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發表文章數:399

個人簡介

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NOW健康》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適用於0到100歲以上。基因與生俱來,體質後天翻轉;打造長壽體質,就從《NOW健康》開始。【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盡在:NOW健康】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3/05/21 | NOW健康

不想要自然產怕鬆弛沒性趣?醫師:剖腹產一樣會鬆弛

如果產後遲遲無法開機,必須檢視是心理或生理的問題所造成,若是照顧寶寶身心疲憊,建議先生一起幫忙分擔家事或照顧寶寶,或尋求心理諮商;若是陰道鬆弛、乾澀困擾,沈思宏醫師建議,可藉由陰道雷射、PLT凍晶等療程加以改善,鬆弛情況嚴重者則必須採取陰道緊實手術,切除縫合後有助提升肌肉支撐力。

2023/05/05 | NOW健康

腸病毒疫情升溫:重症有何徵兆?孩子不舒服不吃東西怎麼辦?

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台灣已有2、3年並未出現腸病毒大流行,家長應該提高警覺,多使用漂白水來清潔及消毒環境,降低感染機率,並叮嚀孩子要戴口罩、勤洗手,以預防腸病毒感染。

2023/04/27 | NOW健康

吃飽就想睡?這三類食物害你腦部缺氧,造成「食物性昏迷」

很多人吃完飯後,經常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念書或工作。台大生物產業學系講師洪泰雄表示,這是食物性昏迷現象(Food Comas),在食用大量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與高糖分的食物後容易發生。同時攝取過多蛋白質也容易發生此現象。

2023/04/14 | NOW健康

足底筋膜炎「只痛腳底」是迷思,醫師親授四招居家緩解運動

足底筋膜是1片的而非1個點,因此會出現多個疼痛位置。大部分的人疼痛出現在腳跟中間,一部分則可能痛在腳底側邊,甚至痛到內外側腳踝,或出現阿基里斯腱的疼痛。每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生足底筋膜炎,高危險因子包含過度使用、體重過重、先天性扁平足或高弓足及身體退化等因素。

2023/03/24 | NOW健康

睫毛滋養液小心暗藏禁用的前列腺素衍生物,用錯恐發炎又掉毛!

擁有濃密捲翹的睫毛,一顰一笑之間散發超強魅力,這是許多女生的願望,不過,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提醒,部分號稱可以促進睫毛增生的產品添加藥物,如長期使用,容易引發接觸性皮膚炎、毛囊炎,甚至掉睫毛。

2023/03/15 | NOW健康

鞋子穿太緊小心造成「甲溝炎」,不想拔指甲有其他治療方式嗎?

甲溝炎的發生是多重因素環環相扣的,最常見的是穿太緊的鞋子導致趾甲變形,例如:尖頭皮鞋或高跟鞋,就會因擠壓造成趾甲變形;而常接觸過敏原或刺激性物質,例如:美髮業者、家庭主婦(夫)、務農者或園藝工作者等,經常接觸髒水或清潔劑,導致指甲和肉間的薄模消失,細菌就會長驅直入,進而造成甲溝發炎。

2023/01/23 | NOW健康

寒流來襲出現耳鳴、眩暈?直系親屬中有三高病史需留意

若是單純只有耳鳴症狀,1年4季的發生率基本上相差不大,不過到了秋冬季節天氣轉涼,正是許多病毒的好發季節,有些人會因為內耳受到病毒感染而產生耳鳴加眩暈症狀。冬季更是好發鼻子過敏的時候,鼻黏膜腫脹,使得耳咽管阻塞,也會誘發耳鳴。

2023/01/19 | NOW健康

醫師盤點造成「陰道鬆弛」五大原因,和性行為頻繁程度有關係嗎?

