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故事中的問對,或者出現在方技圖書,或者出現在子、史著述,它們的出現、存在或隱沒,不論是為了醫療社群從事教學、自我宣示、向外說服,甚或提供談資,大概都可以反映文本編撰者和他們的時代的對話,這類對話或者成功,或者失敗,則構成了醫學論述變遷或延續的力量。
原始的「勿忘在莒」告訴我們國家領導人,應該聽得下善意的疾諫。莒國的興亡告訴我們,依賴大國而輕忽國防,會失去主權。《管子》的「寓言」也告訴我們,侵略者往往不只使用武力,更常使用「經濟戰」。所以,從一個國家從領導人到尋常百姓,莒國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只要放下心中既有的成見,莒國的歷史教訓都是清楚不過的事。
不論是日治時期的台灣人到潮汕,或是戰後潮汕移民來台,一來一往之間,族群的互動產生許多有趣的故事,本文的「大東製冰公司」只是其中一個案例,未來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研究議題。
國家博物館做為國家歷史的總結與呈現、國民認同的情感與精神寄託之所,其波折的命運恰好訴說了這個國家與國民乖舛的經歷,以及從黑暗中綻放的花朵和重建之路,如同喀布爾博物館外的標語"A Nation Stays Alive When Its Culture Stays Alive"。
國家博物館做為國家歷史的總結與呈現、國民認同的情感與精神寄託之所,其波折的命運恰好訴說了這個國家與國民乖舛的經歷,以及從黑暗中綻放的花朵和重建之路,如同喀布爾博物館外的標語"A Nation Stays Alive When Its Culture Stays A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