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7 | Edvard Tam 你自問有創意嗎?如何不流於空口說的階段? 作者分享創意解難方法,主要根據Finke, Ward, and Smith(1992)的Geneplore模型加以概括。 創意 思維 More... 技巧 影響 有用 實用 實際 模式 解難 2017/11/06 | Edvard Tam 你自問有創意嗎?如何不流於空想吹水階段? 作者分享創意解難方法,主要根據Finke, Ward, and Smith(1992)的Geneplore模型加以概括。 創意 思維 More... 技巧 影響 有用 實用 實際 模式 解難 2017/06/06 | Edvard Tam 做事有沒有成果,不是知識技術高超就夠 作者強調一個人的努力是否帶來想要結果,卻往往取決於另一種能力,即如何找對方式去面對、回應、處理一般事情的能力。這類能力,假如我稱之為problem solving skills,甚至creativity,都仍然感覺太正規。有些人稱這些能力為common sense、good sense,人們在工作上面對實際事情,會發覺即使在專業範疇的事情上面,往往更講求common sense、good sense。但這些能力,偏偏沒有人教。 知識 科技 More... 人生 思維 技術 能力 結果 目標 處事 解決 2017/01/04 | Edvard Tam 若說佛教的主旨是慈悲,其實並不正確 作者跟朋友談及禪修中「喜」的觀念,藉此分享禪修與教佛思想的關聯,以及解釋不同意說佛教主旨是慈悲的一些理由。 禪修 佛教 More... 佛陀 宗教 正念 信仰 心理 2017/01/04 | Edvard Tam 若說佛教的主旨是慈悲,其實並不正確 作者跟朋友談及禪修中「喜」的觀念,藉此分享禪修與教佛思想的關聯,以及解釋不同意說佛教主旨是慈悲的一些理由。 禪修 佛教 More... 佛陀 宗教 正念 信仰 心理 2016/12/20 | Edvard Tam 幫助精神病人是否一定要吃藥? 作者最近跟精神病朋友的閒聊後,感歎精神病治療常有「濫開藥」的情況,藉此分享反思。 精神病 心理 More... 理論 藥物 病學 病理 2016/12/20 | Edvard Tam 幫助精神病人可以講道理的,不一定要食藥 作者最近跟精神病朋友的閒聊後,感歎精神病治療常有「濫開藥」的情況,藉此分享反思。 精神病 心理 More... 理論 藥物 病學 病理 2016/11/30 | Edvard Tam 情緒問題不是說「理性一點」就能解決 作者從個人經驗,解釋面對情緒出現問題的人,幫助的方式並不是硬求對方「理性解決」。 心理 精神 More... 健康 情緒 理性 2016/06/07 | Edvard Tam 【人生小語】真正的我,但何謂「真正」呢?開放改變吧 許多人說要「尋找真我、追求真我」,但作者告訴你:「我」一生在變,只是變成怎樣,何謂真我?不如接受改變,開放改變吧。 真我 自我 More... 測驗 心理 眼中 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