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 | 芭樂人類學 選課常因沒有考試、比較輕鬆,「社會實踐課」如何讓學生動起來? 筆者認為社會實踐課程的學習層次感是學生真正成為行動者的關鍵。台灣的大學系統基本上都非以社會實踐為辦校願景,而是逐漸增加這個教育目標,也因此在原有的課程中(例:服務學習、防災、飲食文化、社會與文化等)加入社會實踐元素。 社會責任 教育部 More... 國科會 社會實踐 台東大學 通識課 社區營造與產業發展 課程設計 2023/04/10 | 芭樂人類學 民防作為一場公民運動:拒絕「首戰即終戰」的戰爭之框,將「心防」視為備戰關鍵 在和參與過不同民防訓練的報導人對談中,許多人印象最深刻的即是「見證他人和自己同樣關心台灣的防衛議題」這件事。民防訓練行動之中所不斷強調的互助概念,使得在平日缺乏集體防衛感的社會氛圍之下,建立了民間自主的集體防衛意識與信任。 戰爭 台灣 More... 民防 公民社會 防災 國土防衛 冷戰 美國 外島 金門馬祖 防衛意識 心防 2023/04/03 | 芭樂人類學 它既非人工,也不是智慧:人類學家和ChatGPT合寫了一篇AI警世文 網友實測,問到不當言論或是相對政治敏感的話題時,ChatGPT一開始的確會拒絕回應。但只要反覆繞道提問,便很容易讓ChatGPT說出不當言論。原因很簡單:AI本身並不具備倫理概念,如同惡意在網路媒介上總是會被增幅放大,作為黑盒子的AI機器人,其增幅效果可能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ChatGPT OpenAI More... 人工智慧 AI 錯誤訊息 語言模型 對話機器人 倫理概念 人工標記 資料集 自動化 能源耗損 剛果 2023/03/24 | 芭樂人類學 異文化下的技藝學習:世界各地都有廚藝學校,為何選擇到法國? 因為日常生活中對於法國當地飲食的了解和探索也是他們會選擇到法國學習「法式料理」和「法式甜點」的原因。料理和甜點的製作技術是構成飲食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是屬於文化的一部分,僅是對於技術和知識的了解是不夠的。他們仍需要去了解法國飲食背後的精神和哲學。 法國 廚藝學校 More... 法式餐廳 飲食文化 課程安排 實作課程 法文課 品酒課 日常生活 法國料理 2023/03/19 | 芭樂人類學 台灣流行音樂史上被忽略的一章:60年代的「阿哥哥」風潮 我覺得6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阿哥哥風潮是在一種被默許又監控、實驗但又有幾分經驗、想要解放但又不能縱欲的曖昧情境下進行的,而反映出來的就是一種平直、收斂的節奏感。往後,這將會深刻影響台灣流行音樂發展的走向,也讓我們在70/80年代的迪斯可、90年代的嘻哈有著不同的面貌。 流行音樂 節奏感 More... 阿哥哥 a go-go 夜店樂舞 Whisky a Go Go 節奏藍調 姚蘇蓉 搖滾樂 韓國 申重鉉 美軍 2023/03/04 | 芭樂人類學 誰在非洲發明了東亞功夫?如何撰寫武術「真正」的歷史 阿里師傅講武術的真正歷史或原始來源,不僅僅挑戰了我們如何理解非洲和亞洲中間文化交流歷史的敘述,也挑戰了我們如何將「非洲」和「亞洲」視爲互斥的文化並地理範疇。 坦尚尼亞 巴加莫約電影和武術 More... BAFIMA 空手道 中國武術 東亞武術 全球化 非洲國家 2023/02/06 | 芭樂人類學 從「阿帕契」到「1.35倍」:饒舌美學與族群意識的碰撞與共存 饒舌歌手已經很難以純粹的「文字遊戲」為自己的創作開脫,因為饒舌早已不再純粹,而即使是無心、只是為了押韻或敘事手法而聯想出來的字句,也永遠會被相關群體聽見而有超越原本創作意義框架的反應。 美國 流行文化 More... Apache Jump On It The Sugarhill Gang 饒舌樂團 印地安人 黑人音樂 原住民 Indian Girl 創作美學 文字遊戲 身份政治 大嘻哈時代2 加分制度 饒舌 2023/01/26 | 芭樂人類學 【書評】林徐達《在奇幻地》:當思覺失調者做了一個夢,人類學家如何知道是夢還是幻覺? 當思覺失調病患做了個夢,人類學家當然把它當作夢來聽,但是醫療案例可能會讓他另外以幻覺的臨床多樣性來重新理解這個故事。在這麼多拓樸式的醫療田野現場中,我們看到林徐達老師一直在讀者身邊說故事,帶我們走入許多過去看不到的機構處境。 在奇幻地 林徐達 More... 精神醫學 醫療機構 人類學 田野研究 詮釋人類學 疾病歸因 精神病院 民族誌 思覺失調 Janice Jenkins 報導人 臨床多樣性 書評 2022/12/19 | 芭樂人類學 《哈勇家》中的和解內涵:說真的,泰雅族的Gaga與Sbalay真的教了我很多 其實,我看完這部片子得到的並非僅是一種影評式的感受而已。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片中的部落場景「南山」(Pyanan)這個地方,有我許多的生命回憶,是我認識泰雅人與文化的重要啟蒙地之一。 哈勇家 gaga More... 