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賈小米

發表文章數:71

個人簡介

90年次,非資深影迷,只是比一般人較會囫圇吞棗,現於好萊塢從事電影發行,從此人生被電影填滿。

最新文章

TNL+ 2023/10/04 | 賈小米

好萊塢編劇罷工的勝利!抗爭148天的「新合約」,對影視圈的現在與未來有什麼影響?

全球影視產業注目的「美國編劇工會」罷工正式落幕,其中有3大議題,包含編劇室規模、AI人工智慧、串流平台,皆能看做編劇們對抗資方的勝利。而在講解這份新合約項目與後續影響前,先來回顧雙方究竟是如何重回談判桌,簽訂這份被外界稱作「劃時代合約」的過程。

TNL+ 2023/09/28 | 賈小米

泰勒絲攪動電影圈一池春水!演唱會紀錄片《Taylor Swift:The Eras Tour》為何讓好萊塢高層手忙腳亂?

泰勒絲在8月31日無預警宣布,演唱會紀錄電影《Taylor Swift:The Eras Tour》將於10月13日全美上映。消息來得太突然,讓不少片廠嚇得將電影調開檔期,事實上「泰勒絲效應」產生的影響,或許比表面上來看更深。尤其是,我相信好萊塢片廠絕對在做筆記,試圖從中找到商機。

TNL+ 2023/08/10 | 賈小米

奧斯卡獎季在威尼斯、多倫多等地響起號角,Netflix準備了哪些重量級作品迎戰?

多數人都知道,Netflix長久以來為旗下獎季電影,砸下驚人的公關重本,就是期望能抱回一座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盃,過去幾年聲勢浩大的包括《羅馬》、《愛爾蘭人》等片,最終都鎩羽而歸。而今年Netflix再度拿出多位名導迎戰,其中包含大衛芬奇、布萊德利庫柏、帕布羅拉瑞恩等人,今年獎季的Netflix概況會是如何?

TNL+ 2023/07/31 | 賈小米

《芭比》與《奧本海默》拯救了好萊塢?盤點「芭本海默」大熱之前的暑期檔票房有多慘

雖然「芭本海默」為戲院注入一劑強心針,但過去的電影,包含《閃電俠》、《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第一章》碰上票房失利;未來的電影,包含《忍者龜:變種大亂鬥》、《藍甲蟲》票房預估也都不樂觀。某些大片的慘狀,反映了社群速食時代,好萊塢巨星體系的正式消亡。而且,怕的就是,片廠認為他們可以輕易複製「芭本海默」現象,最終導致弄巧成拙。

TNL+ 2023/07/18 | 賈小米

我在好萊塢現場的罷工觀察:演員與資方對「串流」利潤產生分歧,新時代影視產業該何去何從?

美國時間7月14日,美國演員工會正式宣布啟動罷工,暑期鉅片《奧本海默》立刻傳出英國首映現場演員們離席的消息。由於演員們的影響力,讓不少平時沒有關注影視新聞的人,紛紛詢問發生什麼事?自1960年來,編劇與演員工會再度同時罷工的原因,其實很大一部份來自於勞資雙方對「串流」無法產生共識。這場罷工的來龍去脈究竟為何,未來又會帶來什麼影響,以下是我在好萊塢第一線的觀察。

TNL+ 2023/05/29 | 賈小米

2023好萊塢編劇罷工全解析:關乎影視產業未來的一場戰鬥,勞方與資方誰能勝出?

不要以為遠在好萊塢的編劇罷工與台灣沒關係,事實上,上一次好萊塢編劇罷工回溯到2007年,幾部劇本未完成就硬著頭皮開拍的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復仇之戰》、《007量子危機》、《X戰警前傳:金鋼狼》的品質有目共睹的低落,而在好萊塢缺席暑假檔期的情境下,2008年一部名為《海角七號》的台灣電影,意外在暑假尾聲竄起並在台灣締造票房奇蹟,開啟了台灣影視產業的新篇章。究竟,今年的好萊塢罷工,又有甚麼細節值得注意呢?

