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5 | 雞籠霧雨 只是一場嘉年華?基隆市政府的建港130週年紀念活動遺忘了些什麼? 也許,要認識或理解基隆港的歷史究竟如何被對待,我們從這一棟棟正在消逝的日式宿舍、從這座山坡、從這塊位於即將築起的建案陰影下的土地、從這一年多來新政府對於基隆的「行銷」當中,便可以得到答案。 基隆 基隆港 More... 築港出張所 日式宿舍 基隆市政府 仙洞町 歷史建築 文化資產 文資保存 2016/06/02 | 雞籠霧雨 基隆西16號碼頭見證者──三代女性撐起一甲子的貴美雜貨店 在基隆市政府喊出基隆港建港130周年與「基隆港西岸再生」計畫之時,我們希望這個城市的「再生」不是忽略歷史脈絡的暴力拆除與破壞,並置上與這個城市過去毫無關係的建案,再向全民宣稱這樣就是「發展與進步」。 貴美雜貨店 基隆 More... 柑仔店 碼頭工人 航港局 拆屋還地 雞籠草根文教協會 港務局 國有財產 兩公約 基隆港西岸再生計畫 歷史脈絡 基隆西16號碼頭 2016/02/04 | 雞籠霧雨 大隱隱於市:一棟破敗的紅磚古厝,竟是基隆歷史的見證 許梓桑原居於當時的基隆街,晚年在玉田山興建這幢古宅。1945年許梓桑去世。之後,後代子孫漸漸搬離,古宅因而荒廢。市政府僅於2003年將古宅登錄為歷史建築,未積極介入保存。古宅也就漸漸隨著歲月刻蝕,被世人遺忘。 TR磚 台灣煉瓦株式會社 More... 基隆市 慶餘堂 許梓桑 雞籠八景 2016/01/16 | 雞籠霧雨 曾經的「臺灣七大驛」之首,如今風華何在?被抹去時光刻痕的基隆車站 基隆驛不只是一座曾經佇立在城市中的美麗建築,它見證了基隆港最繁榮興盛的年代,也與眾多臉孔模糊的日本人、臺灣人、中國軍民和碼頭工人一同經歷了無數的歷史轉折與悲歡離合。如今,火車站依然佇立在同一個地點,但已看不出當年的風華絕代... 基隆市 基隆港 More... 基隆車站 彭明敏 日據 日治 臺灣七大驛 2015/03/18 | 雞籠霧雨 說好的「先建後拆、從優補償」呢?看看中山一二路迫遷案,難道基隆新市府只是披著進步外衣的國民黨? 在這樣對在地記憶毫無尊重的開發思維下,基隆港發展的歷程和僅存的歷史痕跡將被完全抹除,讓基隆的過去成為一個無以憑弔的幻夢。 KEELUNG 中山一路 More... 中山二路 先建後拆 公寓式住宅 勞動文化 台鐵A基地 國民政府 國民黨 在地記憶 地景 地貌 基稅莊 基隆 基隆市長 安置住宅 安置補助費 工務處 從優補償 拆遷戶 日本 日治時代 李銅城 林右昌 歷史 殖民 海洋廣場 港務局 火車站 碼頭倉庫 移民 自救會 虎仔山 西三碼頭倉庫 貨櫃車 跳票 違章建築 都市更新 都市發展處 鐵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