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0 | 共創《互鄉誌》 在台移工能賺到錢嗎?「薪水不多又這樣對人,下次不會再來台灣」 減去匯給父母的錢,大約剩5、6千可留給自己花,剛好能夠應付日常煮飯錢和周末聚會的消費。雖然這筆錢讓阿凱不至於在台灣活不下去,卻也沒什麼錢能存下來,「這樣我出國工作要幹嘛?」 東南亞 移工 More... 薪水 2019/07/01 | 共創《互鄉誌》 不只是漂流的勞動者:你所不知道的移工愛情故事 這是一個泰國大哥戀上四川媽媽的故事。大哥來自泰國東北,25歲就來台灣了,他有一個歌手夢,在泰國一直都是以歌手為職業,四處接案子到各地去表演,這是他的興趣也成為他的職業。 新住民 泰國 More... 東協廣場 柬埔寨 愛情 2019/03/04 | 共創《互鄉誌》 「Free SIM!」一位用免費網卡幫助移工解鄉愁的越南新住民 25歲那年孩子的出生,阮氏良不得不多找一份工作,為的就是支撐家庭各式各樣的開銷。多少個日子過去了,唯一不變的是她口中的那句「Free SIM!Free SIM!」 東南亞 越南 More... 移工 SIM卡 網卡 新住民 2019/02/26 | 共創《互鄉誌》 飄洋過海來台學習的Arif:認識伊斯蘭教,從拜訪清真寺做起 飄洋過海來台灣Arif,來自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目前就讀中興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研究所,他以流暢的英文分享自己與伊斯蘭信仰在台灣的聯結。 泗水 穆斯林 More... 清真寺 東南亞 印尼 清真認證 2019/01/25 | 共創《互鄉誌》 台灣不「泰」行:泰國移工為何不再來台灣? 90年代的台中中區風華一時,尤以第一廣場為中心,百貨公司連著百貨公司,只要一開門,三十多部的電梯不停的運轉,正巧又碰上「台灣人錢淹腳目」的年代,生意極好。 東南亞 第一廣場 More... 東協廣場 泰勞 泰國 移工 2018/12/18 | 共創《互鄉誌》 他們是印尼移工樂團:搖滾不死,只要放假我們就是「搖滾比利」 來台灣後,除了工作以外,他們全部的娛樂就是假日跟大家聚在一起,團員們將彼此視為在台灣的唯一家人,不曾有過激烈爭吵,如果有人真的做錯事,他們會選擇原諒並以溝通化解。 印尼 搖滾 More... 東南亞 音樂 東協廣場 2018/11/27 | 共創《互鄉誌》 走進東協廣場三樓泰式小吃店,這裡有遊子們想念的「媽媽的味道」 他很開心有東協廣場這樣一個地方,踏進這裡會感覺到一周的疲勞除卻、壓力得到釋放,特別是能跟同鄉一起談天說地、一起唱歌,還能吃到媽媽的味道。 東協廣場 泰國 More... 東南亞 移工 辣醬炒雞肉飯 雞肉炒河粉 打拋牛肉飯 2018/11/16 | 共創《互鄉誌》 東南亞移工用血汗成為台灣社會底層的建設者,卻處處面臨安全隱憂 移工是臺灣社會最底層的建設者,他們用自己的血汗來換取收入,來推動臺灣基層産業的發展,他們的人身安全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第一廣場 東協廣場 More... 東南亞 越南 印尼 台中 新住民 2018/11/14 | 共創《互鄉誌》 東協廣場的樂與愁:曾只是綜合娛樂性大樓,如今是照應和滿足移工的避風港 手邊一罐啤酒一杯飲料,就是一個下午戴著耳機低著頭滑手機,他們木然的或左看或右看,手指在銀幕的鍵盤上跳動,出現的文字是一串又一串的鄉愁。一再被壓縮的空間如同移工的愁緒只能藏在心底,被忽視的一個群體,被忽視的感受。 東協廣場 第一廣場 More... 東南亞 移工 食物 2018/10/04 | 共創《互鄉誌》 他為家計從越南「錢」進台灣,卻不忘心底的理髮師夢 「當時我看到你們三個人進來店裡,以為是一般的越南客人,但聽到你們都在說中文,我就認定你們三個是台灣人了,但讓我驚訝的是,你們其中一人走過來跟我說了一口流利的越語說他要洗頭,還說了他也是越南人,我才發現原來是同鄉。」 理髮師 越南 More... 東南亞 新住民 仲介 2018/08/30 | 共創《互鄉誌》 喜歡攝影的印尼看護媽媽:期許自己學好中文跟台語,和台灣人流利溝通 我現在在台灣,所以我最想學好中文和台語,雖然中文字很難寫但我還是很想學會,期許自己能早日學好中文跟台語,和台灣人流利的溝通。 語言 印尼 More... 東南亞 英語 新加坡 2018/08/29 | 共創《互鄉誌》 來自越南單親媽媽的故事:疼我的先生過世後,我發誓讓孩子過得比其他小孩開心 和丈夫結婚第十年,我終於懷了我們的孩子,但隨著好消息到來,不知是否上天嫉妒我如此美好的生活,給了我們致命的一擊,那年我先生也患上了絕症。不久之後,孩子未來得及與他見上一面,他就這樣被神明帶走了。 越南 東南亞 More... 婆家 孩子 先生 絕症 2018/08/27 | 共創《互鄉誌》 印尼外籍老師在台甘苦談:如果重新選擇,我還是會選擇到台灣求學 如果重新選擇,我還是會選擇到台灣求學。如果未來我畢業了,我希望台灣政府能讓我留在台灣繼續工作,在這兒效勞,因為我喜歡這裡的人事物,雖然這裡的天氣很熱,但也比不上台灣人的熱情。 印尼 亞齊 More... 中文 暨南大學 東南亞 新南向政策 2018/08/21 | 共創《互鄉誌》 我是來自越南的小吃店老闆娘,21年前從熱鬧的胡志明市嫁到埔里 我的丈夫是埔里人,我的台語比國語好,因為我的丈夫沒讀過什麼書,也不太會說國語,我剛來時有問過他:「幹嘛不跟我講國語都講台語?」 越南 埔里 More... 胡志明市 越南話 2018/08/08 | 共創《互鄉誌》 飛越1732公里的家鄉滋味:逃離酗酒的父親從越南來台,如今和丈夫終於擁有自己的麵館 回首向來蕭瑟處,她面帶喜色,愉悅的道出自己心聲:「現在在台灣我終於活的像人了!不必像在越南一樣,忍受爸爸酗酒的惡習、被後母欺凌了!」 共創互鄉誌 新移民 More... 越南 東南亞 麵館 樂云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