泰雅族 家族關係 南山 馬告國家公園 司馬庫斯 高麗菜 Sbalay 入山儀式 2022/11/24 | 芭樂人類學 遏止歪風還是限制創意?《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的保護與約束難題 從「原創條例」施行以及運用至今的狀況來看,雖然保障部分台灣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創作,但同時也造成原住民族以及部分創作者的限制。若在不更動法條內容做到改善此情況,可能需要熟悉法規以及原住民族文化的中介組織,輔導原住民族提出智慧創作的申請,以及媒合協調創作者與族人之間的創作授權。 原住民 娛樂產業 More... 原住民基本法 原創條例 刻板印象 文化濫用 藝術創作 北投女巫 蜉蝣之島 巴奈與月 河神撒瓦-霞山靈徑 圖像創作 雲之獸 2022/11/20 | 芭樂人類學 部落長者的幼兒園?超越時空的「文化健康站」實踐方案 因為這幾項問題,讓文健站在行政規範中逐漸遠離了因地制宜的原則,其實最缺乏因地制宜的並不是原鄉部落與都會新聚落在環境、資源、需求、現代化的差異,而是不同族群文化、不同宗教、社區內不同協會、不同跨部落的社福組織,經由一套統一的作業規定引導服務內容而出現的問題。 文健站 長照政策 More... 運動量 志工招募 原住民 傳統醫療 食療 台東縣 2022/09/14 | 芭樂人類學 從石幣到比特幣,貨幣的價值起源、交換範圍始終是令人深思的有趣案例 儘管當前雅浦的石幣已經失去貨幣功能,而成為地景的一部分,石幣依然在人類貨幣史上佔據特殊地位。長期研究航海考古與雅浦帛琉前殖民期往來的考古學家Fitzpatrick認為:雅浦的石幣和當前的比特幣有顯著相似處。 雅浦島 石幣 More... 通貨膨脹 人類學 比特幣 密克羅尼西亞 2022/09/12 | 芭樂人類學 《尋找尊嚴》:一個抵抗壓迫,同時自我毀滅的美國內城底層世界 閱讀此書,我們終於能夠用一種跨越種族的、白話的、同情乃至同理的,卻又感覺受騙的心情;有機會深入了解性暴力的養成,以及那不忍卒睹的集體輪姦少年儀式,哪怕它已經被化為文字。 尋找尊嚴 民族誌 More... 性暴力 吉巴羅 性別化主體 東哈林區 街頭文化 殖民經驗 辦公室文化 波多黎各人 藥物經濟 家庭暴力 Philippe Bourgois 2022/09/10 | 芭樂人類學 淺談東亞城市文化地景:何謂「地景」?如何從地景研究中探索「日常生活」? 任何物理空間都不是理所當然存在在那裡的,我們所見的「地景」是過去人與空間關係互相調合下所留下可被我們所見的景象,而這個地景在不同時代中不斷競爭、變動、接受或發起挑戰。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需要考慮政治過程,即空間與人類變遷過程中的權力關係。 人文地理學 地景 More... landscape 視覺 人類學 風土地景 研究方法 東亞 都市文化 權力關係 日常生活 Paul Groth 文化地景 2022/09/04 | 芭樂人類學 走進Kiss舞廳的人類學家:重新尋訪台灣迪斯可與熱門音樂、嘻哈的系譜 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確實有一段風光的迪斯可年代,不僅是出現在舞廳中,也體現在流行音樂的聲響上。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往前追溯到50年代「熱門音樂」樂團前輩的努力,也對之後台灣嘻哈音樂的形成有著幽微的影響。 嘻哈 音樂文化 More... 舞廳 夜總會 流行音樂 王祥基 熱門音樂 迪斯可 2022/07/28 | 芭樂人類學 台灣西式早餐店日常實踐:得來速、點餐外帶或內用,店員與顧客或快或慢的共舞節奏 早餐店的運作和準備一切都圍繞著不同的顧客型態而有不同的應對。在田野的過程中,店家對於不同點餐方式的客人也需要有不同的服務方式。而其中差異最大的莫過於對於等待時間的差異性。 旅館早餐 中式早餐 More... 飲食人類學 早餐 早餐店 田野調查 得來速 內用 飲食需求 2022/07/22 | 芭樂人類學 菸草文藝復興:「你今天抽qungtsuy了嗎?」,大鳥部落的當代菸草實踐 當市場全球化的衝擊使台灣菸田陸續轉作,走向消逝之際,大鳥部落依然保有小規模的菸田地景,維持自種和自用的習慣,過去無法發展為商業銷售的劣勢,反倒得以維持一個不受打擾的空間,以日常的狀態延續。 菸草文化 菸斗 More... 大鳥部落 人類學 田野工作 社交媒介 屏菸1936文化基地 奇美原住民文物館 阿美族文物館 菸城散步 全球化 2022/06/28 | 芭樂人類學 跟著排灣族農事曆說族語、學農事、觀自然,讓我們一起掉入「陷阱」 每當文健站的長者坐在涼亭上,便積極地教導晚輩如何整地、疏苗,有條不紊地指揮著田園中的工作,並於休憩時刻暢談他們兒時陪伴長輩務農的記憶,甚至侃侃而談當年出外打拼、光榮返鄉建屋的過去。透過共耕,我們收穫的不僅是關於農業的知識,更感受到一場跨越時空的交流正在發生。 啦里吧 文化健康站 More... 排灣族 農事曆 照服員 文健站 長者 文化照顧 農耕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