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3/04/28 |
2023法國「真實影展」:參與罷工抗議、重點不在獎項或市場,創造屬於每個人的電影節
45年來堅持捍衛紀錄片創作的「真實影展」,當中不乏直接地參與世界各地社會運動的作品,每部電影的放映或之後的座談討論都一再提醒我們,當電影院外的社會現實,竭盡全力使我們分開或競爭對立時,我們在影展中齊聚一堂不是為了娛樂消遣打發時間,而是一塊想像那個不是無法實現,只是尚未實現的明天。
TNL+ 2022/12/07 |
【影評】《瘋狂富作用》:既是危機災難片,又是生存驚悚片,預示著之後噴發的大量嘔吐物和糞便
在政治鬧劇和社會學研究之間,諷刺西方社會的超級富豪和階級關係,這部「左傾」幽默感的挑釁作品決心不取悅人。從導演之前作品中的質疑男權、質疑體制,新片中批判和諷刺火力全開,一如在片頭字幕中,幾個裸體模特兒被潑上了油漆,預示著之後噴發的大量嘔吐物和糞便。
TNL+ 2022/10/28 |
【影評】《詭孩》:21世紀驚悚新經典,進入童年不寒而慄的恐懼、興奮與焦慮
近年以《世界上最爛的人》大紅大紫的挪威導演尤沃金提爾,其編劇班底艾斯基佛格自編自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詭孩》近期在台上映,本片是一部帶有社會學傾向的社會驚悚電影,如同《X戰警》、《怪奇物語》的類型混搭麥可漢內克,成為21世紀「多樣性」超能力的獨特作品。
TNL+ 2022/09/04 |
【影評】《三千年的渴望》:喬治米勒透過電影述說千年神話,許了個繼續說故事的願望
《三千年的渴望》喋喋不休幾乎完全沒有大動作,兩人確實大部分時間都在酒店房間穿著浴袍講故事, 相較於《瘋狂麥斯》系列還真是安靜沉思。這是基於米勒自90年代以來一直希望改編AS Byatt的短篇小說集《夜鶯眼中的精靈》,畢竟有什麼關於自由願望的故事,到最後不會變成一個警世預言?
TNL+ 2022/09/03 |
【影評】解析尤沃金提爾「轉大人」的奧斯陸三部曲:《愛重奏》、《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世界上最爛的人》
出身挪威電影世家的導演尤沃金提爾,大玩時間和現實的混亂遊戲,相較於「奧斯陸三部曲」之後的其他兩部片,這兩個年輕直男都還不知道他們自己到底是誰,但導演的母題顯然是人生際遇,是「某種」成功,是後後現代一切可能性過多之下的自我實現,而這一鳴驚人的首部長片,無疑是轉大人和尋找身份的青春私電影。
TNL+ 2022/08/12 |
【影評】《不!》:沒有前作《逃出絕命鎮》《我們》的尖銳爭議性,喬登皮爾迄今最自由想像的作品
《不!》當中所引用的每一種類型,都飽含社會政治寓意,種族,勞動,自我商品化等等,也成功從「黑」歷史、「黑」創傷,擴散延展到更大、更普遍、更深沈的恐怖。
TNL+ 2022/07/06 |
【音樂】連續40年不讓你睡!法國是如何發展出一年一度玩通宵的《音樂節》?
一年一度的《音樂節》(Fête de la musique,直譯)在今(2022)年慶祝成立40週年,同時它仍然是法國大眾最熱情參與的文化活動,每年都會在法國所有城市的街道、酒吧、餐館和音樂廳聚集數百萬觀眾。
TNL+ 2022/05/17 |
【影評】《柏格曼的島》:不只是致敬,更是關於柏格曼如何影響電影人,以及關於創作和家庭生活
要作者改變筆下的角色並非易事,柏格曼之「靈」與這個「島」,為再次的自傳新作增添一個新維度,而超越對自我重複的恐懼。這或許正是讓人最終自由的解藥,啟發去構建自己想像中的「島」,建築現實中的自我和可能的出口。
2021/09/11 |
【影評】《女畫家與偷畫賊》:創傷與夜癮的迷人關係,誰才是賊?誰才是癮君子?
撲朔離迷難以分辨是紀錄片抑或是劇情片的《女畫家與偷畫賊》,除了一再跌破我們的眼鏡,更是兩個迷失靈魂的驚人肖像。
2021/09/03 |
【影評】《裸體午餐》:藥癮、性慾、怪物,大衛柯能堡計算縝密的超現實主義電影
萬般折磨的創作是從藥癮、創傷、內疚、偏執、埋藏的慾望中迸發出來的,而千絲萬縷的種種因果關係只能以複雜陰謀中,成癮的控制隱喻體現,痛苦的意外殺妻表演如藥癮般一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