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3/06/02 | 李烈寬 從反對Coldplay開唱到沒收彩虹手錶,馬來西亞社會該如何面對保守伊斯蘭「恐同」論述 去年馬來西亞全國大選後,在野的國民聯盟(Perikatan Nasional)崛起,其中伊斯蘭黨更是一躍成為國會下議院第一大黨。這半年來,「宗教保守勢力」成為關注焦點,多次挑起針對LGBT族群的課題,而首相安華領導的團結政府似乎只能在伊斯蘭的「戰場」上被動回應,其提出的「昌明大馬」(Malaysia MADANI)的論述下,是否還有為性少數群體進一步爭取權益的空間?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伊斯蘭黨 LGBTQ TNL+ 2022/10/06 | 李烈寬 伊朗艾米尼之死未見馬來西亞譴責,但就意味全球穆斯林國家是同質化的嗎? 9月爆發的艾米尼之死,引發了各國對伊朗打壓女性權益的譴責,然而在東南亞卻未見有更多的討論,如馬來西亞、汶萊、印尼等穆斯林為主的國家。而在華文世界譴責,對於艾米尼之死所延伸的政教合一的批評,則又陷入將穆斯林國家本質化的囹圄中,未見伊斯蘭教派的對立與分歧並非靜態、絕對的。 東南亞 遜尼派 More... 什葉派 伊斯蘭教 伊朗 馬來西亞 艾米尼 TNL+ 2022/06/01 | 李烈寬 為何穆斯林允一夫多妻?從納吉「再娶疑雲」看馬來西亞伊斯蘭家庭法的建構與爭議 1984年版的馬來西亞伊斯蘭家庭法第23條文規定,已有婚約在身的穆斯林男性要娶第二任妻子,必須取得所有已婚妻子與伊斯蘭法庭的同意,但1994年與2006年的修正案卻下修了門檻,不必經過元配的同意,被認為加劇了性別不平等的現象。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納吉 一夫多妻 伊斯蘭教 羅斯瑪 古蘭經 可蘭經 TNL+ 2021/10/08 | 李烈寬 大馬穆斯林成為跨性別者就是「侮辱伊斯蘭」?從Nur Sajat案看性少數族群困境 大馬跨性別穆斯林Nur Sajat並非在禁止男性穿著女裝的《雪州伊斯蘭刑事法》第30條文下被控,而是被以該法第10條〈侮辱伊斯蘭〉提控,該條文提到:任何人以文字、語言或任何可見的形式,侮辱、蔑視或嘲笑伊斯蘭宗教本身、伊斯蘭的儀式或伊斯蘭相關的法律,都可算觸犯此條而獲罪。 Nur Sajat 東南亞 More... 馬來西亞 伊斯蘭教 跨性別者 LGBTQ 2020/12/31 | 李烈寬 為何一名馬來女子遠嫁印度會讓馬國穆斯林不滿,甚至引起蘇丹關注? 馬來西亞採行普通法(common law)與伊斯蘭法並行的雙重法律制度,後者退居地方層級。伊斯蘭法的管轄範圍主要局限在家庭事務、財產繼承、宗教事務等民事訴訟上,且僅適用於穆斯林。 馬來西亞 東南亞 More... 伊斯蘭教 伊斯蘭婚姻 穆斯林 柔佛蘇丹 古蘭經 可蘭經 2020/08/27 | 李烈寬 伊斯蘭教的阿舒拉節在馬來西亞近乎被「遺忘」的現象,可視為一場「記憶的戰爭」 阿舒拉節不斷見證了作為弱勢群體的什葉穆斯林所遭受到的壓迫:如2010年在雪蘭莪宗教局在鵝嘜(Gombak)取締了多達200人的紀念活動;2016年雪蘭莪、馬六甲逾50人被捕;近至去年在雪蘭莪、柔佛亦分別有23名與8名參與阿舒拉節紀念活動的穆斯林被捕…… 阿舒拉節 伊斯蘭教 More... 馬來西亞 五一三事件 開齋節 宰牲節 遜尼派 駱駝之戰 東南亞 2020/06/02 | 李烈寬 誰是宗教受害者?從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報告》,淺談馬來西亞若干宗教與族群問題 馬來西亞官方以遜尼派為伊斯蘭教的正統,對於國內少數教派的打壓,向來不獲國內主流社會的關注。因此馬來西亞自2014年開始已連續7年被列入美國國務院年度《國際宗教自由報告》的觀察名單中 馬來西亞 伊斯蘭教 More... 穆斯林 東南亞 遜尼派 什葉派 2019/05/20 | 李烈寬 【信仰碰撞徵稿】「伊斯蘭恐懼症」的幽靈如何形成?一個馬來西亞華人的反思 在馬來西亞,中文使用者的「伊斯蘭恐懼症」仍未散去,過去我也鮮少接觸穆斯林或伊斯蘭相關的媒體、書籍。這或許肇因於我相對單一同質的生活圈。即使我們名義上在一個多元文化的環境下生活,視野亦未見開拓。 信仰碰撞徵稿 馬來西亞華人 More... 馬來西亞 穆斯林 伊斯蘭 清真 薩伊德 伊斯蘭恐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