TNL+ 2023/03/14 | 賈小米

2023第95屆奧斯卡賽後分析:《媽的多重宇宙》橫掃獎季,我有預感未來幾年將有顛覆性巨變

今年奧斯卡共24項目中,A24與Netflix兩家片廠,憑藉《媽的多重宇宙》、《西線無戰事》等片相加共獲得15座獎項,兩家都是成立十年的年輕片廠。在今年「戲院體驗回歸」的奧斯卡口號中,竟然是這兩家年輕片廠,力退傳統大片廠的獎季強片,包括《法貝爾曼》、《貓王艾維斯》、《伊尼舍林的女妖》、《塔爾》都空手回家。

TNL+ 2023/03/09 | 賈小米

2023奧斯卡賽前預測:我在好萊塢前線第一手觀察,今年獎季吹著難捉摸的風

雖然標題寫著「預測」,但本屆奧斯卡獎季被不少媒體稱為近年最難以捉摸的獎季,原因是以往被視為能窺視影藝學會成員投票取向的各個獎項,多個項目今年都開出完全不同的獲獎者。當然,對於影迷來說,這才是獎季真正樂趣所在,本文將細數本屆奧斯卡項目的入圍者分析,並且給出我只有約莫70%把握的預測,因為今年實在是太難預測了。

TNL+ 2023/01/26 | 賈小米

2023第95屆奧斯卡入圍名單分析:最佳影片、導演、演員獎項,誰最有機會贏得小金人?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前日公布入圍名單,宣告獎季即將邁入最終決戰的階段。而本次公布入圍記者會,是疫情以來首次恢復實體形式,從現場媒體的反應中,多少透露哪位入圍者受到最多歡迎、哪些入圍者讓全場驚呼連連。其中幾部眾所矚目的大片與演員都有獲得入圍肯定,如《媽的多重宇宙》、《法貝爾曼》、《伊尼舍林的女妖》等等,當然也有遺珠之憾,本文將接續概括分析影片、導演、演員獎項的入圍者,以及目前獎季局勢。

TNL+ 2022/09/15 | 賈小米

【2022艾美獎總評】《絕命律師》至今共入圍46項卻從未得獎的紀錄,絕對是艾美史上無法抹滅的黑歷史

疫情確實顯著地改變明星與大眾之間的關係、年輕網路世代的覺醒,以及人們消費娛樂產品的模式,這些渴望回歸大眾視野的頒獎典禮,看得出來仍未完全消化這股後疫情時代的新潮流,在拉攏年輕族群與回覆過往光輝的天秤之間仍面臨著兩難。

TNL+ 2022/08/10 | 賈小米

【隨點隨看串流+】Netflix大舉進攻威尼斯影展,4+1名導新作瞄準奧斯卡獎季

繼2021年《犬山記》、《失去的女兒》、《上帝之手》三部自家原創電影入選威尼斯主競賽後,今年則是有4部原創電影入選主競賽單元,另有一部影集將於影展期間舉行首映。本篇文章,就來介紹Netflix大軍壓境的種子選手們。

TNL+ 2022/05/10 | 賈小米

【隨點隨看串流+】Netflix串流神話已死?以《紙牌屋》起家的串流巨人,商業模式也是名副其實的紙牌屋?

Netflix領軍的串流市場,過去兩年於疫情期間大幅成長,但任何細心的業界人士,甚至是一般消費者都可以看出來,Netflix憑著其極為不穩定的商業模式,能在鋼索上前進這麼久簡直是奇蹟。

TNL+ 2022/04/10 | 賈小米

【隨點隨看串流+】《樂動心旋律》的奧斯卡封頂之路,將為串流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目前要預測明年度的獎季,各家平台會端出什麼作品參賽仍言之過早,但可以確定的是,Netflix、Amazon Prime、Disney+等平台的串流戰爭將會持續上演,競賽場也將從股價與訂閱數一路延伸至獎季競賽,因此,若是明年再度上演串流電影抱走最佳影片的景象,也別太感意外了。

2022/03/30 | 賈小米

被威爾史密斯搶盡風頭的2022奧斯卡,其實還有這些荒腔走板的糗事值得罵

這篇奧斯卡賽後評論,不談威爾史密斯(港譯「韋史密夫」)的那驚天一掌,純粹回歸電影,好好談談頒獎典禮,以及各大得獎者的亮點與遺憾。

2022/02/10 | 賈小米

【隨點隨看串流+】Netflix、Apple TV+等大舉攻佔2022奧斯卡入圍名單,傳統戲院通路電影能否扳回一城?

影藝學院的成員自1月27日起開始投票,投下心目中的奧斯卡入圍名單,而在戲院市場仍前景堪憂、串流依舊強勢的氛圍下,勢必又會是個充滿變數的獎季,就讓我們就針對「串流」在奧斯卡的狀況,來看看本屆值得關注的幾項重點。

2022/01/10 | 賈小米

【隨點隨看串流+】《犬山記》:影壇的年度奇觀,珍康萍以大師之眼透視毒性男子氣概

導演領域向來都惡名昭彰地被視為是男人的世界,或許影藝學院這回該將歷史導回正軌,讓珍康萍成為繼《危機倒數》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游牧人生》趙婷後,第三位女性奧斯卡最佳導演得主,畢竟珍康萍早在1993年就值得這份榮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