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放映週報

發表文章數:152

個人簡介

《放映週報》,國內第一個以國片和獨立製片訪談、報導與評論為內容基幹的網路電子報,現由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發行。作為台灣獨立電影之聲的先鋒,我們以深入訪談與分析性觀點展現台灣電影不斷的生命力,提供主流及非主流電影迷們更多電影視角。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2/07/22 | 放映週報

【紀錄片】《草原上,我們開始跳舞》:如今那裡只剩一片平整的綠,以及「華山草原分屍案」的陰影

紀錄片《草原上,我們開始跳舞》(2022)以三位野青草民——多次舉辦遊行展演的發起人莊奕凡、一同以木棧板創建自治區的舞者「平底鍋」、受自治區吸引而來的藝大學生「六雨」——的故事為軸,不只撥開陰影,為一座城市記憶草原曾經如何綻放,更將死亡置於前景,試圖打撈這一群背負死亡刻痕、活下來的青春信存者。

2022/07/15 | 放映週報

【專訪】《少年吔,安啦!》高捷:在別人那邊沒得到的尊重,侯導這邊都給足了

《少年吔,安啦!》片名怎麼來?高捷回憶取片名的過程,要講少年,又要講毒品,「那時候有一家店,叫做『下港吔羊肉爐』,坤哥看著招牌就發想,『下港吔、少年吔?毒品,來個雙關語,安啦......』,所以就叫做《少年吔,安啦!》。」談起拍攝往事,信手拈來都是典故。

2021/12/28 | 放映週報

【致憤青.文協影展】專訪策展人楊元鈴:我希望透過電影,與百年前的文協對話

我們並不是直接連結文協,而是用「致憤青」的概念向文協致敬。文協的重要性也不僅止於其成立並運作的20至30年代,更是文協發起人對於台灣人自決意識的提倡,直到現在都還被討論。所以,本次影展便以「對理想的時代對望」來發想策畫。

2021/11/17 | 放映週報

【串流大人物】犯罪懸疑動作劇集《逆局》主創團隊:架空城市讓創意自由,顛覆觀眾對類型劇的既定想像

《逆局》始終不離對商業類型的敏銳把控,也處處可見主創團隊回歸角色的人本思索。本期《放映週報》邀請《逆局》監製楊以苹、製作人陳亮材和雙導演莊絢維、陳冠仲齊聚一堂,與我們一同分享這齣年度期待之作的創作始末。

2021/10/07 | 放映週報

樂得嘴巴咧開開:羅馬尼亞導演哈都.裘德的《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

看《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絕對不能遲到進場。否則你摸索著找到座位前,恐怕會被別人用雨傘「頂」好幾下。電影一開場,就是毫無恥度的業餘A片。結果A片的女主角,艾咪,竟是一個歷史老師。故事很簡單,就是這個A片不知怎麼流傳到網路上,艾咪面對憤怒的家長們,努力挽救即將被開除的命運。

2021/09/24 | 放映週報

2021金穗獎學生劇情片解析:台灣短片創作悄悄蛻了一層皮,某些成長變化正在發生

本屆作品已經自行跳脫題材相似的窠臼,我也打算換種方式來寫片單評介,這次,讓我們先放下策展邏輯和故事元素分門別類法,改從創作與製作面的「敘事框架與策略」切入,解析今年「學生劇情片」單元入圍作品。

2021/09/12 | 放映週報

針對國家影視聽中心的「台語片資料查證稿」,我有些考究經驗與建言可供參考

自己多年來曾以不同崗位參與香港電影資料館的《香港影片大全》編目工作,無論就片目內容及很多技術性細節,都有些經驗和想法。看著這份「台語片資料查證稿」,也有些想法可以提出來討論。

2021/08/19 | 放映週報

【影評】《人聲》:阿莫多瓦「反常合道」的晚期風格,蒂妲史雲頓的表演近乎完美

無論是圓熟之作,或者反常合道的晚期風格,都還期待著對過往作品的反轉與突破,在創作生涯持續遞進的所謂境界。阿莫多瓦還卻在《人聲》之中繼續大肆自我重複,置入各種個人標籤,同時在太過精準的表現之中展露著失控的恐懼。

2021/08/08 | 放映週報

【影評】重探程偉豪早期三部短片,是什麼讓他成為商業類型片當紅名導?

重新觀賞程偉豪的三部早期作品,仍帶來程度各異的感受與刺激,且能與程偉豪一貫「反轉類型嘗試」之風格定位做出呼應。在程偉豪風格特色逐漸於商業院線修練完備之際,重探其短片作品,或為正當其時。

2021/06/26 | 放映週報

【影評】中國奇幻商業大作《超級的我》與《刺殺小說家》,票房表現為何大相徑庭?

《刺殺小說家》與《超級的我》的創新之處正在於,當它們戮力於尋找故事中的「異」時,對於所謂「異域」的建構已不再侷限於具象的地理異世界,而跨足到對時間、意識與存在的抽象思索。

2021/06/23 | 放映週報

【影評】《八佰》與《八百壯士》:兩岸政府分別透過「四行倉庫」表達什麼樣的民族認同?

1970年代的《八百壯士》是中華民國政府主導,一部透過言情元素點綴、潤飾的民族認同宣傳片;2020年代的《八佰》,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環境底下的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