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 Psychology

發表文章數:146

個人簡介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哲學博士 Ph.D in Psychology, HKU 真.心理學科普平台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0/04/27 | Lo's Psychology

偵破心理學迷思︰文字的順序

我們從小到大都學習中文和中文的句子結構,這些知識早已烙印於我們的神經網絡中,令我們可以超高速速度處理這些中文句子結構的資訊。

2020/04/27 | Lo's Psychology

依附理論(二):將依附分類的標準測試程序Strange Situation Test

在Strange Situation paradigm中,嬰孩會在一個房間中和媽媽一起玩耍,實驗人員會在房外透過玻璃向內觀察,實驗人員主要是想觀察人類嬰孩和媽媽分開以及和媽媽重遇時的情緒反應。

2020/04/16 | Lo's Psychology

依附理論:為何會覺得動物的嬰兒可愛?

依附是嬰孩在誔生在這個世界後,在完全沒有任何自理能力下,和媽媽建立的情感連結(emotional bond),也是我們人生第一次建立的情感連結。

2020/04/15 | Lo's Psychology

變化階段模型:勇敢離開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人

無論是改變親密關係的模式,還是改掉一個小小的生活惡習,任何一種改變都不是易事,需要經歷變化階段模型(stages of change model)六個漫長及逼迫自己的階段。

2020/04/13 | Lo's Psychology

心理學談如何促進情侶間感情——將自己變好

很多人讀了很多心理學,就老是想「用」那些理論去讓自己「溝到女」、「溝到仔」。書要讀,但千萬不要讀壞書,在感情這麼不科學的東西上不要談科學理論。

2020/04/08 | Lo's Psychology

為何我們會自欺欺人?心理學上的認知失調

只要兩個認知(可以是想法或是行為)彼此衝突,心理上產生的緊張會轉而形成了一種內在動機 ,促使個人改變想法,遷就所作的行為。

2020/04/07 | Lo's Psychology

心理學解讀N號房事件(一):性罪犯的行為動機

為何犯罪嫌疑人在線上線下的反差會如此巨大?從行為心理學(Behavioural Psychology)的角度出發,行為其實源自個人的思維方式,而個人的思維方式中又蘊含了其背後的行為動機。

2020/04/06 | Lo's Psychology

心理學課堂︰睡眠是甚麼?哪個階段的夢較奇異?

在眼球快速移動睡眠中產生的夢比較具情緒及戲劇化,十分脫離現實十分奇異,但在深層睡眠中產生的夢境則較為具邏輯性且沉悶。

2020/04/06 | Lo's Psychology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為何受害者不逃離?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屬於一種自我防衛機制,受害者透過對加害者所作的行為產生同情與認同,可得以緩解自己所受的苦痛。

2020/03/26 | Lo's Psychology

富人僅比中產快樂一點點——心理學課堂︰金錢、動機和快樂

外在動機如金錢的確能提升工作動機,但當去到某一個程度,金錢回反過來降低一個人對工作的內在動機(例如純粹對工作的熱愛及熱情)。

2020/03/23 | Lo's Psychology

說支持社運但遊行都不去,態度怎樣才會影響行為?

口說一套,做就另一套並不一定等同於偽善,這是一種常見於人類的行為模式,但怎樣才能言行一致?

2020/03/10 | Lo's Psychology

正向心理學:每天記下三件好事令你快樂,但要注意三點

記錄每天三件好事時切忌把當成是例行工事,否則我們很容易就會漫不經心地完成它,因而沒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