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Kristin

發表文章數:31

個人簡介

東吳中文畢業,英國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國際行銷碩士,樂於關注時尚、電影、文學、運動、旅遊、文化等多元主題。目前經營粉絲團及部落格《Let Me Sing You A Waltz》,喜愛透過觀影、閱讀探索自我的內心世界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最新文章

2022/07/03 | Kristin

【書評】陳雪《你不能再死一次》:重新挑戰觀眾的道德天秤,折射人性難以被定義的多樣性

《你不能再死一次》作為推理小說的名稱,顯示了於此齣連續殺人案件中,即便犯下滔天大罪,即便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記,愛仍是唯一的解答。

2021/08/15 | Kristin

【書評】《樹冠上》:以栽植一棵樹的態度來寫一部小說,冥冥之中牽引人與自然的仍是命運

理察.鮑爾斯透過此部龐大到難以被歸類的小說,以及博學寬廣的視野,喚醒言語難以解釋的靈魂共鳴,帶領更多人看見了這一切,因為「世間最精闢的論點也改變不了人們的心意。只有精彩的故事才辦得到」,這就是文學藝術的力量。

2021/07/04 | Kristin

【書評】林芙美子《浮雲》:身世沉浮雨打萍,動盪時代下無枝可棲的渺小生命

《浮雲》落筆處相當巧妙,故事中的主人翁並未直面戰火煙硝或生靈塗炭的殘酷,而是透過男女、夫妻關係與生活困境,側寫大環境加諸在人們身上的內在衝擊。

2021/05/30 | Kristin

【書評】《聊天紀錄》:九零後首位偉大作家,結局與《正常人》同等出色

聊天是一道門,資訊象徵一種權力,那些構成我們生活的每個面向,愛情、種族、性別、政治、婚姻、家庭無數複雜議題,我們必須親自開啟談話,雙向理解、傾聽、溝通思索彼此的答案,重新認識自我,確認關係,以及世間一切事物的價值。

2021/03/21 | Kristin

【書評】王鷗行《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美國夢的另一面,倖存者綻放出的文學生命之花

「我們孕育於美。」一語道出了《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必須被書寫出來的原因,寫作、繪畫、養育下一代也是人類企圖複製美的方式之一,將己身放入自行創造出的場景之中,然後漸行漸遠。

2021/02/07 | Kristin

《風之電話亭》書評:牽起生死兩端的連結,傷痛讓人生從此有了深度

我們的記憶,就是逝者還持續存在的原因,唯獨擁抱死亡伴隨的痛苦,接受自己的脆弱,找回希望並相信世間的一切,才能留住所愛之人帶來的快樂與笑容,並見識到新的可能,以及療癒彼此的可能。

2021/01/16 | Kristin

2020推薦書單【翻譯文學篇】:十本值得反覆閱讀的作品,探索我們眼前的文學星空

甫離開文策院院長一職的胡晴舫曾說,人類讀文學、寫文學就是為了創造一片星空,我們藉由訴說故事、建立溝通、渴望愛與認同,努力保護生命的脆弱,對抗時間的殘酷,渴望照耀自己鍾愛的一切。以下十本值得反覆閱讀的作品,便是今年生降於我們眼前的一片文學星空。

2021/01/10 | Kristin

普利摩李維《滅頂與生還》書評:文明與人性最偉大的交會點,一場與記憶對抗的戰爭

普利摩・李維是文明與人性撞擊出最偉大的交會點,他看盡自身與人性最醜陋的一面,依然企圖從每個人心中都有的一處灰色地帶中反覆尋找救贖,在當今愈來愈習慣簡化、公式化與塑造刻版印象的社會,我們都應擦亮眼睛看一看他用生命寫下的博學、理性、勇氣與沉痛警示,自行展開批判與思辨。

2020/11/01 | Kristin

《現代愛情》書評:真實故事改編影集,探問無數種形式的愛與連結

反覆閱讀、觀看形形色色以「愛」為核心的原著故事,持續鑽入、體會各個身軀獨自飲下的人生滋味,畢竟托爾斯泰說,若真是有萬千顆腦袋,便存在萬千種心思,那有無數個心靈,就存在無數種形式的愛情。

2020/10/11 | Kristin

《守門員的焦慮》書評:漢德克與文溫德斯的合作起點,文字與影像共同刻劃出「令人痛苦的誠實」

被評審形容以獨創性的語言探索人類經驗的廣度和特性,漢德克透過一貫疏離冷漠,且不帶情感的寫作方式,精準刻劃出那一代德國年輕人自戰後以來恆存的悲觀、焦慮、迷失、徬徨、惴惴不安、無可奈何,時代變遷的社會脈絡與集體感受長驅直入闖進布洛赫的身體。

2020/09/12 | Kristin

《黑鳥不哭》書評:結合魔幻詩意的人鬼視角,娓娓道出超越三代的黑人悲歌

《黑鳥不哭》具備一種極其獨特的文學魔力,結合魔幻詩意與意識流行文方式,虛實錯落附身於三個不同的人鬼視角,透過超越三代的成長悲歌、歷史創傷、種族仇恨,以及一趟迎接父親出獄的公路之旅,娓娓道來一段近似於黑人們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

2020/08/23 | Kristin

《沼澤女孩》書評:在文明與自然交界處觸碰自我,書寫寂寞

作者以極其詩意流暢的文筆在每個環節都不曾馬虎,透過科學家透徹的雙眼以及女性作家感性而敏銳的覺察,在文明與自然的交界處觸碰自我,書寫寂寞,探索生命,不僅賦予自然生態、野地保育高度的人文價值,更透過創作者的疼惜與憐憫,悉心呵護一個獨自成長於上帝親手打造的花園的女孩。

2020/07/15 | Kristin

《正常人》書評:影集與小說有著相似骨幹,卻給人一種看了不同故事的奇異感受

看似明白無數道理,更無奈的是無法將人生活得比較順遂,以前對抗戰爭與霸權,現在能對抗的只剩體制與虛無,因此千禧世代的故事總是不好發揮。偏偏捕捉得好還是大有人在,例如胡波,例如莎莉魯尼,她不僅刻劃年輕男女愛情的理想面,也精準描繪年輕男女愛情的現實面。

2020/07/08 | Kristin

《歲月之門》書評:時代巨輪下的移民歷史碎片,從愛的裂縫中再見證另一種愛的可能

理查費納根依舊像是個說故事的詩人,柔美深情的意識流文字細細纏繞成千瘡百孔的心碎故事,不以濫情的手法刻劃冰釋前嫌的瞬間,扣人心弦地帶著讀者從內心世界探詢這個由書名點出的核心題旨,在很久很久以後,究竟是什麼開啟了此道橫亙於父女之間的歲月之門?

2020/06/28 | Kristin

《雲遊者》書評:打開五感、隨文字穿梭時空,由內而外浸入朵卡荻的世界

旅行可以視為身體實際的探索,想像為發生在腦海的雲遊,所以我們同時追尋外在空間的深度與內在空間的廣度,青蛙視角與鳥瞰景象持續切換,縱橫交錯成朵卡荻生生不息的文學宇宙觀。

2020/06/14 | Kristin

米蘭昆德拉《笑忘書》書評:七則故事織成一張網,籠罩在布拉格瞬息萬變的憂鬱蒼穹

米蘭昆德拉之所以獨樹一幟在於,讀者的腦袋總會不自禁跟隨書中文字朝向四面八方思考,這種思考不只是直線,而是或彎曲,或弧線,或倒退,或跳躍,或顛倒,或翻轉,清晰且強烈的作者意識主導著語意行進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