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9 | 陳方隅 比選舉口水更值得討論的事:研究報告可以拿來當學位論文嗎?為什麼這麼多政治人物想要洗學歷? 我們對於學術倫理的標準都已經沒有這麼嚴了,再加上學術這行的行內人,其實都知道很多政治人物去讀碩班是怎麼一回事,如果我們又要把一些明顯出包的事情講成「都沒做錯事」,很難讓了解學術運作的人信服。 論文 抄襲 More... 自我抄襲 林智堅 學術倫理 研究報告 洗學歷 2020/12/07 | 陳方隅 拜登主政下,對中鷹派有發揮空間,但台美關係會低調一段時間 拜登主政下,對中國強硬的「鷹派」人士會有發揮空間,但人數可能會比川普政府還要少一些,對中國的強硬制裁政策很可能會減少。而所謂多邊關係以及與盟友修復關係等方面,也是需要長時間的調整與討論,目前仍然需要觀察中國政策後續走向。 2020美國大選 拜登 More... 川普 外交政策 共和黨 民主黨 進步派 對中政策 美中關係 2020/08/30 | 陳方隅 為何蔡政府會選擇這個時間點開放美豬、放寬美牛進口? 台美雙邊貿易協定的談判卡關許久,其中最重要的議題就是美國豬肉和牛肉的進口問題。蔡總統迅速出手定調開放,移除了談判的障礙。本文分析背後的關鍵因素,可能面臨的衝擊,以及台美自貿協議的意義。 台美FTA 美豬 More... 美牛 貿易談判 台美關係 中美關係 外交 蕭美琴 蔡英文 自貿協議 2020/06/12 | 陳方隅 柯文哲說台灣「一黨專制」是真的嗎?我們來看看政治學的專業定義 柯文哲批評台灣已經是「一黨專政」,但後來又說這些名詞不重要。到底什麼是一黨專政?什麼是一黨獨大?台灣符合這個狀況嗎?柯文哲曾說過很多次要「尊重專業、實事求是」,也強調科學的精神,那麼就讓我們從政治學的專業角度出發來解答以上的問題。 民粹 民主 More... 獨裁 一黨專政 柯文哲 罷韓 藍綠 比例 政治學 2020/01/06 | 陳方隅 到底誰才(不)在乎國軍,泛藍政客們是在哈囉? 泛藍陣營現在整個疑美、親中,面對充滿侵略企圖的鄰國,台灣人必須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自我防衛 國防 More... 心防 心理戰 疑美論 兩岸關係 國軍 吳斯懷 葉毓蘭 國民黨 中共 中共同路人 2019/11/09 | 陳方隅 台灣挺香港並非「天上掉下來的槍」,而是面對中國威權擴張的價值共識 國際媒體對台灣人看香港反送中運動總有些迷思,認為這是可以拿來「選舉操作」的事或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但維持自由的生活型態,是台灣人們的共識,這也是香港人們在爭取的主要訴求——台灣與香港之間對於這樣的理念,是具有高度共識的。 反送中 香港 More... 兩岸關係 民主 自由 法治 選舉 撿到槍 2019/10/20 | 陳方隅 韓國瑜取消赴美「面試」,等同國民黨放棄跟隨美國外交政策 這次的大選對台灣來說,或者說對國民黨來說真的非常不一樣。這會是首次台灣主要大黨候選人不到美國去進行拜會,簡單來說就是放棄面試機會。這也會是首次,國民黨公開地放棄跟隨美方外交政策大原則。 台美關係 外交政策 More... 韓國瑜 美國政治 美中台關係 蘇起 一中原則 2019/09/21 | 陳方隅 蔡英文的博士學位有問題嗎?關於「博士論文」你該知道的幾件事 最近蔡英文總統的博士學歷和論文又再次面臨許多質疑(幾年前已經吵過一輪,現在又重新再來一遍),正好趁這個機會來告訴大家到底博士論文的性質和取得過程是什麼。 蔡英文 彭文正 More... 倫敦政經學院 博士學位 博士論文 2019/07/22 | 陳方隅 旺中集團捍衛(假)新聞自由 旺中集團已經變成名符其實的「中國」媒體,種種離譜的行徑幾乎是沒有受到任何限制。