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eoiss

發表文章數:100

個人簡介

因為開的部落格「王立第二戰研所」英文簡寫是eoiss,不知道為什麼就被當成ID用了下來。目前在當流浪教師,晚上兼跑班上課,沒事幫產業界老朋友分析點數據,以交朋友為原則在網路上閒晃多年,把自己的閱讀心得跟想法寫在部落格紀錄。希望以後可以找到金主來開些弱勢教育補教中心,人偶而也要逆天而行一下。 部落格:http://blog.yam.com/eoiss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0/01/15 | eoiss

民進黨完全執政首要任務:消滅紅色滲透,緊抓「農、工、兵」三項話語權

民進黨若能在已經成熟的醫療、學術、社運的基礎上,將國家運轉的農工兵實務專家納入,就可以打破國民黨壟斷多年的話語權,達到長期執政、改善台灣體質的目標。而這一切的基礎,將會奠定在是否能夠堅定抵禦紅色滲透的前提上。

2018/03/19 | eoiss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中共必須爭取台灣,是為了避免「中國崩潰」

對中國來說,沒有台灣只是面子不見,但如果陸地的周邊緩衝區域都分離或是陷入內戰,才會真的傷筋錯骨。美國沒有興趣從台灣或是南朝鮮,發動一場分裂中國的大型戰爭,連促使中國分裂的想法恐怕都沒有。但是周邊的陸權國家呢?

2018/03/18 | eoiss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中國為了統一台灣拖美國下水,究竟要如何收尾?

政治的後果不能不考慮,我們假設中國真的想要為了統一台灣,也要跟美國槓上好了,那麼就得要考慮如果拖美國下水,之後要「怎麼收尾」。這點極為重要,筆者看這麼多年,沒看到半個人有去注意。

2018/03/12 | eoiss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打開地圖仔細看,台灣對中國的必要性不是正常戰略

台灣對中的必要性?沒有北邊的日本整串島鏈,光一個點是對美國起不了作用的,只會把自己的有生力量堆在台灣,被直接殲滅掉。但要同時間打掉日本的美軍基地,並殲滅日本海空自衛隊,還可以大軍登陸台灣並實質佔領?有沒有這麼美的夢?

2018/03/08 | eoiss

從戰略劇本編篡,分辨什麼是糟糕的戰略規劃

軍盲的問題不是找工具出錯,是想定有錯。戰略家的好壞,差別就在想定上,因為對狀況的掌握,是戰略的第一個要求。當我們面對解放軍主要攻台想定軍隊的作戰法有清晰的了解,根據這想定出的劇本才有可行性。 

2018/03/01 | eoiss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善用「然後呢」三個字,你就會想通台灣對中國的必要性

正常的戰略家會去想到這種下一步,「只是不見得會想講而已」,因為下一步的想像空間太大,沙盤推演很不切實際,但你必須要算,算多算少而已。好比習近平把收復台灣當歷史任務,他難道不知道真給他打下來,後面問題可能更多嗎?

2018/02/27 | eoiss

「無條件收入」想法很有趣,可是這三個問題要怎麼解決?

筆者大致看過無條件收入論點跟想法,覺得這是個很有趣的概念。但有三個問題想跟大家討論:1. 錢從哪邊來,付錢的人甘願嗎?2 . 造成舊的階級衝突與新興階級的崛起要怎麼處理?3 . 全球化的年代要如何與他人競爭?

2018/02/13 | eoiss

從專家與體制的關係,談「政黨輪替」的奇怪幻想

在台灣,專家就是處理體制內很行,遇到現在這種全球性不景氣,換誰都沒辦法,因為文官只會那套。那你說換嶄新的、激烈的變革,找年輕有活力有創意的去做啊。說的簡單,納稅人的錢要給,計畫總要寫得出來吧?

2018/01/30 | eoiss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情報、劇本與路徑對我們應對現實狀況的影響

貼近事實很重要,是因為我們當代的人,會因為錯誤解讀歷史,而導致錯誤的結論,做出錯誤的決策,或是逼政客做錯誤的決定。為何筆者不斷強調組織的問題?因為沒有實際去接觸過這些政客,知道政治人物的盤算,面對不同的國際與經濟情勢,會做出何種判斷,我們怎麼可能會「簡單的用單一參數做決策」?

2018/01/25 | eoiss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無論軍隊還是企業組織,最簡單也最難的還是「累積信任」

要能夠成為一個足以受人信任的人,讓別人相信你不是一個會背刺的人。說來也是簡單,實際上碰到真實的利益在眼前,能夠忍住不被短期利益誘惑,願意撐到最後的人,真的不多。而能夠撐到最後的,主事者能否回應足夠的信任,也考驗著個人的品性跟信用。

2018/01/08 | eoiss

我用幾次親身經歷,告訴你為什麼台灣產業升級做不起來

產業轉型跟升級,聽來很簡單,做來很困難,有人事的干擾,也有技術的限制,還有資金的管制。確實很多老闆,都想要你免費弄給他,他坐享其成就好,但話又說回來了,我們自己何嘗不是?這世界上最不欠的,就是別人出錢幫自己升級的概念。

2018/01/03 | eoiss

戰略中的「摩擦」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個概念很重要?

摩擦是個很有意義的名詞,因為代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摩擦,物與物之間也會有,人跟物之間同樣也有。要理解並找出對策,紙上談兵毫無意義,必須要有實務經驗累積,以軍隊來說更需要實戰經驗來修正理論。

2017/12/22 | eoiss

打造融洽的軍民關係,不外乎「兩個目標、三個過程」

依照文武關係論,要讓台灣軍隊達到世界一流的標準,無外乎兩個目標、三個過程。透明開放、接受挑戰的兩大目標,開放外界實質監督、晉升標準透明化、軍隊管理企業化的三個過程。目前來說,連第一個過程都沒有。

2017/12/05 | eoiss

從過去兩個月的資訊,對近日國際局勢的綜合推測

沒有內線,就算有也不會公開講,以下整篇都是個人得到的資訊,消息來源可信度高,不過因為轉了一兩手,到筆者手上大概就是兩個月前的東西了。所以整篇的判斷,大概都是九月中的狀況,要拿來預測之後的,難度很高,請讀者不要過度推論。

2017/11/24 | eoiss

為何不公平的事一再上演?因為「只有你覺得」

你要真的改變,就得親自去看,理解這些你看不慣的文化習慣,到底是怎麼回事。知道了,才能了解改變的途徑跟手段,之後才有說服跟改變每一個人的可能。打一開始就用罵的,鼻子朝天高看人,覺得不進步就該淘汰就該去死,誰會理你。

2017/11/23 | eoiss

「對抗文化侵略」不是要納稅人出錢的藉口

政治力撐起的文化,就會因為政治力崩解而毀滅,台灣這邊就是現在進行式。別以為台灣人都忘記過去資訊封鎖年代,高等文化人的嘴臉長怎樣。

2017/11/10 | eoiss

不考慮工業化現實的改革良心,只是理論家關起門來的想像

台灣現在的民主化到了哪個階段?如果說是歐米,筆者還可以大致上說,有些地方已經漸漸後現代化了,也就是進入工業化的下一階段。但後現代就一定是那些理論家想像的?筆者其實完全反對,因為跟現實走向不合。

2017/11/03 | eoiss

回首過去帝國的興衰,談談隔壁國家的未來

中國終於要進入國家體制化的階段,脫離效忠各地大名與諸侯的時代,這對台灣來講算是好事,其他國家也不見得會反對,用不著幻想大家都想要裂解中國。讓中國和平演變到正常可溝通的國家,遠比讓東亞中東化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