一直以來流傳著某個都市傳說,認為女性的陰道鬆弛程度與性行為的頻繁程度呈正相關,性行為愈頻繁,陰道就會變得愈鬆弛,不過事實上並非如此。無論性行為頻繁與否,當女性在性行為過程中出現排氣聲,或者打噴嚏、大笑、提重物時,出現漏尿的情況,這才是真正陰道鬆弛危機,代表該諮詢專業醫師進行檢查和治療。

2023/01/03 | NOW健康

冬天嘴唇乾裂多喝水、擦護唇膏沒用? 皮膚科醫師糾正NG保養觀念

對於嘴唇保養上,一般外界均認知需要擦護唇膏來改善唇部乾燥問題,但有時擦了護唇膏仍好乾,對此,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表示,大部分的人使用護唇膏次數不足,可能只有在早晚塗抹1次而已,想要護唇其實每1至2小時就要補護唇膏了。

2023/01/02 | NOW健康

皮膚科醫師的換季保養攻略:冬天也要防曬,乳液怎麼挑先搞清楚肌膚特性

秋冬時皮膚較容易乾癢,有時不注意保養,太乾也可能長痘痘,因此洗完臉一定要塗乳液加強保濕。乾性肌膚的人建議選擇霜狀的產品,油性肌膚適合水狀及凝膠狀的保濕品,敏感性肌膚者則注意別使用內含太多香料及酒精的保濕產品。另外在夏天出門要防曬,冬天出門也需要防曬嗎?

2022/11/23 | NOW健康

過敏鼻子發癢其實是神經在作祟,想避免復發終結困擾可以怎麼做?

過敏性鼻炎和感冒症狀相近,都可能產生流鼻水、鼻塞等症狀,有時不易區分。簡單來說,感冒是因病毒感染造成,嚴重甚至會出現發燒;鼻過敏患者通常不會發燒,但可能合併眼睛癢、起皮疹等。感冒往往7至10天可好轉;鼻過敏除非透過治療、手術或排除過敏因素,否則症狀不會消失。

2022/11/20 | NOW健康

生理期通常一週結束、流失血量共約100毫升,週期天數差異很大時應提高警覺

觀察月經週期以及經血量,是判定子宮健康的重要指標。劉宥成醫師說明,大多數人1次生理期出血量在100毫升上下,一般會有1、2天有明顯出血。如果已使用夜用型衛生棉,但仍在1到2小時內就全滿,代表可能有經血量過多的問題。

2022/10/31 | NOW健康

植物肉擁有完整蛋白質但鈉含量較高,有慢性病者攝取要小心

植物肉又被稱為「未來肉」、「人造肉」,是運用植物蛋白質所製成的「肉品」。王姵棋補充,許多廠商推出植物肉產品,為了口味,鈉含量會稍微高一些,像是一片植物肉的肉排,可能有300多毫克的鈉,因此在吃植物肉時需要特別注意。

2022/10/24 | NOW健康

中醫師提示「三要二遠離」原則,幫助孕婦提升免疫力對抗病毒

許多孕媽咪深怕染疫對胎兒造成影響,加上孕婦的免疫力比平常人低,又是確診的高風險族群,尤其進入第3孕期的媽咪們心肺負荷加重,所以在第3孕期的風險也相對更高。為了讓孕婦可以安全度過疫情,中醫師周宗翰提出「3要2遠離」的原則,讓媽媽在日常中可以增進免疫力,成功對抗病毒。

2022/09/08 | NOW健康

營養師傳授正確的烤肉順序,中秋健康吃不用怕「身陷膩境」

一份高脂肉類(3指寬大小)熱量約120大卡,一份低脂肉類熱量約55大卡(內臟雖為低脂肉類,但膽固醇含量較高),同樣的一份肉類卻相差65大卡,如此選擇可以減少過多油脂攝取,相對也就減少熱量的攝取。

2022/08/17 | NOW健康

喝銀耳湯補充膠原蛋白? 營養師:吃這些食物才補得到

實際上,膠原蛋白多存在於動物中,以豬腳、蹄膀、魚皮、海參、魚肚、軟骨等食物含膠原蛋白較多,但吃多了攝取過多熱量反而容易造成身體負擔,每週以不超過3次為原則。

2022/08/12 | NOW健康

高溫悶熱下體分泌「豆腐渣」,使用陰道栓劑遇月經怎麼辦?

許多女生都有過陰道發炎、搔癢等難言之隱,除了口服藥物,還會使用陰道栓劑,但月經期間可以使用陰道栓劑嗎?

2022/07/27 | NOW健康

二次染疫身體再度發炎血栓機率大增,三高患者需特別留意

侯盈仲醫師補充,由於動脈血流快速,血小板不容易沉積附著,因此血栓較常發生於靜脈。靜脈血流比較慢,血小板容易附著在血管壁,導致小血栓,小血栓流過去漸漸形成活動式的血栓,再慢慢累積成大血栓,然後容易塞在人體的肺部、腎臟、心臟甚至是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