台灣近來開始針對國安相關法令做修正,也開始討論要如何因應資訊戰。我們很需要民主保衛機制。 資訊戰 輿論戰 More... 中國因素 銳實力 旺中集團 言論自由 蔡衍明 國台辦 韓國瑜 假新聞 大外宣 國安五法 外國代理人登記法 2019/05/11 | 陳方隅 民進黨初選中場點評:蔡賴之爭誰將(該)勝出? 民進黨初選的民調時程大約將在五月底舉行,目前大概進行了一半左右。雖然媒體焦點大都放在國民黨到底會派誰,但執政黨方面的態勢仍相當值得關注,因為當中也牽涉到一些關於憲政制度的討論和快速變化的政治局勢。 民進黨 賴清德 More... 蔡英文 黨內初選 2020總統大選 2019/04/08 | 陳方隅 台灣人的自我防衛決心,遠比大家想像得還要高 長期以來都有一種聲音是說,台灣人不想自我防衛、很多人又很愛談台獨去刺激中共、惹中國不開心。因此我們拿出先前團隊合作設計的調查資料告訴大家:台灣人的自我防衛決心,遠比大家想像得還要高。 自我防衛 維持現狀 More... 反統一 反侵略 解放軍 兩岸關係 軍購 民主支持 2019/03/08 | 陳方隅 婦女節反思性別平權:以「性暴力」比喻兩岸關係有什麼後遺症? 三月八日是國際婦女節,這是為了紀念婦女權利運動而設立。本文藉著婦女節與讀者談談兩個性別相關的主題。 女性主義 婦女節 More... 歧視 厭女 仇女 兩岸關係 性暴力 性別平權 2019/02/15 | 陳方隅 「合法但不合理」的過勞工時,讓台灣成為大型絕命終結站 罷工是勞動權益當中重要一環,他們爭取的勞動條件改善也絕非只為了自己。目前社會大眾對罷工的本質和目的還是多所誤解,希望這次事件能夠引起更多討論。 罷工 華航 More... 機師工會 長榮 華航機師罷工 排班方式 休息時間 2018/10/25 | 陳方隅 從喜樂島「反併吞」遊行國際報導,看兩岸關係風向轉變 喜樂島聯盟舉辦的遊行,從國際媒體上被報導的數量和質量來看,都可以顯示出全球對於中國和兩岸關係的態度,已經出現非常大的轉變。台灣必須要認清楚世界局勢以及接下來的機會和挑戰。 中美關係 川普 More... 台美關係 公投 喜樂島聯盟 反併吞 獨立公投 國際媒體 2018/09/15 | 陳方隅 誰逼死了外交人員?巨嬰國民,媒體及背後的嚴重國安危機 外交人員承受極大的身心壓力,來自於:1中國打壓、2不明理的媒體炒作輿論、3組織文化以及沒肩膀的長官。這樣的狀況背後已經是嚴重的國安問題。 外交部 駐日代表 More... 謝長廷 關西機場 急難救助 蘇啓誠 2018/09/10 | 陳方隅 「巨嬰之國」台灣:別再把外交使館當旅行社和保險公司用 外交人員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卻絕對不包括各種不合理的急難救助。每到天然災害人們就開始辱罵外交人員,這是不成熟的巨嬰表現。然後,什麼時候大家才可以不要再拿假消息來吹捧中國呢? 外交 日本 More... 謝長廷 急難救助 巨嬰國 外交部 大阪 2018/04/30 | 陳方隅 台大校長遴選案:為何「拔管」?誰又應該負責? 台大今年初選出管中閔為校長,但為什麼他當不成?這四個月以來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事?這件事情真的傷害了所謂「大學自治」嗎? 管中閔 大學自治 More... 教育部 兼職 學術倫理 抄襲 拔管 佛系 2018/04/11 | 陳方隅 竟然相信中國的農場文,我都不知道要怎麼教小孩了 外國的月亮真的沒有比較圓,不要再相信那些來路不明、且內容問題一堆的網路農場文章。被有心人士騙歸一碼事,真心相信了錯誤扭曲的訊息,小孩可能還會愈教愈糟。 狄鶯 孫安佐 More... 內容農場 假新聞 教養 孩子,外面世界絕不會輕易原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