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蝸藤

發表文章數:297

個人簡介

旅美歷史學者,哲學博士,近年專注東海南海歷史與國際法、美國政治外交、以及東亞國際關係。部落格:http://lwt2017.blogspot.tw/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TNL+ 2022/12/02 | 黎蝸藤

【2022卡達世界盃】分析:德國匯聚「價值觀、族裔、拜仁幫」三重矛盾,爆冷輸日本並不奇怪

德國國家隊在卡達強烈抗議,筆者是一點都不奇怪;如果不抗議,反而才非常「不德國」。在有的人指責德國隊員「無聊」、「白左」的時候,筆者只會認為那些指責者完全不懂德國人。當然,德國為此付出的代價也不小。好在從第二場起,德國已經走出低迷,希望德國隊好運。

TNL+ 2022/11/30 | 黎蝸藤

【2022卡達世界盃】分析:使出「田忌賽馬」策略,日本大爆冷門擊敗德國

日本的國家隊建設有長遠眼光,就是堅持揚長避短,走技術足球的路線。日本以巴西為效法對象,加強傳控和整體配合。日本得以成為亞洲技術最佳的球隊。其技術還彌補了身材方面的先天不足。日本這種持之以恆的思路,和中國國家隊一時學巴西、一時學德國、一時學義大利的路線截然不同。

TNL+ 2022/11/07 | 黎蝸藤

烏克蘭東南四州「自古以來屬於俄國」?實際上是俄羅斯鳩佔鵲巢、反客為主

很多烏克蘭人在沒有選擇或者生活壓力下,被迫放棄了自己的母語,改用俄語。但這不表明他們就是俄羅斯人。正如現在在中國統治下,西藏人、新疆維吾爾人、蒙古人,即便以漢語為母語,也不會變成漢人一樣。在這次偉大的烏克蘭人衛國戰爭中,可以看到,大批烏克蘭東部和南部的說俄語的烏克蘭人,勇敢堅決地站出來抵抗俄國入侵。

TNL+ 2022/10/27 | 黎蝸藤

中共二十大分析(下):習近平為何能重返「個人領導」?胡錦濤「高風亮節」替他開了最好的局

2002年,胡錦濤接任總書記時,江澤民還留任中央軍委主席「送一程」到2004年,此後還通過在軍委大樓和中南海的兩個辦公室發揮影響。到了2012年,習近平口中「高風亮節」的胡錦濤裸退,給習近平留下迅速接管了中共的權力,特別是軍隊(中央軍委主席)的控制權。

TNL+ 2022/10/26 | 黎蝸藤

中共二十大分析(上):習近平「一掃江胡」「完全執政」,成為超越毛澤東的「習皇帝」

政治局常委的其他六個人,包括留任的王滬寧和趙樂際,都是在十九大和二十大入常,在資歷上都是習近平的後輩,都是習近平提拔的。離開了習近平,自己就一無是處。於是,他們完全缺乏自己單獨的「權力來源」。除了對習近平忠心和俯首聽命,更無其他選擇。

TNL+ 2022/10/01 | 黎蝸藤

俄羅斯在烏克蘭四個佔領州的「假公投」就是場鬧劇,成為普亭侵略失利的遮羞布

俄國的假公投是以整個「州」為單位的。但是在這四州,沒有一個州是俄國完全佔領的,在頓內次克州,俄國人佔據的土地比例最低,大約還有一半多。這些非佔領區的人民,當然不可能投票。於是,佔領區的人「投票」,把非佔領區的人民也「代表」進去了。這豈非搞笑?

TNL+ 2022/09/22 | 黎蝸藤

在冬季來臨之前,烏克蘭非常需要一次令人振奮的勝利,為「歐美亞太抗俄共同體」打下強心針

如果不明白必須長期抗爭的道理,寄望一下子就能打贏翻身仗,這就會妨礙我們對戰爭的準確認識,會低估取得最終勝利的難度,還容易一下子出現悲觀情緒。

TNL+ 2022/09/16 | 黎蝸藤

裴洛西訪台與中國軍演的十個爭議(下):中共軍演進入台灣劃定的內水,就是「破壞現狀」

中國和日本及南海諸國,也從來沒有劃分過經濟專屬區,那麼其他國家(比如美國),又有什麼必要尊重中國聲稱的經濟專屬區?中國這種做法,還是把國際秩序倒退到叢林法則時代的那種思路。

TNL+ 2022/09/14 | 黎蝸藤

裴洛西訪台與中國軍演的十個爭議(上):在這次台海危機中,誰才是改變現狀的一方?

美國的「對外政策」只是美國行政機關所制定的,和國會無關。因此,美國行政機關的外交政策確實只有一個,但這不意味著國會必須遵守。相反,國會不遵從或者否決行政機關的外交政策的事數不勝數。

TNL+ 2022/08/18 | 黎蝸藤

華春瑩的「味覺祖國說」不僅邏輯錯誤,更透露潛意識中的「大北方主義」

華春瑩的山東餃子山西麵論,也是同一種「大北方主義」的體現。更深一層,在「大北方主義」背後就是中國喜歡的「一元化」理論。中國連對民族內部的多元化都不承認,就很難指望對全球多元化的有什麼認同。

TNL+ 2022/07/31 | 黎蝸藤

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戰犯」牌位爭議,充滿中國人在無神論教育下對宗教認知的荒誕

中國大部分網友對寺廟牌位制度毫無認識,把往生牌位當作牌位,把超渡當作供奉,於是完全扭曲了吳啊萍這種行為的目的,以為她是尊崇戰犯。對吳啊萍來說,真是無妄之災。

TNL+ 2022/07/29 | 黎蝸藤

裴洛西訪台是為展現對台灣人的愛,而不是中國輿論那些敵意甚深的理由

裴洛西為什麼出訪?其實原因只有一個。裴洛西年事已高,這次期中選舉民主黨選情不利,裴洛西很大機會無法繼續擔任眾議院議長。

TNL+ 2022/07/04 | 黎蝸藤

中國網友大量造假「高品質」古俄史,維基百科如何成為顏面掃地的「偽」基百科?

從「折毛」的案例看到,對那些精心設計的「潤物細無聲」式的惡意編寫,維基百科是很難應付的。這個「漏洞」,將會成為有心人利用維基超大的影響力,進行「訊息汙染」,以改寫歷史、文化和認知的工具。

TNL+ 2022/07/03 | 黎蝸藤

台灣海峽是「中國內海」還是「國際水域」?國民黨的說法錯在哪?

台灣海峽的管轄權問題就是「白馬非馬」的體現,中國明明只有「對台灣海峽有小部分事項的管轄權」,但把它說成「對台灣海峽有管轄權」,然後說得多了就給人印象,以為真的對台灣海峽有「完全的管轄權」了。

TNL+ 2022/06/13 | 黎蝸藤

俄烏戰爭催生「烏克蘭民族」共同體,普亭逐漸失去對「前蘇聯五大板塊」影響力

在烏克蘭戰爭中,前蘇聯國家在聯合國各次投票中的表態都相當一致,不是棄權,就是不投票。各國至今也沒有譴責俄國。這種立場不難理解,主要就是俄國因素,無論是不想拉下臉,還是俄國施壓。但各個板塊的情況又不一樣。

TNL+ 2022/05/15 | 黎蝸藤

【沖繩返還50週年】美國二戰佔領琉球群島後,發現這裡的軍事價值「超出了所有的希望」

由於沖繩的地理位置,正好在日本本土、中國、台灣差不多等距離,它成為監視三地最重要的據點。在以前,沖繩主要用於監視日本,在二戰結束之初,美軍選擇管治沖繩,主要目的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