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癌症希望基金會

發表文章數:43

個人簡介

我們是由一群專業醫師、護士、癌症病友及家屬,僅憑著一股為癌友家庭服務的信念,以「希望」為名,組成「癌症希望基金會」。 除了提供癌症病友與家屬諮詢、心理輔導、生活照護及社會資源的整合服務外,為了讓每一個癌友家庭,不論身處何處,都能獲得即時的照護,在台北、台中、高雄設置「希望小站」,更積極與各地醫療院所、病友團體、社區民間機構合作與連結,推動全台六十五家醫院成立「癌症資源中心」的服務,為癌友家庭建構全方位服務網絡,讓癌友家庭能獲得持續性且完整的照護。期以更健全的體制,創造更多元的服務,陪伴全台的罹癌家庭,在抗癌路上能走得更踏實穩健。

最新文章

2023/01/04 | 癌症希望基金會

腰背痛下半身無力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可能是攝護腺癌已骨轉移

目前的保骨針有兩大類,一類是雙磷酸鹽類藥物,打到體內後會從血液循環到骨頭,加強骨頭的結構;另一類是較新的單株抗體藥物。因為骨頭中有成骨細胞和蝕骨細胞,當蝕骨細胞破壞骨頭,成骨細胞就會去補強,達到動態平衡的狀態。單株抗體藥物可以降低蝕骨細胞、增強成骨細胞的活動,達到保護骨頭的目的。

2022/02/07 | 癌症希望基金會

轉移性膀胱癌化療失敗別放棄,還有免疫治療、精準治療與標靶藥物可供選擇

目前轉移性膀胱癌治療正逐漸走向個人化、精準醫療趨勢,當病友對化療、免疫療法的反應不佳,往往更需要個人化、精準醫療的輔助。

2021/12/18 | 癌症希望基金會

肺癌治療進入「精準醫療」時代,可依據基因突變點量身訂做治療計畫

夏德椿認為,次世代基因定序對晚期肺癌病患相當重要,透過基因檢測可為病患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治療藥物。肺腺癌若帶有EGFR、ALK、ROS1、BRAF、HER2、RET、MET、KRAS、NTRK等基因突變,已經有很好的標靶藥物可治療,不僅療效極佳,副作用也較少。

2021/12/15 | 癌症希望基金會

「隱形殺手」膀胱癌治療新突破,晚期患者有機會再度延長生命

免疫治療對部分患者有很好的控制率,副作用也少。一般來說,腫瘤反應率約3至4成,若是屬於有腫瘤反應的幸運患者,有機會得到長期腫瘤控制並延長存活期;再加上免疫治療副作用小,長期使用的耐受性遠優於化療,是晚期病人的一大福音。

2021/12/02 | 癌症希望基金會

秋冬食療強調「白色力量」,癌友進補要留意哪些事項?

有些食療養生注意事項,還是要注意,包括秋冬進補的觀念要調整,國人喜愛高溫麻油烹煮,且有加上米酒暖身行氣的習慣,但對癌友甚至感冒發燒、急性高血壓、糖尿病控制不穩、身體處於發炎狀態者要避免。

2021/10/15 | 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症標靶治療的新成員「生物相似性藥」,使用前應與醫師多討論

生物相似藥仍須相關法規單位嚴格審核,在台灣須經過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核准,在製造藥廠須做好上市風險管理,包含必須有足夠的教育,教育對象不只是一般民眾,還包含醫護人員,告知兩者之間的差異性。

2021/10/14 | 癌症希望基金會

晚期肝癌藥物治療新趨勢:「口服標靶藥物」可有效延長病人存活期

當肝癌的局部治療無法妥善控制病情時,改用「口服標靶藥物」為目前晚期肝癌治療的第一線治療選擇之一。如果腫瘤惡化,再透過第二線藥物接續治療,可有效延長肝癌病人的存活期。

2021/09/24 | 癌症希望基金會

萬一不幸染疫,以中醫的角度如何增強肺部功能、提升免疫力?

