女部

她為印尼同鄉人建造避風港:「我不會拒絕任何人,因為不會忘記剛來的辛苦」

印尼的薪資低得沒辦法讓他們得到溫飽,在青少年時期,部分的印尼人放棄就學的機會,遠至台灣工作。在台東地區,有的開船、有的在工地打拼、有的投入採荖葉,女孩更是直接嫁給台灣人做新住民婦女。

2018/10/22 | 民進黨婦女部

一名「新二代」17歲的天空:「我覺得現在這樣很好,媽媽幸福,我自己也過得不差」

旻廷的媽媽和爸爸,在旻廷正值青少年時便離婚了,而後,媽媽改嫁,爸爸過世,一個看似現代社會普遍發生的事情,卻在這樣年輕孩子身上老態地發生了。

2018/10/19 | 民進黨婦女部

苗栗也有「瘋峇里島」:穿越店門彷彿來到南方島國,這裡都是以快節奏的印尼語交談

店門口有道無形的牆,穿越之後你將來到南方島國印尼,沒有什麼淺色面孔也沒有中文出現,都是以快節奏的印尼語交談,大家有說有笑,即使Iss很累也會微笑招呼同鄉,說這裡是印尼同鄉會也不為過。樓上還有卡啦OK,是平常印尼人聚集的地方。

2018/09/28 | 民進黨婦女部

她和先生開古早味小吃店,從印尼來時最不習慣「台灣人講話像吵架一樣」

「這裡印尼人不多,但還是有加印尼料理進去,像那個印尼咖哩麵。」「像我這個麵,跟客家人的味道一樣,像控肉我是跟客家人學的,味道比較香。」

2018/09/19 | 民進黨婦女部

雲林成龍村一號印尼店老闆:「將印尼文化種在台灣,蓋滿這片土地」

除了作為印尼移工與老闆的橋樑外,她也作為新住民與家庭間關係的潤滑劑。在籌組新移民表演團體時,其他新住民的老公或公婆會阻止他們參與外面的活動,害怕她們到外面學壞。

2018/08/15 | 民進黨婦女部

苑裡泰國媳婦趙鴻秀:來台20多年,結合泰式料理和親手植栽的「香草園」

對於未來,鴻秀期待自己能夠將親手植栽的香草園和泰式料理店面結合,讓大家不僅僅是吃到泰式料理當中最重要且獨特的香料,更能直接看見香料未上桌前的植物樣貌,把香草園裡的泰式料理概念實現。

2018/08/02 | 民進黨婦女部

來台從英文秘書到餐廳老闆:開一家菲律賓餐廳,是一種消除鄉愁的方式

莊美月說,台灣的生活很方便,她其實也蠻喜歡台灣的。比較可惜的是,現在很難重現過去與十五個兄弟姐妹一家團聚的景象。

2018/07/24 | 民進黨婦女部

越南媽媽阿紅:我喜歡小孩,夢想蓋一棟房子免費幫鄰居照顧孩子

我稱讚老闆娘很美、又喜歡孩子,笑說老闆一定是這樣看上她的,沒想到老闆卻回:「怎麼可能?以前阿紅長得土土的,去拿妳以前的照片給妹妹看。」

2018/07/06 | 民進黨婦女部

「我是越南的女兒,台灣的媳婦」:來台曾感到無助,如今在國小教越南語實現教師夢

一晃就十七年,童氏容因為自己在台灣融入生活的辛苦經驗,當她有能力時,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姐妹。於是她開始當志工,加入社福團體,幫忙姐妹翻譯,跟姐妹聊聊心事,一起參加各種課程。

2018/06/27 | 民進黨婦女部

老闆娘來自印尼的加里曼丹,這間位於台中的麻辣燙數十年不漲價

問起怎能把中文說得那麼好,玉姍說:「我看台灣的連續劇,邊聽邊學。」因此,縱然不認識中文字,麻辣燙生意依然可以進行。客人圈點的辣度和品項,玉姍記住位置和它所代表的意涵,一點也不妨礙小生意買賣。

2018/06/05 | 民進黨婦女部

爸爸來自馬來西亞、媽媽來自新加坡,我在印尼雅加達長大

燕麗在國小做了十八年的志工,看遍大大小小關於教育教養的案例。說到新移民的教育議題,她說:「環境很重要。」父母親要在意、關心孩子,才會有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