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6 | 一起讀判決 博恩〈TAIWAN〉二創劉樂妍〈CHINA〉,符合《著作權法》的「戲謔仿作」或合理使用嗎? 博恩的MV〈TAIWAN〉二創了劉樂妍的MV 〈CHINA〉,屬於戲謔仿作。而在美國的知名案例,則是嘻哈團體「2 Live Crew」曾翻唱電影《麻雀變鳳凰》的主題曲〈Oh ,Pretty Woman〉,在歌曲大賣後被告。 戲謔仿作 著作權法 More... 博恩 劉樂妍 二創 China 著作人格權 財產權 合理使用 Taiwan 著作權 人格權 2 Live Crew LV 2020/08/31 | 一起讀判決 黃國昌律師在法律上,可以幫館長做什麼? 遭到槍擊的館長委任黃國昌作為律師。而黃國昌律師在法律上,可以幫館長做什麼? 刑事訴訟法 被害人訴訟參與 More... 告訴代理人 黃國昌 館長 陳之漢 飆捍 殺人未遂 告訴 檢察官 訴訟 槍擊 2021/12/01 | 一起讀判決 10個QA讀懂《跟蹤騷擾防制法》:以盯梢、電話、寄送物品來進行騷擾都將入罪 跟騷法在本月11/19通過,被認為是防範騷擾的一大里程碑。究竟哪些行為是合理的,哪些會被認定違法,10個QA一次整理給你。 法律 違法 More... 跟蹤 騷擾 跟騷法 保護令 2022/03/17 | 一起讀判決 網路賭博不再是灰色地帶,「線上博弈」被納入刑法管轄範圍 在去(2021)年修法以前,網路賭博因為設有帳號密碼,不具有公共場所或出入公共場所等條件,所以是無法可管的灰色地帶。但在修法後,網路賭博被納入法規的範圍中:「電信設備、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相類之方式賭博財物者,亦同。」 線上博弈 博弈 More... 刑法 處罰 犯法 賭場 賭博 入罪 網路賭博 公共場所 2020/05/30 | 一起讀判決 釋字第791號解釋:大法官如何論述「通姦罪違憲」? 2002年,大法官曾經就通姦罪做出合憲解釋554號,那為什麼現在還要重新做一次? 釋字554號 通姦罪 More... 通姦 釋字791號 刑法第239條 比例原則 性自主權 配偶 釋字791號解釋 憲法 婚姻 刑法 2020/05/02 | 一起讀判決 法律小教室:火車刺警案為什麼判無罪? 一位鐵路警察被男子持刀刺死,法院經過精神鑑定後,認定男子行為時已經處於欠缺辨識行為違法與否的能力,判決無罪,但要施以監護五年。此判決結果是根據《刑法》的哪些規定所做出的? 精神障礙 精神鑑定 More... 法律 犯罪 殺人案 殺人 思覺失調症 辨識能力 鐵路警察 刑法 2021/12/13 | 一起讀判決 關於「通緝」的五件事:一定要先拘提才能通緝嗎?找到人之後會怎樣? 彭文正日前因為身為被告未到案說明,因此被台北地院發布通緝。究竟通緝為何?需要什麼程序?法院傳票寄丟了也會被通緝嗎?五點分析讓你一次瞭解。 法院 逃亡 More... 通緝 彭文正 檢察官 審判 傳喚 假博士 拘票 刑事被告原則 拘提 串證 傳票 蔡英文 論文門 逮捕 2020/08/11 | 一起讀判決 警察行使職權時,可以做與不能做的事情 員警踹了違規逃過路檢點的無照少年一腳,會有什麼問題?警察行使攔檢等職權時,又有哪些該注意的事情? 攔檢 警察 More... 路檢 警察職權行使法 釋字第535號解釋 比例原則 臨檢 2022/04/15 | 一起讀判決 從父姓從母姓,誰能取得原住民身分,大法官怎麼說? 原住民一直以來都以姓氏來判定身分,當漢族父親與原民母親結婚時,子女只有從母姓才能獲得原民身分,這點在今年4/1正式被大法官宣告違憲。 姓氏 身分認同 More... 文化認同 原住民 身分 大法官 原住民傳統姓氏 憲法法庭 從母姓 違憲 2022/02/27 | 一起讀判決 「配偶權」還存在嗎?法官認為忠誠是義務,但法律上不具效力 109年年中在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91號解釋下,通姦不在用刑法處置,而是回到單純民事責任賠償。但去(110)年底的一個判決,法官認為陳女士不能以「配偶權」為由,來向外遇的先生求償,擴大了大法官791號解釋,引起社會討論。 配偶權 外遇 More... 通姦 通姦除罪化 大法官 通姦罪 民事 超友誼 結婚 觸法 2020/07/29 | 一起讀判決 保護個資,也是你我的權利:如何下載自己的臉書貼文? 剛從法律系畢業的學生Max Schrems以歐洲隱私權法的規定,要求臉書提供他的個人資料,結果臉書給了一張光碟,檔案多達1,222頁。他還教大家怎麼跟臉書要資料,讓臉書因此收到超過四萬份的請求。後來臉書把提供資料副本這個功能直接內建。 臉書 備份 More... 臉書貼文 FB 個資 個資法 Facebook 個人資料保護法 隱私權 Max Schrems 2022/05/12 | 一起讀判決 大法官判決「強制道歉」侵害言論與思想自由不合憲,登報道歉走入歷史 以往翻閱報紙時,時常看到某某人因為妨害名譽或誹謗等情事,在判決出來後登報向當事人道歉,但這樣的道歉往往是加害者依照法院判決而被迫強制道歉,並非心甘情願,日前大法官就對這樣的判決提出質疑,認為其破壞言論自由與思想自由。 回復名譽 強制道歉 More... 大法官解釋 登報道歉 言論自由 基本權 思想自由 2020/12/07 | 一起讀判決 誰可以聲請大法官解釋憲法?普通人也可以嗎? 誰可以聲請憲法解釋?依照「大審法」第5條以及相關大法官解釋,有四種類別,而每一種類別可以聲請釋憲的條件都不太一樣。 憲法解釋 釋憲 More... 憲法 憲法訴訟法 法官 大法官 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 違憲 終審法院 大審法 國民身分證 2020/06/06 | 一起讀判決 性傾向受到《個資法》保護嗎?什麼時候可以蒐集、處理或利用特種個資? 個資法將個人資料分成一般跟特種,有六種個資是以更高度的方式保護,包括性生活。那違反個資法會有什麼法律責任? 個人資料保護法 資訊隱私權 More... 隱私權 個資 性生活 個人資料 性慣行 性傾向 性取向 特種個人資料 個資法 名譽 出櫃 黃氏兄弟 2020/08/17 | 一起讀判決 法律如何保護兒少被害人的個資?經本人同意就可以揭露嗎? 當兒童或少年遇到一些不好遭遇時,媒體、政府機關跟其他任何人不能揭露足以識別的資訊。但如果兒童或少年同意揭露,這樣可不可以?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兒少法 More... 個人資料保護法 個資保護法 兒童權利公約 個資 表意權 兒童 兒少被害人 2021/10/29 | 一起讀判決 我被威脅才協助犯罪的──「緊急避難」是受脅迫者的免死金牌嗎? 「緊急避難」讓受威脅者不會被當作犯罪者的共犯處置,但它也不是免死金牌,法庭上仍會檢視受威脅者是否有可求助但未求助的事證,若屬實則會以過當避難處減輕或免除其刑。 強制罪 強制型緊急危難 More... 詐欺罪 法院 法律 緊急避難 阻卻違法 過當避難