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Daily地理眼

發表文章數:45

個人簡介

GeogDaily地理眼是一個致力於地理學傳播的媒體網站,我們希望打破大眾對地理只是背地圖的刻板印象,讓讀者瞭解地理學在理解當代動態世界的重要性。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0/08/11 | GeogDaily地理眼

當地理學家走進越南研究:一個台灣研究者的越南田野筆記

為什麼越南有不錯的防疫表現?除了越南曾經有SARS的經驗,民眾有很好的防患意識外,越南防治禽流感的經驗或許也是讓政府面對武漢肺炎等傳染病時,可以很快動起來的原因之一。

2019/11/08 | GeogDaily地理眼

水生生態系殺手:全球「死區」的優養化與生態浩劫

「死區」議題牽涉大規模的生物死亡及對於商業漁業的強大威脅,像是瑞典一處峽灣就曾因此造成許多底棲生物死亡,其物種豐度與數量減少至中間深度水層的三分之一不到。而死區更開始有全球擴散的現象。

2019/10/01 | GeogDaily地理眼

都市的淹水區在哪裡?突破天候限制的雷達影像告訴你

近年來由於極端氣候的影響,歷時短、強度高的降雨的發生愈趨頻繁,導致淹水等災害增多。而透過淹水時期的遙測影像,我們能夠快速地掌握淹水地區以縮短災害應變與介入措施。那要如何從影像中辨識出水呢?

2019/04/05 | GeogDaily地理眼

在機場捷運與娛樂相遇:從現代化的交通線,直達美好的旅遊購物線

真正提供機場捷運壓力測試的不是上下班的通勤族或出國旅客,反而是一年一度的跨年或演唱會人潮。這似乎暗示著機場捷運的「機場」成分,發生了質變。像是五月天在桃園舉行演唱會時,桃捷公司便打造「五月天彩繪列車」。

2019/02/26 | GeogDaily地理眼

小河川,大輸出:台灣山地集水區河川的碳輸出

「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大氣圈、水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之間不斷交換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那麼河川在整個碳循環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腳色?小型的山地集水區又為何會引起國際科學家的關注?臺大地理系黃誌川老師的研究團隊對此進行了一系列長期的河川監測,以下是我們的重要發現。

2018/12/20 | GeogDaily地理眼

複數的現代性:水、都市想像與基礎建設

The Fabric of Space: Water, Modernity, and the Urban Imagination(《空間紋理:水、現代性與都市想像》)一書,將「水」視為地景和基礎建設的關鍵,探討巴黎、柏林、拉哥斯、孟買、洛杉磯和倫敦六個大都市的案例,用以理解現代性、自然與都市想像之間的關係。

2018/11/28 | GeogDaily地理眼

移工記憶中的味道:台北車站印尼街的族裔地景

印尼街藏身於台北車站東三門附近,是一條匯聚了印尼風餐廳、日用品店、美容院和書攤的50公尺小巷,因為地勢下凹形成與外界隔絕的異國小社會。比起其他地區,印尼街更能吸引移工的原因在於多了店家的中介。此處的老闆因為來台灣較久的關係,逐漸成為年輕移工的指引及撫慰。

2018/11/21 | GeogDaily地理眼

移工記憶中的味道:台北車站印尼街的族裔地景

印尼街藏身於台北車站東三門附近,是一條匯聚了印尼風餐廳、日用品店、美容院和書攤的50公尺小巷,因為地勢下凹形成與外界隔絕的異國小社會。比起其他地區,印尼街更能吸引移工的原因在於多了店家的中介。此處的老闆因為來台灣較久的關係,逐漸成為年輕移工的指引及撫慰。

2018/10/26 | GeogDaily地理眼

「一帶一路」下的新疆城市近況:烏魯木齊與霍爾果斯

中國推動一帶一路不僅是要拓張國際市場,也是為了解決國內產能過剩的危機。我們實際到新疆地區觀察中國政府推動一帶一路的狀況,包含烏魯木齊與霍爾果斯。然而在烏魯木齊,隨處可見的不是強調貿易流通的標語,而是呼籲不同民族應齊心協力的宣傳口號。

2018/10/26 | GeogDaily地理眼

「一帶一路」下的新疆城市近況:烏魯木齊與霍爾果斯

中國推動一帶一路不僅是要拓張國際市場,也是為了解決國內產能過剩的危機。我們實際到新疆地區觀察中國政府推動一帶一路的狀況,包含烏魯木齊與霍爾果斯。然而在烏魯木齊,隨處可見的不是強調貿易流通的標語,而是呼籲不同民族應齊心協力的宣傳口號。

2018/10/21 | GeogDaily地理眼

椒麻雞和雲滇料理為何常見於台灣的泰式餐廳?

椒麻雞似乎是泰式料理的招牌,在臺灣幾乎每家泰式餐館都有這一道菜。然而有位朋友甫從泰國回來,卻發現椒麻雞並非普及的泰式菜餚。究竟為什麼椒麻雞卻常見於臺灣的泰式餐館呢?而在臺灣的泰國菜,為何也常與雲滇口味同時出現?

2018/09/19 | GeogDaily地理眼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張贊波眼中的「中國高速發展」

中國各省各地如火如荼地興建高速公路,中國紀錄片導演張贊波花了四年觀察高速公路的興建過程。其後出版了《「大路」:高速中國裡的低速人生》一書和紀錄片《大路朝天》。根據他的觀察,興建高速公路所面臨的問題,不單單只是交通問題。

2018/08/23 | GeogDaily地理眼

《物質政治》:從跨國石油管線的建造,看物質如何進入政治

《物質政治》作者Andrew Barry指出,以往對於石油的研究多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切入,但作者想要從打造石油的技術與政治過程,重新將物質帶入政治地理之中。書中以一條橫跨三國、長達1760公里的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管線作為案例。

2018/07/09 | GeogDaily地理眼

異域、孤軍、亞細亞的孤兒?泰國北部美斯樂的華人與茶產業

泰北美斯樂的人絕大多數祖籍來自雲南,是國民黨軍93師的後裔。因為國共內戰失利,他們從雲南撤退至緬甸,並在此繁衍了第二代。在此我試圖透過泰北的茶產業、當地華人茶家的生產與生活,譜出這群人如何改造其所賴以為生的邊境之地。

2018/06/27 | GeogDaily地理眼

三鶯部落:從遷移和抗爭中看見家的想像

長久以來,都市原住民面對政府壓迫、經濟剝削以及族群互動的歧視經驗,飽受負面且不符公平正義的待遇,也得不到主流社會的關注。一九九四年月臺北縣政府依防洪整治為由,通知大漢溪沿岸的違建戶搬遷,三鶯部落成為拆遷對象之一。

2018/05/27 | GeogDaily地理眼

酷兒地理學:同志夜店裡的Asia Pop和C妹文化

Asia Pop令第一次到G Star的我感到相當驚奇,因為台上的夜店客們個個對舞步相當熟稔,且彼此動作整齊劃一、默契十足。但在某些夜店客眼中,C妹之所以是不可慾望的(undesirable),其實是性別(gender)與性(sex)的評價共同交織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