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 Psychology

發表文章數:146

個人簡介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哲學博士 Ph.D in Psychology, HKU 真.心理學科普平台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1/04/08 | Lo's Psychology

心理學淺談堅忍人格:你有這三種特質嗎?

心理學研究發現能夠保持堅持不懈、繼續追求目標的人有着三種特質,分別為挑戰(challenges)、承諾(commitment)以及控制(control)。

2021/03/17 | Lo's Psychology

做人如果無夢想,生活便會不開心?

目的很清晰,或者擁有目標的人,他們也就能擁有更多的快樂嗎?

2021/03/10 | Lo's Psychology

博取他人關注?什麼是「戲劇化人格異常」?

患有戲劇性人格異常的成因有著不同說法。根據調查,患者多數於童年時得不到適當的照顧,例如缺乏父母的注目以及關心,而導致他們缺乏與他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2021/03/04 | Lo's Psychology

舞舞舞吧——淺談舞蹈動作治療

舞蹈動作治療除了能提供多一個治療方式選擇外,更能幫助不擅長言語表達或表達能力不足的患者,將難以啟齒的事或困擾透過舞蹈動作表達及抒發。

2021/02/16 | Lo's Psychology

GME中的心理學:為何你會被說服「Strong Hold」?

大部分人卻對於股票的術語如「沽空」、「Short Squeeze」等等卻未有深入的認識,到底是什麼原因推動他們踏入股壇,甚至高價買入GME呢?

2021/02/08 | Lo's Psychology

如何從創傷中成長?為不幸事件創造意義

我們應如何從創傷中成長? 就是透過為創傷事件創造意義, 即以正面的思維重新審視創傷事件以及其所帶來的意義。

2021/01/25 | Lo's Psychology

自拍也有害?淺談心理學自我商品客體化現象

嚴重的自我商品化或會引致情緒或認知上的問題,包括對外表感到焦慮及羞愧、減少留意內心的情況,嚴重可導致抑鬱症或飲食失調等精神病。

2021/01/19 | Lo's Psychology

原諒我不記得忘記——心理學談如何忘記人與事

人努力壓抑著自己的思想或情緒、擺脫某種念頭,反而會讓該想法更強烈,往往帶來反效果,這些現象可歸因於自我控制的逆效應。

2020/12/15 | Lo's Psychology

酒精誤成了急切的必需品?心理學談成癮

既然成癮這麼危險,為什麼我們的前額葉皮層不能控制我們停止這些行為?

2020/12/14 | Lo's Psychology

電影《無聲》之心理學:間接施害者

經常將「道德」掛在口邊,用看似崇高的理由解釋惡行,心理學稱之為道德辯解(Moral jus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