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 稷安

發表文章數:106

個人簡介

理論上應該是要努力在學院裡討生活的人,但多半時間都耗費在與本業無關的雜事,以及不務正業的事後懊悔之中。經營部落格《偏執的喃喃》

最新文章

2017/10/19 | 翁 稷安

【Rave in Peace】虛假的日常

《日常對話》並不只是一部私密的電影,更非紀錄某種特別的人生,它以非日常的方式突顯了日常的虛假,也詮譯了日常應有的樣貌。在導演和母親的互動中,體現著每個家庭的普世面貌,以及每個人在社會結構和習俗制約下的無奈。

2017/10/16 | 翁 稷安

【慾望之味】務實甘苦人(下):專訪《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信堯

這種悲哀感是相對的,他進一步說:「真正的絕望,是無法翻轉,社會底層的人無法有翻轉的機會,好好唸書嗎?之後呢?還不是在幫人家數錢。階級根本沒什麼流動。」

2017/10/16 | 翁 稷安

【慾望之味】務實甘苦人(上):專訪《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信堯

他解釋,在運動過程中見識了太多墮落、沈淪,有些運動者當上了官,換了位置也換去了街頭上的面貌。環保、社會運動成為紙上談兵的議論,他無奈地問:「為什麼環保運動是在台北的咖啡廳吹著冷氣進行的?」

2017/10/02 | 翁 稷安

【Rave in Peace】《查維拉:女人別為我哭泣》:當我們聆聽孤獨

《查維拉:女人別為我哭泣》不是太複雜的故事,沒有誰能虛構一個比查維拉自己更充滿張力、傷痕的故事,如同他的音樂一樣,簡單樸素但通透有力。

2017/08/24 | 翁 稷安

【Fireball火球祭】在憤怒之中洞悉生命:淺談Brahman的音樂

就在這樣的指引下,我戴上了試聽機的耳機,對全然陌生的樂團按下了播放,然後......誇張地說,整個夜晚、人生就這樣改變了。

2017/08/16 | 翁 稷安

《尋找小津》:尋找小津還是尋找溫德斯

作為日本首都,東京已和小津的時代截然不同,溫德斯似乎刻意將兩個不同時代的東京進行比對,如果小津的東京是淡雅、溫暖,充滿韻味,那麼他所身處的東京,完全是另一座城市,擁擠混亂,滿佈著生硬的冰冷。

2017/08/09 | 翁 稷安

終點的風景:聯合公園曾揚起的新金屬風潮

聯合公園的成功,切斯特的歌聲居功厥偉,在重金屬各團的一眾主唱,他有最特別的聲音,既有尖銳高亢的爆發力,又有纖細脆弱的一面,使他們能跨出新金屬的界線。更關鍵的,或許是他的歌聲如此真誠,他唱出的不安、迷惘、無力、憤怒,都出自人生真誠的寫照。

2017/07/20 | 翁 稷安

在敦克爾克無英雄、無仇敵:作為歷史學家的諾蘭

最關鍵的,他重新挖掘、還原了一場被人們所遺忘的歷史事件,讓該事件的意義得以重新於世人面前閃亮。就這個意義而言,《敦克爾克大行動》讓我們看到的,不單只是那擅於說故事的諾蘭,而是一位作為歷史學家的諾蘭了。

2017/07/10 | 翁 稷安

【解嚴三十】在解嚴的紀念碑下

解嚴的宣佈是「國民黨試圖建立解嚴後制約政治遊戲的新規則」,國民政府所提出的「民主化」想法,「也就只是一黨專政的國民黨準備稍稍放權,讓近乎窒息的台灣社會有點自由的空氣,基本上頂多就是凸顯專制者的開明」。

2017/06/03 | 翁 稷安

《戰爭機器》攜手Netflix背城一戰

究竟布萊德.彼特和Netflix是新世代的創造者,抑或只是影壇的葛倫.麥馬洪團隊?在觀賞本片歷史詮釋的同時,也親歷本片對歷史的創造;不論何者,都說明了《戰爭機器》是今年不容錯過的影壇盛事。

2017/05/08 | 翁 稷安

懂得憂傷才會笑:桑貝逃避和懷疑的《童年》

一個男人去看醫生,說他很沮喪。人生是如此無情和殘忍。他說在這個充滿威脅的世界上覺得很孤獨。醫生說:「治療方法很簡單,偉大的小丑-帕里亞齊就在城裏,去看他的演出吧,你會振作起來的。」男人嚎啕大哭,他說:「可是醫生......我就是帕里亞齊。」

2017/04/19 | 翁 稷安

攻殼文化的源頭:重讀新版漫畫《攻殼機動隊》

如果有人想要僅僅基於《攻殼機動隊》(押井守,1995)的故事和對話去理解它對心身分裂的思考,這部片子就是含混不清的不成熟作品。但是由於它優美的多層次視覺文本,每一幀畫面都清晰表達了電影的主題,使得這一思考成功了。

2017/04/07 | 翁 稷安

一場重金屬音樂史的秀:巨斧時代的起落

台上同時五把吉他演奏,斧世代(Generation Axe)一詞,可以是對過去緬懷和回味,也可以是一斧劈下,開展出新未來的氣象,無論何者都值得在現場,不管結果為何,至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起落。

2017/03/31 | 翁 稷安

阿鼻劍斷俠客亡:悼漫畫大師鄭問

鄭問創作生命的起落轉折,就像他自己作品的寫照,試圖在不可逆的大環境中,衝決網羅,即便渾身是傷,結局悲愴,但活出了自身獨特的風度神采。

2017/03/25 | 翁 稷安

《金爆內幕》:真實和虛假的黃金夢

「真實」有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更何況是如此荒誕離奇的「真實」。然而本片最引人省思、扣動人心的,反而是那與「真實」完全無涉的「虛構」層次。

2017/03/11 | 翁 稷安

《無名英雌》:如何在激烈的時代說一則膚淺童話

「平凡」並非「平板」,片中大小衝突一切都化解地如此順利、理所當然,在那民權運動對立最尖銳的年代裡,電影裡有意無意地輕輕帶過,連帶也讓三位女主角爭取自身權力的舉動,失去了歷史的重量,她們所面對的壓力和煎熬,被壓縮成一則膚淺的童話。

2017/03/09 | 翁 稷安

《關鍵少數》:如何在激烈的時代說一則膚淺童話

「平凡」並非「平板」,片中大小衝突一切都化解地如此順利、理所當然,在那民權運動對立最尖銳的年代裡,電影裡有意無意地輕輕帶過,連帶也讓三位女主角爭取自身權力的舉動,失去了歷史的重量,她們所面對的壓力和煎熬,被壓縮成一則膚淺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