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InVisibleCities 在看得見的城市

發表文章數:6

個人簡介

<InVisibleCities 在看得見的城市> 是一持續探索城市創新並分享洞見的平台,由多個城市愛好者共同經營。從前看不見的城市,現在我們有機會看見—透過數據分析與設計觀察,從宏觀、理性,到微觀、感性,在看得見的城市裡觀察、書寫、想像、倡議。

最新文章

2018/06/08 | InVisibleCities 在看得見的城市

台中高齡友善空間(下):如何滿足「高齡健康」人口的空間需求?

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政府長照2.0政策欲將醫療及社會福利資源整合,將各級照護據點、社區中心相互結合,各據點間相互支援並落實「在地安老 (Aging in Place) 」的理念。本文以地理空間的角度檢視現有服務設施分佈現況,並設想可能提升城市高齡友善度的方式。

2018/05/25 | InVisibleCities 在看得見的城市

台中高齡友善度(上):現有長照資源能否落實「在地安老」?

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政府長照2.0政策準備將醫療及社會福利資源整合,將各級照護據點、社區中心相互結合、支援並落實「在地安老(Aging in Place)」的理念。本文以地理空間的角度,檢視現有服務設施的分佈現況,並設想可能提升城市高齡友善度的方式。

2017/06/01 | InVisibleCities 在看得見的城市

雨天步行地圖、晴天綠蔭地圖、夜晚街燈地圖——更切合都市慢活的地圖應用

地圖的應用可能,不只是告訴我們兩地之間,怎麼走距離最短,怎麼走最省時。它還可以有更多可能,更多符合人們步行需求的可能。本文利用騎樓、綠蔭、路燈等資料,帶我們思考,地圖應用與人們需求之間的更多可能。

2017/05/18 | InVisibleCities 在看得見的城市

共享都市空間:YouBike站點閒置車位再利用,能產生多大價值?

YouBike站點這些空間是否可能在停車之外,提供更多利用的可能性呢?這篇文章通過分析台北市YouBike使用動態,跟實地觀察,為我們提出YouBike站點的可能再利用方式。

2017/05/11 | InVisibleCities 在看得見的城市

角落翻轉(下):活化捷運站區周邊被忽略的「消極空間」

消極空間代表都市中的閒置空間,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而能找出這些空間的位置,再依據周圍人群的需要,重新活化,便有機會提升這些空間的價值。本文利用地理資訊分析,比較台北市各捷運站人流,與周邊的消極空間,提出再活化的可能。

2017/05/03 | InVisibleCities 在看得見的城市

角落翻轉(上):看得見的台北,看不見的「消極空間」

城市內各區塊會有不同特性,在功能與空間利用上也有所不同,但常也因此造成許多的閒置空間,這些閒置空間都是值得再活用的資源。本文利用地理資訊分析方式,帶我們找出台北市的消極(閒置)空間,並且提出可能的再活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