萬一不幸染疫確診,快速減災及預防疾病轉變危重症是當先第一要務:之前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發表清冠一號方,已經過衛生福利部緊急授權藥廠生產,對於確診者縮短病程、盡早康復及避免進入急重症,已有不錯的效果。

2019/08/20 | 癌症希望基金會

簡介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下):確診之後,小心治療的三大迷思

王銘崇說,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原則主要是:「無症狀,先追蹤;有症狀,才治療」。依據病程或危險因子,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程一般分為三階段。

2019/08/19 | 癌症希望基金會

簡介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上):好發於銀髮族,常見的七大症狀有哪些?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血液病學會理事王銘崇說,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是是一種淋巴細胞癌化、且異常增生的惡性淋巴腫瘤。

2019/02/08 | 癌症希望基金會

面對末期噩耗的胰臟癌患者,如何找到最合適的安寧照護?

這時患者所需要的,不再是對疾病的治療,而是臨床症狀的緩解、與面對人生最後一刻的時候,心理狀態的調整。而病人跟家屬若達成共識,當生命可能走到終點時,願意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等急救,這時可簽署相關安寧療護意願書,由安寧照護團隊接手,讓病人有尊嚴的離開。

2019/01/30 | 癌症希望基金會

基因檢測是什麼?其實精準醫療「沒有這麼神奇」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腫瘤醫學中心主任李日翔提醒,雖然部份癌症可透過基因檢測解碼,找出致癌的驅動因子,因此找到對症的標靶治療藥物,但不是所有癌症別或每個癌友,都有適合的標靶或免疫治療藥物。也因此傳統的化學治療仍是無可取代。

2019/01/24 | 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症治療期間不容忽視的「惡病質」,該如何提早預防?

根據研究發現,臨床中高達每5人就有1個癌症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也就是惡病質,而非癌症本身,所以治療癌症期間要提早做好完善營養補充規畫,以避免招來惡病質,因此病友們要確實認識其特徵和預防要點。

2018/09/28 | 癌症希望基金會

現今醫學對於早期乳癌與轉移性乳癌,有不同的醫療目標

根據國民健康署在2015年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一位,然而乳癌不等於絕症,若選擇適當治療目標與方法,便能享有一定水準的生活品質,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盧彥伸表示,現今醫學對於乳癌治療分為兩種角度,一是早期乳癌,另一為轉移性乳癌,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醫療目標。

2018/08/07 | 癌症希望基金會

化療後食慾不振怎麼辦?胰臟癌患者的飲食指南

胰臟癌不管在術前術後、化療時期,都要維持好的體力,因此,飲食上多補充蛋白質,並搭配適量澱粉,才有足夠熱量跟體力來治療。

2018/08/05 | 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中之王」胰臟癌,背痛、茶色尿、眼睛黃快就醫

過去傳統化療多為一線藥物,如果失效後就沒有藥物可用,但近年已有二線化療藥物上市,讓胰臟癌治療有新的武器可接續,並且免疫藥物也正在積極不斷的發展中,未來可望以化療搭配免疫治療,讓許多無法開刀的病人也有活命的機會。

2018/07/22 | 癌症希望基金會

別讓失眠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簡介失眠成因與應對方法

良好的睡眠可以幫助我們恢復體力,讓身、心維持在良好的狀態。特別是癌症病友,需要足夠的精神與體力與癌症奮戰,因此,當睡眠出現了問題,千萬不可輕忽,應主動尋求醫師的協助,將問題一一釐清、處理,儘快恢復正常的生活步調。

2018/07/21 | 癌症希望基金會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季運動的四點注意事項

台灣地處濕熱,對汗腺開闔有困難的久病患者或慢性病人,會增加中暑心肌梗塞的機會,還有霾害、空汙的呼吸道疾病增加,也是不利於慢性病人和老人。在介紹大家夏季運動之前,要先知道運動的一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