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文人總統碇喬今日請辭,且立即生效。雖然總統辦公室並沒提出具體的請辭原因,不過外界認為71歲的碇喬是因健康不佳下台。據可靠消息,下一任總統可能由下議院議長溫敏擔任。
緬甸境內,羅興亞議題一直備受外界關注。聯合國人權專家表示用緬甸用戶龐大的Facebook,在散布有關仇恨言論中扮演一角,尤其現在Facebook已成為公眾、民眾與私人生活的一大部分,政府也使用臉書向大眾散布資訊。該名專家擔心「臉書現在成為一頭猛獸,偏離初衷」。
緬甸境內,羅興亞議題一直備受外界關注。聯合國人權專家日前表示用緬甸戶量龐大的臉書在散布有關仇恨言論中扮演一角,尤其臉書已成為公眾、民眾與私人生活的一大部分,政府也使用臉書向大眾散布資訊。該名專家擔心「臉書現在成為一頭猛獸,偏離初衷」。
羅興亞人遣返程序遭到擱置,孟加拉財政部長穆西特指控緬甸從中阻撓遣返進程。遣返作業一開始便引起爭議,兩國除了互相指責對方準備不足,羅興亞人也不想再回到緬甸。
羅興亞人遣返程序遭到擱置,孟加拉財政部長穆西特指控緬甸從中阻撓遣返進程。遣返作業一開始便引起爭議,兩國除了互相指責對方準備不足,羅興亞人也不想再回到緬甸。而與羅興亞人命運緊繫的翁山蘇姬也因未能處理「種族清洗」而被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撤銷於2012年頒發的人權獎。
自暴力事件爆發後,他們是第一批逃離緬甸的羅興亞人。當時孟加拉政府並不允許羅興亞人入境,他們只好滯留在緬甸與孟加拉之間的無人地帶。然而緬甸軍人近來開始對他們施壓,利用大聲公恐嚇他們離開,迫使這一批羅興亞人逃入孟加拉。緬孟兩國於1月簽署的遣返協定至今仍無實際效果。
孟加拉當局表示,希望下週開始進行遣返程序,且已經與緬甸達成初步協議,擬於2年內完成遣返作業。聯合國估計孟加拉東南部靠近緬甸邊界的羅興亞人約有96萬2000人,這個數字低於孟加拉統計的總數。
孟加拉當局表示,希望下週開始進行遣返程序,且已經與緬甸達成初步協議,擬於2年內完成遣返作業。聯合國估計孟加拉東南部靠近緬甸邊界的羅興亞人約有96萬2000人,這個數字低於孟加拉統計的總數。
緬甸和孟加拉已經同意在「2年內」將羅興亞人遣返回國,聯合國難民署希望羅興亞人是在自願的情況下安全遣返,而受害的羅興亞人則擔心回到緬甸後,會遭到更暴力的對待。
緬甸軍方日前史無前例地承認,安全部隊曾法外處決若干羅興亞穆斯林。翁山蘇姬稱軍方的坦白舉動為「正面的一步」,並認為「我國踏出了新的一步」。對此,國際特赦組織也表示這只是冰山一角,並呼籲繼續擴大調查。
緬甸警方日前向法院正式控告2名路透社記者,違反殖民時代訂定的緬甸「國家機密法」,並關押兩位記者。緬甸此舉引發外界群起呼籲立即釋放記者的聲浪,包括路透社總編輯、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以及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等。
日本全日空控股公司(ANA Holdings Inc.)在緬甸組建合資企業的計劃二度遭挫。全日空緬甸代表說找不到政府拒絕簽發AOC的原因,緬甸民航局(Department of Civil Aviation)發言人也並未闡述具體原由。
日前,在緬甸使用無人機拍攝觸犯航空法而遭逮捕的大馬籍記者、新加坡籍攝影師、緬甸籍記者和司機,經緬甸當局審判後,因未觸及緬甸國家安全,已於去年12月30日獲釋。
緬甸總統碇喬(Htin Kyaw)於12月06日簽署新的緬甸公司法。外國人將被允許持有當地公司最高35%的股份,新法的設立為更多外國投資者鋪平了參與緬甸經濟的道路。
經多年參議、廣徵意見後,緬甸聯邦議會終於在 2017年11月23日通過新緬甸公司法。此新法開放外資參股當地銀行至35%股權,且有機會擁有土地,是百年來難得一見的大幅解禁。
教宗方濟各數天前訪問緬甸時選擇不公開談論羅興亞困境,但抵達孟加拉後與羅興亞人會面,在緬甸社群媒體上引發一些憤怒評論。針對在緬甸避免使用「羅興亞」一詞,教宗回應他相信在不關上對話大門的前提下,已將要傳達的訊息分別傳達給緬甸文人及軍方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